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前部巩膜变薄来自印度L V Prasad眼科研究所的Pavan K. Verkicharla等于2020年4月在《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近视与巩膜关系的论著,该文提出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前部巩膜相对变薄,这表明前部巩膜在近视进展中具有潜在的作用。此研究对20例正视(等效球镜-0.75~+0.75 D)和75例近视(等效球镜-1.0~-27.25 D)的受试者进行检查,受试者平均年龄24岁,其中男性37例,女性58例。全部参与者接受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检查。同时使用Topcon-3 DRI Triton SS-OCT进行巩膜扫描,获取角膜上方、下方和鼻颞侧的前部巩膜(角膜缘外5 mm范围内)及后部巩膜(黄斑中心凹向前5 mm范围内)图像,使用定制的半自动软件测量巩膜厚度(图1)。测量分析发现,高度近视组的后部巩膜平均厚度为(251.7±12.0)μm。后部巩膜的平均厚度和沿不同方向的后部巩膜厚度相似。前部巩膜厚度上方最薄(475.3 ±19.0 μm),下方最厚(605.9 ±18.6 μm),鼻、颞侧前部巩膜厚度分别为(583.24 ± 15.00) μm 和 (587.09 ± 27.00) μm。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下壁前巩膜厚度值显著降低,说明前巩膜具有潜在的作用,尤其是在下部,能够作为近视进展的标志。图1使用SS-OCT获取前部巩膜厚度的步骤。A:通过颞侧巩膜反射的单线扫描;B:裁剪前部巩膜原始B扫描图像(输出图像尺寸为长度16 mm、深度2.6 mm),其中黄色箭头示巩膜外血管,红色箭头示巩膜突(参考点)。放大后的图像中,白色箭头示巩膜前界,蓝色箭头示巩膜后界;C:通过定制软件分析得到的分割OCT图像,其中黄色实线示巩膜前后边界,红色实线表示巩膜厚度测量的1 mm间隔病理性近视病变主要发生在视网膜和脉络膜,后巩膜的损害(变薄)与高度近视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巩膜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最新的扫频源OCT(SS-OCT)具有更好的光信号穿透能力,使得在体测量前、后巩膜厚度成为可能(图2)。本研究突破了既往研究的局限性,在相同人群中,纳入正视和近视的受试者,不仅测量了前部巩膜的厚度,还测量了后部巩膜厚度。同时,本研究创新性地使用了新研发的半自动软件来测量巩膜。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建立一个大样本、涵盖不同人种的纵向数据库,用来进一步分析近视过程中巩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