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期内容以眼底病诊治为报导重点。近年来国内一些医疗单位开展了远程眼科服务,远程阅片诊断是其重要的环节,为完善远程眼科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李建军等针对远程眼科眼底像阅片诊断时应注意的眼底照相机采集图像质量问题、单张眼底像判读价值问题、基于眼底像远程会诊眼底病能力分级问题以及眼底像阅片及报告书写问题等进行了简要述评。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是有效地治疗某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近年来,许多基层医院也配置了眼底激光治疗仪,但对PRP不规范操作,错误地选择治疗时机和治疗方式有可能导致黄斑区瘢痕、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顽固性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田蓓针对在基层医院规范并普及PRP方法和治疗时机,改进PRP技术与重视联合治疗,PRP和黄斑水肿发生发展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评述,强调了在基层医院应普及规范化PRP方法。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研究对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早期识别是否具有价值?朱丽平等通过对“北京眼病研究”人群采用高频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测,发现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视盘颞侧及上方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明显变薄,认为其可作为认知障碍的客观指标,有可能早期反映病情的进展。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后是否有变化?毛菲菲等用SPECTRALIS-OCT深度增强成像模式检测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小样本量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发现其在干扰素治疗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有变薄趋势,提示长期应用干扰素的患者建议眼底随访检查。为了解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视盘形态特点,马瑾等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索多种文献数据库中有关NAION 患者视盘定量测量的临床研究文献,结果显示NAION患者具有小视盘、小视杯的特点,且NAION发生后视杯有扩大趋势。张敬先等在焦点论坛文章中,提出周期性瞬目是基础泪液分泌产生的动力源假说,提出了“平常性泪液、汽化性泪道和泪道非管性段、管性段和这两段的衔接点”等一些新概念,说明了将泪液、结膜、结膜囊、眼睑和眼睑瞬目运动纳入泪器范畴的必要性。本期刊登的其他方面的一些文章也值得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