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眼科纵览 ›› 2014, Vol. 38 ›› Issue (3): 184-188.doi: 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09
陆斌, 杨亚波
LU Bin1, YANG Ya-Bo2
摘要: 白内障病因复杂,至今致病原因和机制仍不十分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病毒和某些寄生虫是致病原因之一,但其导致白内障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TORCH病原的五类病原即T(弓形虫TOX)、O(其他others,如乙型肝炎病毒、HIV病毒、梅毒螺旋体等)、R(风疹病毒RV)、C(巨细胞病毒CMV)、H(单纯疱疹病毒HSV)等可能以多种方式参与白内障的发生:HSVⅠ和Ⅱ型可能利用细胞穿透肽结构扩大α及β晶状体蛋白入口引发蛋白损伤,RV则在其包膜糖蛋白E1和E2糖基化位点上的共同生物作用进行细胞间信号转导和病毒在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扩散和增生,CMV可能通过NF\|αβ、AP\|1、cred/AFT以及热休克因子4等细胞转录因子在转录过程中改变晶状体蛋白结构,而TOX以细胞内感染方式改变宿主细胞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参与白内障的发生。(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