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节段视神经炎或将成为鉴别视神经脊髓炎和多发性硬化的MRI标记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和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 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均是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调节性疾病,视神经炎是两种疾病的常见表现,在47%的NMO患者可出现视神经炎,因此当临床出现视神经炎时应及早判断日后是否会进展为NMO或多发性硬化,此外,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可能会加重NMO的病程,因此准确鉴别NMO和多发性硬化在指导治疗方面意义重大。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Mealy MA等在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杂志2015年1\|2期合刊上对合并有视神经炎的NMO和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眼眶MRI进行分析,对两种疾病的早期鉴别提供证据。该研究回顾了52例合并有视神经炎的NMO和RRMS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发病30天内并且在眼眶MRI增强序列检查可见视神经强化,之所以选择眼眶核磁T1增强序列检测受累视神经的长度和部位,是保证本次评估的视神经病灶不受之前病灶的干扰。根据本研究的目的,视神经被划分为眶内段(前部)、管内段、视交叉前段、视交叉段以及视束。两侧视神经的不同节段分开计算,如:2个眶内段、2个管内段、2个视交叉前段、1个视交叉和2个视束(图1)。当左、右视神经均出现强化时则计算受累视神经长度之和,若受累部位不连续同样计算受累部位长度之和,长度超过17.6 mm则成为长节段弥漫性病灶。研究发现,在合并有视神经炎的NMO和RRMS患者眼眶MRI特点有明显不同,大多数NMO患者其受累视神经长度至少为17.6 mm并且累及3个以上不同的视神经节段,在受累视神经长度为17.6 mm这一阈值情况下,诊断NMO的特异性为76.9%,敏感性为80.8%,阳性似然比为3.50,相反,在多发性硬化患者中受累视神经病灶往往局限在一侧视神经并且多见于前部。在该研究中81%的NMO患者为长节段弥漫性视神经炎(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optic neuritis,LEON),在多发性硬化患者中为23%,NMO中受累视神经往往从眶内段历经管内段直达颅内段,而多发性硬化患者病灶较为局限,因此根据MRI强化序列检测视神经的长度是否超过17.6 mm或将成为区分NMO和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