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2014, Vol. 23 ›› Issue (3): 182-186.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4.03.010
赵阳 李蕾 朱思泉
ZHAO Yang, LI Lei, ZHU Si-quan
摘要: 目的 观察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应用Lenstar LS900手术导航系统对患眼手术前后屈光状态变化的影响,初步评价Lenstar LS900手术导航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年8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单纯白内障患者36例(45眼)。方法 根据手术中是否应用导航系统分为导航组17例(22眼)和对照组19例(23眼)。导航组患眼术前分别采用Lenstar LS900光学低相干反射生物测量仪及IOL Master进行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散光度等参数的测量;术后1、3个月采用Lenstar LS900光学低相干反射生物测量仪对上述参数进行复查。对照组患眼术前、术后3个月均采用IOL Master进行上述参数的测量。比较导航组患者术前两种测量仪器测量的一致性;比较两组患眼术前、术后3个月的屈光参数差值的变化情况。主要指标 患眼术前术后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散光度。结果 导航组术前Lenstar LS900 和IOL Master 测量数据中,眼轴、角膜曲率、散光度的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前房深度两种仪器的测量数值分别为(2.82±0.46) mm和(3.14±0.52) mm(P=0.036)。导航组术前、术后1、3个月眼轴分别为(25.48±3.26) mm、(25.38±3.01) mm、 (25.40±3.01) mm(P=1.000);前房深度分别为(3.14±0.53) mm、(3.56±0.76) mm、(3.62±0.81) mm(P=0.000); 散光度分别为(0.97±0.37) D、(0.72±0.32) D、(0.62±0.27) D(P=0.003)。导航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散光度差值为(-0.35±0.27) D,对照组术前、术后3个月散光度差值为(0.20±0.49) D(P=0.000)。结论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应用Lenstar LS900手术导航系统可减少手术源性散光的形成,并可减少患者原有的部分散光度,值得在白内障手术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