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2015, Vol. 24 ›› Issue (3): 152-152.doi: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3. 003

• 标准与规范探讨 • 上一篇    下一篇

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远程筛查标准(征求意见稿)

李建军 徐亮 王亚星 刘丽娟 王爽 杨桦 张莉 王宁利   

  1. 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收稿日期:2015-05-11 出版日期:2015-05-25 发布日期:2015-06-04
  • 通讯作者: 李建军,Email:jianjunli2005@163.com E-mail:jianjunli2005@163.com
  • 基金资助: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H19F04;2012 BAH05F05);首都医学发展专项基金(首发2011-1016-01)

  • Received:2015-05-11 Online:2015-05-25 Published:2015-06-04

摘要: 为了提高远程眼科服务质量,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委托北京市眼科研究所草拟了远程眼科影像学诊断标准。现将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远程筛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刊出,供眼科同道商榷。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远程筛查以眼底数码照相作为判定的基础。眼底数码照相质量标准见参考文献[1]。 一、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判定标准 出现以下2条之一者可判定存在青光眼视神经损害:(1)正常视盘首先在颞下方或颞上方发生盘沿变窄,同时伴有与之相连的局限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RNFLD)。(2)正常视盘发生同心圆样视杯扩大,同时伴有弥漫性RNFLD(此种情况主要见于年轻患者)。 注释:(1)正常视盘的盘沿宽度一般遵循“ISNT”原则,下方(I)最宽,依次为上方(S)、鼻侧(N)、颞侧(T)。当与鼻侧盘沿宽度比较时,颞下方或颞上方盘沿变窄时,属于青光眼改变。(2)视盘主干血管偏位对盘沿的影响:一般主干血管偏向侧的盘沿较窄,属于正常;远离主干血管处出现盘沿变窄或丢失,属于青光眼改变。(3)正常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在视盘周围呈放射状走行的细微白色绒状,但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程度的增加而弥漫性变薄。局限性RNFLD一般表现为楔状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薄或缺失。(4)盘沿变窄、RNFLD与标准化白-白视野检查的视野缺损的位置及程度相符,但早期青光眼盘沿变窄与RNFLD,标准化白-白视野可能正常。(5)眼压升高是造成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根本原因。(6)早期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一般无视力下降。(7)鉴别诊断:①生理性视盘大凹陷;②先天性视盘缺损;③半侧性或象限性视神经发育不全;④先天性视盘小凹;⑤下方弧综合征;⑥压迫性视神经损害[2-4]。 二、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程度的判定标准 早期:1级:上方或下方盘沿轻度丢失,伴有相应部位RNFLD(图1A);中期:2级:上方或下方盘沿明显丢失,伴有相应部位RNFLD(图1B);3级:上、下方盘沿均明显丢失,伴有相应部位RNFLD(图1C);晚期:4级:上、下、鼻或颞侧3个象限盘沿明显丢失,伴有弥漫性RNFLD(图1D);5级:4个象限盘沿均丢失,伴有弥漫性RNFLD(图1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