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期以眼底及视神经疾病的防治作为重点报道内容。徐亮教授在述评“近视眼防治中需转变的几个关键观念”一文中提出,近视眼不仅是屈光问题,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已成为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监测盘周近视弧等改变应成为评价近视防治是否有效的标准之一,同时它对监测高度近视眼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近视眼防治应立足于预防,持久看近时应配戴减少调节的眼镜可能是预防近视眼的关键环节。田露等对119例中国Stargardt病患者血液DNA直接测序检测ABCA4基因,其中92.4%检测到2个及以上ABCA4基因致病突变,新发现突变16种,并提出中国人Stargardt病发病年龄早,视力损伤重,且ABCA4基因特点与其他种族明显不同。张青等分析“邯郸眼病研究”30岁以上受试者6450人的眼科及全身检查数据,估算跨筛板压力差(TLCPD)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关系,结果显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组及非青光眼组相比,颅内压(CSFP)明显偏低、TLCPD明显偏高;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相比,TLCPD与POAG患病及视神经损害的关联强于眼压,这表明较低的CSFP在POAG发病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岑令平等探讨了巨噬细胞激活促进视神经损伤后修复的作用,发现大鼠巨噬细胞被巨噬细胞激活剂酵母多糖激活后可促进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存活及神经轴突的再生,而巨噬细胞抑制因子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可使其促神经再生的作用明显降低。颜榕等分析了感染相关性视神经周围炎临床及头颅和眼眶MRI增强检查的影像学特征,认为感染相关性视神经周围炎与原发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相比,双眼受累更多见,眼底视盘水肿及盘周出血更明显;MRI表现为视神经信号增高及增粗,增强后可见视神经鞘强化应注意与视神经鞘膜瘤鉴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目前严重的流行性致盲性眼病,王习哲等分析了血液生化指标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直径的影响,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不良导致视网膜静脉扩张,而视网膜动脉直径的改变提示患者肾功能有恶化的可能。龚莉华等检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发现25-(OH)D3缺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广泛存在,且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逐渐加重。佘重阳等报告了一例典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过度激光光凝治疗患者,提示在播散光凝治疗时,应严格按照播散光凝的要求进行,避免过度治疗及严重影响视觉的激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王兰兰等检测非洲爪蟾晶状体诱导基因Pax6和Six3在晶状体摘除术后再生过程中的表达,探讨这两种基因与晶状体蛋白表达及细胞纤维化的关系,发现晶状体再生早期在Pax6和Six3的共同作用下外角膜内层细胞转分化形成晶状体囊,这两种基因也与后期晶状体蛋白表达及细胞纤维化的调控有密切关联。本期还刊登了中小学生近视现况调查、眼底照相机外眼像远程眼表疾病筛查特异性与敏感性分析、5眼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手术效果观察等文章,以及一些病例报告、图片病例等,希望广大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