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帅飞 陈彬川 李佳佳 王延武 王永成 南安超
LI Shuai-fei, CHEN Bin-chuan, LI Jia-jia, WANG Yan-wu, WANG Yong-cheng, NAN An-chao
摘要:
目的 探讨圆钝超声乳化针头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对手术效率和安全性的影响。设计 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患者342例(406眼)。方法 根据Emery核硬度分级标准将术眼分为非硬核组(Ⅲ级及以下)和硬核组(Ⅳ级及以上),两组术眼分别随机分为圆钝针头组(圆钝超声乳化针头)和锋利针头组(锋利超声乳化针头),并使用相应超声乳化针头进行手术。主要指标 手术总时间、平均超声能量、累积超声时间、有效超声时间、后囊膜破裂率及术后第1天较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增加量。结果 非硬核组及硬核组中,两超声乳化针头组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非硬核组中,两超声乳化针头组术中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硬核组中,圆钝针头组较锋利针头组使用更多的平均超声能量(42.2%±5.1%、38.9%±6.4%,P=0.004)及有效超声时间(15.53 s±3.47 s、13.34 s±3.18 s,P=0.001),其余术中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总体后囊膜破裂率为4.18%,非硬核组和硬核组分别为3.79%、5.17%。非硬核组中圆钝针头组的后囊破裂率(1.42%)明显小于锋利针头组(6.52%)(P=0.035),硬核组中圆钝针头组的后囊破裂率(1.78%)亦小于锋利针头组(9.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非硬核组中两超声乳化针头组中央角膜厚度增加量无统计学差异(78.5 ?滋m±50.6 ?滋m,71.6 ?滋m±53.3 ?滋m,P=0.263),硬核组中圆钝针头组中央角膜厚度增加量(220.8 ?滋m±36.3 ?滋m)大于锋利针头组(198.4 ?滋m±53.1 ?滋m)(P=0.011)。结论 圆钝超声乳化针头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可减少后囊破裂的发生,但对硬核者增加了超声能量和有效超声时间。(眼科,2017, 26: 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