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本期导读 •    下一篇

本期导读

  

  • 出版日期:2019-07-25 发布日期:2019-07-30

  • Online:2019-07-25 Published:2019-07-30

摘要:

本期以眼底病诊治研究作为重点报道内容。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期发表了周楠、魏文斌撰写的“中国眼科影像技术70年的发展”一文,文中回顾了建国至今中国眼科影像技术70年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眼部超声检查、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相干光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眼底照相机、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再到CT与MRI的应用,这些眼科影像技术的进步对中国眼科学科的整体发展、对中国眼病诊疗水平的提高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期述评栏目刊出了李毅斌撰写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时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治疗的策略和发展方向”,文中对目前抗VEGF治疗DR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抗VEGF时代DR的治疗策略进行了梳理,强调抗VEGF治疗和全视网膜光凝(PRP)不是轻、中度非增生性DR(NPDR)的治疗选择,对于重度NPDR和非高危增生性DR(PDR),抗VEGF治疗的价值仍存在争议,预防DR进展导致严重视力丧失的早期激光PRP仍是可供选择的、重要的治疗方法,抗VEGF时代有必要对重度NPDR和非高危PDR的激光光凝方案进行适度改良或适度延迟。本文刊出了曾惠阳等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27例27眼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一年疗效结果,认为对其采用3+PRN策略进行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随访一年证实安全有效。王娟等“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的临床特征”一文认为,CMVR多发于Allo-HSCT后晚期,对Allo-HSCT后血清CMV-DNA持续阳性或全身抗病毒治疗后转阴的患儿需定期筛查眼底。莫静等“OCTA对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诊断价值的研究”认为,OCTA能够高敏感高特异性地判定病理性近视性CNV,但对病理性近视CNV活动性的判断与FFA一致性中等。李静等“影响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通过对69眼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视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认为患者术后视力主要与术前视力相关,合理的早期手术干预是维持黄斑前膜患者良好视力的有效方式。冯丙岂等的“两个成骨不全家系的COL1A1基因突变筛查及临床特征分析”一文发现,2个成骨不全家系分别是由于COL1A1基因c.2329delG和c.725G>T突变导致,结果为丰富COL1A1基因突变谱、为研究成骨不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提供了依据。焦璇等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前应用溴芬酸钠滴眼液减轻眼部疼痛的效果”一文中提出,重度NPDR及 PDR 患者PRP激光治疗前滴用溴芬酸钠滴眼液有助于减轻术中眼痛症状。本期刊登的其他研究结果也值得广大读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