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2025, Vol. 34 ›› Issue (4): 266-271.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4.003
王雪梅 曲超
Wang Xuemei, Qu Chao
摘要: 目的 观察泪道置管术后不同时间点鼻泪道组织病理变化及支架表面的生物膜结构。设计 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 新西兰兔8只及5例(5眼)诊断为鼻泪道阻塞并行泪道置管术的患者且术后无感染征象的支架。方法 制作兔鼻泪道阻塞模型,造模成功后行泪道置管术。分别于术后1、4、8及12周处死兔子,每周2只,解剖兔鼻泪道行组织切片观察。5例患者的支架均在术后12周取出,对取出的支架片段进行细菌培养,并使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对支架片段进行观察和分析。主要指标 生物膜及兔泪道组织炎症及纤维增生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兔泪道置管术后1周、4周兔鼻泪道黏膜上皮及固有层见炎症细胞浸润及少量上皮细胞脱落;术后8周及12周可见黏膜上皮脱落较前增多。Masson染色显示,泪道置管术后12周胶原染色分数约为0.314,明显大于术后1周(0.023)及术后4周(0.076)。兔泪道置管术后1周及术后4周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并可见少量上皮细胞脱落;术后12周纤维增生较前明显加重。5个样本支架细菌培养均显示需氧菌阳性,其中1个支架厌氧菌培养阳性。扫描电镜下所有样本支架表面均存在生物膜黏附,高倍镜下观察发现生物膜由球形及杆状细菌定植。透射电镜显示生物膜中定植有许多具有完整结构的细菌,并被丰富的胞外基质所包绕。荧光显微镜也证实生物膜表面分布大量细菌。结论 泪道置管术后泪道组织炎症反应及纤维增生可能增加再阻塞率。此外,支架表面生物膜的定植是普遍存在的,但并不一定会导致术后感染及再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