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2025, Vol. 34 ›› Issue (4): 314-318.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4.011
张思瑶 练海东 刘佳琳 董星星 袁婷 万慧娟 赵新荣
Zhang Siyao, Lian Haidong, Liu Jialin, Dong Xingxing, Yuan Ting, Wan Huijuan, Zhao Xinrong
摘要: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苦参碱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作用机制。设计 网络药理学分析。研究对象 与苦参碱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关的网络数据库文献。方法 从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苦参碱的潜在靶点。从GeneCards、OMIM和CTD数据库获得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关靶点。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来筛选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评估苦参碱和核心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指标 核心靶点。结果 确定了100个苦参碱靶点,获取4419个视网膜母细胞瘤疾病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分析揭示了6个核心靶点分别为HSP90AA1、HDAC2、BRD4、HDAC6、PARP1、JAK2。GO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主要包括对酮的反应、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和激素水平的调节等;细胞组分主要包括树突和组蛋白衍生物等;分子功能主要包括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神经递质受体活性及生长激素受体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苦参碱的作用是由病毒致癌机制、凋亡、JAK-STAT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介导的。分子对接显示苦参碱与筛选的核心靶点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苦参碱作用HSP90AA1、HDAC2、BRD4、HDAC6、PARP1和JAK2等靶点,通过调节病毒致癌机制、凋亡、JAK-STAT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视网膜母细胞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