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病例报告 • 上一篇    下一篇

误诊为结膜炎的结膜MALT淋巴瘤一例

王小琴  喻谦  曾流芝   

  1. 610000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王小琴、曾流芝);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喻谦)
  • 收稿日期:2018-10-15 出版日期:2019-01-25 发布日期:2019-01-29
  • 通讯作者: 曾流芝,Email:676681961@qq.com

  • Received:2018-10-15 Online:2019-01-25 Published:2019-01-29

摘要:

男性,36岁。发现左眼结膜肿物伴异物感8个月。患者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结膜肿物,伴异物感、眼红、眼痒,无视力下降、复视,就诊于其他医院眼科,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给予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患者眼红、眼痒症状缓解,但肿物逐渐扩大,累及整个下睑结膜和外侧下穹窿结膜,遂于我科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及家族病史。全身体格检查正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1.0,双眼眼压正常,双眼运动正常,眼球无突出。左眼下睑结膜可见结膜弥漫性增生组织,累及整个下睑结膜,肿物呈“滤泡样”改变(图1A),左眼颞侧下穹窿结膜可见扁平状肿物,呈“鲑鱼肉样”改变(图1B),质地软、边界不清、无压痛。双眼前节及眼底未见异常。行左眼结膜肿物活检术,于显微镜下取外侧下穹窿结膜增生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显示(图2):送检组织为红色小组织,1.5 mm×1.2 mm×1.0 mm。镜下可见弥漫性分布的小淋巴样细胞浸润,有残存生发中心。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小淋巴样细胞为CD20(+)、CD43(±)、CD10(-)、Bcl-6(-)、Bcl-2(+)、CD3ε(-)、PKC(-),K167阳性率为8%。基因重排:IgK和IgH在目标范围条带内均查见克隆性扩增峰。诊断为左眼结膜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转入肿瘤科进行放射治疗,总共进行13个疗程的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半年后复查,左眼球结膜、睑结膜表面光滑,无充血,未见复发,且患者全身未见转移病灶(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