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造文 王尔茜 陈有信
WANG Zao-wen, WANG Er-qian, CHEN You-xin
摘要:
目的 总结反向巩膜隧道法用于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2016-2017年行反向巩膜隧道法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患者11例(14眼)。方法 手术中无需剪开球结膜,自角巩膜缘向穹窿方向做2.5 mm宽、3.0 mm长的反向巩膜隧道,将悬吊线套于人工晶状体环形襻,并埋藏固定于反向巩膜隧道内。平均随访时间(29.4±2.3)个月。主要指标 术前及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以及线结暴露、慢性充血、感染性眼内炎、人工晶状体移位等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末次随访裸眼视力(LogMAR)为0.40±0.35较术前(1.28±0.42)改善(P<0.001),术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24±0.31较术前(0.74±0.35)改善(P<0.001)。所有患者随访期内人工晶状体位置平正、无倾斜,未报告线结暴露、慢性充血、感染性眼内炎、人工晶状体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反向巩膜隧道法改良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