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5年4月至2012年8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白内障术后并发HSK患者12例(15眼)。方法 对上述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基本信息、临床分型(Holland诊断分类法)、手术史、治疗方案和病程。治疗方案:感染性角膜上皮炎给予阿昔洛韦片口服;局部更昔洛韦凝胶;无防腐剂人工泪液滴眼。基质型和内皮型角膜炎予以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和地塞米松,口服阿昔洛韦片和强的松片;局部滴用0.02%氟美瞳和自体血清。主要指标 临床分型、症状、体征、病程。结果 12例(15眼)患者均在白内障手术后3天~4周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病变,其中感染性角膜上皮炎5例(6眼),基质型和内皮型7例(9眼)。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眼红、痛、异物感、畏光流泪和视力下降。治疗后上皮型患者视力从0.3~0.6提高至0.6~0.8,病程1~3周;基质型和内皮型患者视力从手动~0.6提高至指数~0.9,病程1~3个月。结论 白内障术后并发HSK尽管比例不高,但容易误诊和漏诊,患者的病程与病情轻重相关,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对视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