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期内容包含了青光眼、白内障、眼表疾病、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以及斜弱视等多个三级学科领域。睢瑞芳等的述评强调了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诊断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优越性,呼吁在我国进一步增加相关人力资源的培养和资金的投入,制定可行的行业规范,尽早使基因诊断平台服务于临床。在焦点论坛栏目中周金琼等详细阐述了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的诊治要点,可供临床实践参考。本期刊发了龚颂建等的关于激光玻璃体松解术治疗玻璃体Weiss环疗效观察的一篇论著,并针对这篇论著所谈到的激光玻璃体松解术治疗玻璃体Weiss环临床应用的争议性,在专题讨论栏目中刊登了北京同仁医院张风等三位眼底病专业医师的相关看法。本期还刊登了赵欣等对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相关文献的分布规律和研究热点进行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论文,发现了11个相关热点领域,其中对病因、诊断、病理生理相关研究较成熟,病因研究处于核心地位,在基因研究及治疗上研究相对薄弱。 梁庆丰等的论著采用Oculus四代角膜地形图仪分析干眼患者泪膜功能及首发破裂部位的分布情况,初步探讨非侵入性泪液检查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性。张阳等回顾分析北京同仁医院100例角膜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了相关实验室依据。宋爽等的论著前瞻性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早期眼压的变化,发现大部分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后早期眼压显著升高,2小时内眼压变化明显,1天内恢复基线水平,并发现术前眼压偏高可能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早期眼压升高的危险因素。陈燕云等对比有无急性发作史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后18个月的效果,发现无显著差异。本期还刊登了张景尚等的研究,发现iVueOCT扫描品质指数与白内障患者眼底像模糊程度的相关性较好;薛尚才等的论著分析眼轴长度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血管充盈状态的影响,发现随着眼轴长度增加眼底血管充盈时间缩短;郝静华等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回顾;游玉霞等采用杞贞胶囊对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林楠等的弱视儿童知觉眼位及注视稳定性状况的调查发现,临床上即使眼位正位的弱视儿童其知觉眼位及注视稳定性也存在异常,弱视程度越深,异常越严重。 另外,本期还刊出了关于抗上转综合征、交感性眼炎以及准分子激光术中角膜穿孔等病例报告;张丰菊等和王华等还发表教学论文分别就眼科学七年制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方法进行探讨;刘艳亭等就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的管理经验对三级综合医院重点学科绩效管理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希望能引起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