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华 江汉秋 王佳伟
MA Zhong-hua, JIANG Han-qiu, WANG Jia-wei
摘要:
目的 分析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误诊为眼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减少误诊误治的措施,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58例IIH误诊患者。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依据国际IIH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IIH、但入院前均误诊为不同眼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误诊患者特点及误诊原因。主要指标 临床表现、误诊情况、视功能、影像学检查结果、误诊后治疗转归及入院后确诊情况。 结果 58 例误诊患者病程6天~8年,平均7.4个月,其中3个月内者36例(62.1%);临床症状以眼部症状为主(100%),持续性视力下降最多见(36例,62.0%);所有患者均有双侧视乳头水肿;入院前均未接受腰椎穿刺检查。误诊诊断前3位的依次是:视神经炎 32 例(55.2%),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2例(20.7%),视盘血管炎5例(8.6%);46例患者(79.3%)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差。腰椎穿刺测颅压均高于25 cmH2O。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或手术治疗。结论 以视力下降等眼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视乳头水肿患者,易误诊为视神经炎或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时测颅压及头部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 (眼科,2019, 28: 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