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6-22
    综述
    视力及视野损害与交通事故
    胡爱莲, 杨晓慧, 孙葆忱, 郑远远
    2014, 38(3):  145-149.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01
    摘要 ( 752 )   PDF (771KB) ( 12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力和视野是安全驾驶的必要条件。各国获取驾驶执照对视力和视野要求不同,但大多数国家视力标准为双眼视力不能低于05,水平视野为120°。在过去20年里,大量的研究关注视觉在驾驶中所起的作用,视觉损害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影响。较早期的研究证明,视觉损害可使事故增加,视觉与事故有明显的相关性。但近期大量的研究认为较好视觉与较差视觉相比事故发生率无差別,因而认为视觉与交通事故无明显相关。上述两种研究结果互相矛盾,可能是由于安全驾驶是需要人、车及环境因素成功地整合及参与才能完成。因此,建议今后关于安全驾驶的研究除视觉外,尚需考虑其他因素。(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145-149)
    地震相关性眼病
    李春江, 刘俊辉, 赖亚芸, 霍有香, 魏文斌
    2014, 38(3):  150-155.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02
    摘要 ( 732 )   PDF (2758KB) ( 1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震后常见的眼部疾病有结膜下出血、眼附属器损伤、眼眶骨折、眼球破裂伤等,地震伤害所造成的循环系统异常或炎症相关的特殊眼病包括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挤压综合征、Terson综合征、Valsalva视网膜病变、颈髓挥鞭样损伤视网膜病变等,地震造成环境改变的相关眼病有视网膜光损伤、结膜炎等,地震造成心理因素变化引起的相关眼病有内源性葡萄膜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了解地震造成的眼部损害,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时救治,以最大程度恢复视功能。(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150-155)
    里昂化作用与眼部疾病
    赵颖熙, 陈向武
    2014, 38(3):  156-159.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03
    摘要 ( 843 )   PDF (593KB) ( 13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里昂化作用(Lyonization)又称X染色体失活,是指雌性哺乳类动物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的其中之一失去活性的现象。一些眼部X连锁隐性遗传病如先天性无脉络膜症、视网膜色素变性、X\|连锁眼部白化病等都有里昂化作用的参与。通过了解里昂化作用将有助于眼部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诊断及治疗。(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156-159)
    黏蛋白MUC5AC与眼病的关系
    祁媛媛, 赵少贞
    2014, 38(3):  160-164.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04
    摘要 ( 8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表黏蛋白MUC5AC是由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大分子胶样分泌性黏蛋白,其溶解于泪膜的水液层,具有清理眼表碎屑、防止眼表结构受到伤害、润滑眼表、促进泪液排出、维持泪膜稳定、防止病原体侵入、对眼表止血等作用。MUC5AC黏蛋白与许多眼表疾病有密切关系。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准分子激光手术、配戴角膜接触镜及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引起MUC5AC表达水平的下降或反应性升高,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并使眼表抵御外界侵袭的能力下降,发生干眼、眼表过敏性疾病、变性类疾病等。(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160-164)
    骨髓来源细胞参与眼部新生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
    高凡, 王雨生, 侯慧媛
    2014, 38(3):  164-169.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05
    摘要 ( 7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部新生血管是多种眼病引发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骨髓来源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 BMC)经动员、迁移、黏附和分化等步骤参与其中,受衰老、吸烟等危险因素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需要精确调控的过程。目前,BMC参与眼部新生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阐明其中的机制对了解眼部新生血管发生及以BMC为靶点的临床疾病治疗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164-169)
    DNA甲基化与眼病
    王勇, 管怀进
    2014, 38(3):  170-174.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06
    摘要 ( 7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碱基序列改变以外的变化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一门学科,其中DNA甲基化的改变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一般会导致基因表达的沉默。DNA甲基化是动态可逆的,通过去甲基化药物干预后可以重塑基因的表达,从而可以逆转一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许多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未全阐明,DNA甲基化的改变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为一新的领域,对其深入研究可为揭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开发药物提供新思路。(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170-174)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
    范巍, 翁景宁, 张广斌
    2014, 38(3):  175-179.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07
    摘要 ( 10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已成为最先进的技术之一。飞秒激光具有脉冲时间极短、瞬间功率极高、热效应区域极小、精确靶向定位等特点,在白内障手术中可用于辅助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晶状体核裂解、透明角膜切口及散光性角膜松解切口制作。研究表明,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安全性较其他白内障手术均大大提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样本量仍较小、观察时间较短,以及存在一些并发症等相关问题,该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175-179)
    后发性白内障防治进展
    万修华, 李晓霞
    2014, 38(3):  180-184.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08
    摘要 ( 7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  PCO)也称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对其防治,以往研究多关注在白内障设备、操作技巧、IOL材料及设计方面,且已日臻完善。近些年更多关注PCO相关癌基因、凋亡基因等,但操作相对复杂,仅处于基础研究阶段;通过免疫手段干扰PCO发生,相对简单、廉价、可行,但效应短暂;药物治疗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作用。(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180-184)

    TORCH相关病原与白内障的关系
    陆斌, 杨亚波
    2014, 38(3):  184-188.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09
    摘要 ( 7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内障病因复杂,至今致病原因和机制仍不十分明确,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病毒和某些寄生虫是致病原因之一,但其导致白内障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TORCH病原的五类病原即T(弓形虫TOX)、O(其他others,如乙型肝炎病毒、HIV病毒、梅毒螺旋体等)、R(风疹病毒RV)、C(巨细胞病毒CMV)、H(单纯疱疹病毒HSV)等可能以多种方式参与白内障的发生:HSVⅠ和Ⅱ型可能利用细胞穿透肽结构扩大α及β晶状体蛋白入口引发蛋白损伤,RV则在其包膜糖蛋白E1和E2糖基化位点上的共同生物作用进行细胞间信号转导和病毒在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中扩散和增生,CMV可能通过NF\|αβ、AP\|1、cred/AFT以及热休克因子4等细胞转录因子在转录过程中改变晶状体蛋白结构,而TOX以细胞内感染方式改变宿主细胞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参与白内障的发生。(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184-188)
    病理性近视视盘及其相关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楚艳华, 郭海霞, 韩泉洪
    2014, 38(3):  189-193.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10
    摘要 ( 8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理性近视眼的视盘及其相关结构的形态学改变,包括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改变、视盘形态改变等,由此可引起相应的视功能改变。病理性近视眼因后巩膜葡萄肿的形成及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可能导致视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这其中一些变化可能与青光眼的发生密切相关,或者对青光眼诊断造成困扰。(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189-193)
    病理性近视的基因研究
    孟砾, 魏文斌
    2014, 38(3):  194-198.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11
    摘要 ( 7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理性近视是引起亚洲人群视力损害的常见原因之一,它的发生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目前,已发现多个病理性近视的候选基因位点,包括胶原类基因、 基膜类基因、 生长因子类基因、 转录因子类基因等,它们作用于巩膜、角膜、视网膜等不同部位从而影响眼生长发育并引起病理性近视。(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194-198)
    染色剂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姜靖, 王志良
    2014, 38(3):  199-203.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12
    摘要 ( 8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玻璃体手术联合视网膜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  ERM)、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ILM)剥除术,是黄斑区相关手术中普遍使用的主流术式。近年来新兴的生物染色剂辅助下ERM/ILM剥除术可降低手术相关操作的难度和风险。目前应用较多的ERM/ILM染色剂有吲哚青绿、台盼蓝、亮蓝、曲安奈德等几种。但所有生物染色剂都对视网膜存在潜在的毒性和副作用,同时,某些染色剂对ILM/ERM的染色也不尽人意。(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199-203)
    我国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十年研究进展
    张爱雪, 孙旭光
    2014, 38(3):  204-207.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13
    摘要 ( 7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进行研究,范围涉及疱疹病毒在角膜内潜伏及T细胞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在复发机制中的作用、免疫荧光法及PCR法检测病毒的应用、病毒性小梁网炎的临床表现及角膜内皮炎鉴别诊断要点、抗病毒药物的作用与临床选择以及手术治疗学研究等诸多方面。但是目前国内有关此病复发机制的研究较少,有关导致角膜炎的疱疹病毒种类的研究亟待开展。(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204-207, 211)
    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王霄娜, 马建民
    2014, 38(3):  208-211.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14
    摘要 ( 9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以双侧或单侧泪腺、眼睑肿胀和(或)涎腺弥漫性无痛性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该病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从病理学、感染学、免疫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总结,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病因主要包括基底细胞增生浸润、病毒诱导、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激素紊乱、蛋白紊乱、IgG4浸润等假说。这些假说都可以从不同侧面对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解释,但仍存一定争议,有待更深入研究,以便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208-211)
    病毒在眼部鳞状上皮增生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张夏, 王薇
    2014, 38(3):  212-216.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3.015
    摘要 ( 8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部鳞状上皮增生性疾病在眼部肿物中占绝大部分。病毒是很多眼部鳞状上皮增生性疾病的病因。人乳头瘤病毒可通过早期蛋白编码区蛋白抑制角质细胞凋亡,促进角质细胞增生,从而导致眼部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寻常疣及角化棘皮瘤的发生。人乳头瘤病毒DNA可通过PCR在以上几种疾病的病灶中被检测出来。目前干扰素已被应用于以上几种疾病的治疗中,并在长期随访中被证明有较好疗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清学阳性可显著提高结膜角膜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但具体机制尚不明了。传染性软疣病毒编码的蛋白可抑制角质细胞凋亡并促进肿瘤发生,但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21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