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本期导读 •    下一篇

本期导读

  

  • 出版日期:2016-03-25 发布日期:2016-03-24

  • Online:2016-03-25 Published:2016-03-24

摘要:

本期以白内障诊治为重点报道内容。随着先天性白内障检出率的提高,婴幼儿白内障接受手术的年龄越来越小,但因婴幼儿眼解剖结构发育尚未完善,手术方法有别于成年人且难度较大,同时婴幼儿白内障常合并其他眼部异常,这些因素均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如术后炎性反应、虹膜粘连、术后高眼压与青光眼、后发性白内障等发生的可能性。在本期陈伟蓉的评述文章中,提出建立专业化的小儿眼科医师队伍,规范先天性白内障诊治流程,提高其手术治疗的技术水平,减少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以提升小儿白内障的手术效果,减少儿童盲和低视力的发生。在成年人白内障手术治疗方面,王志亮等介绍了采用普通型囊袋张力环(CTR)植入后二期睫状沟缝合固定治疗33例(45眼)中重度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经验,他们一期行超声乳化联合普通型CTR和IOL植入,3个月后,晶状体囊膜已纤维化,根据CTR的位置用聚丙烯线二期将CTR缝合于睫状沟,使CTR-IOL复合体居中并固定,取得较好效果。杨立东等报告在复明工程中采用双切口联合双钩娩核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305例(342眼)老年性白内障的经验,认为此手术时间短,对基层医院不失为重度白内障防盲复明手术的首选术式。屈娅等对10例(18眼)Marfan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分别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摘除晶状体同时行一期IOL悬吊术(>12岁,3例5眼)和晶状体切除一期IOL悬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12岁,7例13眼),认为两种手术方式选择与视力改善无明显相关性。郁琪华等研究超长眼轴(29.7~32.9 mm)组和普通眼轴(22.2~25.5 mm)组白内障患者发现,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后眼轴均有不同程度的缩短,长眼轴者尤其明显,其眼轴及屈光状态在术后1个月基本稳定,而普通眼轴组眼轴和屈光状态术后1周即达稳定。熊成等报告了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学习阶段术中发生的并发症,包括球结膜充血及出血、瞳孔缩小、负压吸引环脱落、激光后囊袋内留有气泡等;术中未出现前囊膜撕裂、囊袋阻滞综合征及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此外,张军涛等报告了治疗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相关的大面积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病例。张阳等报告了1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上皮细胞出现功能障碍的治疗过程,可供眼科同道参考。
 本期还刊登了眼科其他领域的一些研究结果,欢迎广大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