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本期导读 •    下一篇

本期导读

  

  • 出版日期:2016-11-25 发布日期:2016-11-29

  • Online:2016-11-25 Published:2016-11-29

摘要:


 本期以全身病眼部表现的诊治为重点报道内容。近年来,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患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对其诊治进展已引起眼科及相关科室医师的广泛关注。孙斌评述了核医学功能显像的重要手段之一——生长抑素类似物眼眶显像在TAO诊断及治疗观察中的应用现状,其不仅可以用于判断患者眶周炎症活动度、早期诊断疾病、决定是否需要治疗以及选择治疗方案,同时也为该病疗效评价、判断预后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儿童TAO发病率较低,鲍春丽等观察20例儿童TAO患者的临床特征,认为双眼发病、眼睑退缩和眼球突出是最典型的临床特征。他们对13例儿童行99Tcm-生长抑素类似物眼眶显像和眼肌B超检查,并与成人TAO 患者和正常儿童进行比较,发现儿童TAO患者眼球周围间隙组织显像剂摄取显著增高,在冠状面断层图像中呈现“猴眼”形影;13例患儿中10例(76.92%)眼外肌肌腹增粗。王雷等对67例双眼发病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和134例单眼受累患者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双眼受累患者的危险因素更多表现为高血压、使用降血压药物、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和肥胖。何彦等报告了45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眼部并发症情况,患者多合并有干眼、角膜病变、眼睑结构改变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等,治疗建议根据病情轻重程度,选择药物局部对症治疗,对严重影响视力时适时进行角膜及眼整形手术。董洋等研究了21例原发性眼眶淋巴瘤的磁共振成像特征,认为MR常规序列能够清晰显示眼眶淋巴瘤的位置、形态、内部特征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本期还刊登了眼科其他领域的一些研究结果,欢迎广大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