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2014, Vol. 23 ›› Issue (1): 31-36.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4.01.009
辛晨 王宁利 乔利亚
XIN Chen, WANG Ning-Li, QIAO Li-Ya
摘要: 【摘要】 目的 观察成功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形态的演变过程。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薄壁滤过泡与厚壁滤过泡患者各5例。方法 术后1~2、 3周、 1、 3、 6、 12个月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并行滤过泡照相,利用Photoshop软件对滤过泡形态相关指标进行定量测量。 主要指标 滤过泡面积,滤过泡高度,滤过泡上方边界及下方边界距角膜缘最大距离,被动Sheild试验。结果 薄壁滤过泡患者术后3周滤过泡下缘与角膜缘间的距离较术后1周缩短(P=0.042),面积减小(P=0.043),滤过泡中央小片苍白无血管区;术后1个月,滤过泡面积较术后3周显著缩小 (P=0.043),高度增高(P=0.042),滤过泡中央苍白区变大;术后3个月,滤过泡中央苍白区变大,绝大多数血管于滤过泡周边区形成末端吻合状,终止于滤过泡边缘,泡壁明显变薄;术后6、12个月滤过泡形态无显著变化。厚壁滤过泡患者术后3周,滤过泡边界上缘略向下方扩展(P=0.043),面积明显减小(P=0.043),滤过泡中央小片无血管区;术后1个月滤过泡边界上缘与角膜间距缩短(P=0.042),面积明显缩小(P=0.043),滤过泡中央苍白区无明显变化,血管走行成树枝状,未形成末端吻合状;术后3、6及12个月滤过泡形态无显著变化。结论 成功小梁切除术后3个月内滤过泡形态变化较为明显,薄壁滤过泡下界逐渐向角膜缘内侵入。3个月后,厚壁滤过泡组患者滤过泡形态稳定,薄壁滤过泡患者滤过泡中央苍白区进一步扩大,泡壁进一步变薄。(眼科,2014,2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