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土耳其作者Altan Goktas等医师在NeuroOphthalmol杂志2011年第 4期报道了1例74岁老年男性患者,因左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第1天突发视力严重下降。入院前视力:右眼 指数/1米;左眼 0.3;眼前段检查:右眼可见广泛虹膜新生血管,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在位;左眼核性白内障。眼底检查:右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脱离;左眼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mg/ml)和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0125mg/ml)混合液球周麻醉下行左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第1天左眼视力降至指数/1米。左眼眼前段检查示:除角膜轻度水肿外未见其他异常。左眼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沉: 12 mm/h; C反应蛋白: 1.1 mg/L),术后第2天ERG检查示:双眼视杆细胞反应、最大混合反应、30 Hz闪烁反应均未探测出波幅及峰时,VEP显示双眼未引出。头颅MRI示:年龄相关性改变。颈动脉、椎动脉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术后2个月眼底检查发现左眼视盘苍白,视力为指数/3米, VEP示:左眼波幅和潜时为5.68 μV和110.4 ms;视野检查左眼中央视野缺损。诊断:左眼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左眼老年性核性白内障、右眼视网膜脱离术后、右眼白内障术后、右眼视神经萎缩。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视神经眶内段的梗塞所致,在临床上非常少见应排除其他原因并进行鉴别诊断。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特点是初期视力很差、视野缺损较严重,伴有同侧相对传入性瞳孔障碍,眼底大致正常,VEP检查未引出,一般在4~8周内视力丧失,发展为视神经萎缩。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可能与血液动力紊乱及手术有关,如贫血、低血压、静脉压力增加、脑脊液压力增加、颅内占位性病变、冠状动脉手术、腰椎手术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一般以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多见,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很容易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希望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减少误诊、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