摘要:
利妥昔单抗治疗视神经脊髓炎效果显著Alsharoqi等医生在2014年第3卷6期的《多发性硬化及相关疾病杂志》(Mult Scler Relat Disord)上报告了2例巴林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效果。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可导致严重的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其主要病理机制是体液免疫,NMO由于以下两个因素发生了里程碑式的突破:(1)NMO-IgG作为一项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查成为该病的诊断标记物;(2)NMO特异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一直以来,NMO的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治疗方案存在局限性,因此关于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有效治疗NMO的报道,使得各界研究者对该病治疗重燃希望。该文的2例NMO患者对利妥昔单抗反应良好,2例患者血清学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均为阳性。 病例1系56岁女性。2008年患左眼视神经炎后视力严重下降,2011年9月出现右眼视神经炎,两次均应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部分症状改善,但仍残存视力低下。2011年10月出现脊髓炎合并痉挛性截瘫(0~1分)伴有尿潴留,该患者起初的头颅MRI显示少许播散病灶被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给予干扰素β免疫调节剂维持治疗。随着MRI的重复检查,出现脊髓长节段病灶并且血清学AQP4阳性,因此更正诊断为NMO。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然而经利妥昔单抗治疗3个月,患者可自主行动,四肢肌力及自主功能均恢复正常。病例2系43岁女性。2009年患右眼视神经炎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好。2年后由于脊髓炎出现痉挛性截瘫,被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干扰素β-1α针剂治疗,效果欠佳。1年后,再发严重脊髓炎,导致其不能自行运动并累及膀胱,MRI显示长节段的脊髓病灶,血清学AQP4抗体检查阳性,经利妥昔单抗治疗3个月后,效果显著。此2例严重NMO患者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效果显著,支持了其他关于利妥昔单抗治疗NMO有效性的报道,同时进一步验证了NMO的病理机制与体液免疫有关。在巴林多发性硬化发病率很高,而同样为脱髓鞘疾病的NMO并不常见,本研究是巴林关于利妥昔单抗治疗NMO的首次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