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2014, Vol. 23 ›› Issue (4): 285-286.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4.03.021

• 病例报告 • 上一篇    下一篇

双眼象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一例

牛红霞  李孟达  陈月  孙晓伟  李根林   

  1. 100081北京市海淀医院眼科(牛红霞);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李孟达、孙晓伟、李根林);071400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医院眼科(陈月)
  • 收稿日期:2014-02-18 出版日期:2014-07-25 发布日期:2014-07-22
  • 通讯作者: 李根林, Email:ligenglin@263.net
  •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1271046)

  • Received:2014-02-18 Online:2014-07-25 Published:2014-07-22

摘要: 患者女性,40岁。因双眼视野缩小4月余于2013年4月26日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双眼视野缩小。患者外祖母、母亲及小姨均有类似病史,具体病情不详。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1.0。眼压:右眼13.5 mmHg,左眼17.8 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房水闪光阴性,前房中深,瞳孔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未见明显混浊。眼底:双眼视盘周围及视盘上方、下方和鼻侧网膜可见片状灰白色变性病灶,其间可见色素不均,伴以点片状色素沉着,病灶内可透见脉络膜大血管。视盘颞侧虽可见片状变性区,但未及黄斑中心凹,其余部位视网膜形态尚可,未见明显的色素沉着。整个视网膜动脉管径未见明显变细,静脉未见明显的充盈和迂曲体征(图1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示:病变区内,双眼视网膜感光细胞层明显变薄,RPE层次结构欠清近消失,内层视网膜结构欠清,未见病变的视网膜结构基本正常(图1B)。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示:双眼早期病灶内即可见透见高荧光(色素脱失)和低荧光(充盈缺失和色素沉着),视网膜血管充盈未见明显延迟,但病灶内脉络膜血管充盈不足;静脉期,双视盘周围荧光强度逐渐增大,随时间延长可见荧光增强,晚期荧光着染,其余部位脉络膜和视网膜均未见明显的荧光异常现象(图1C)。中周视野检查示:双眼与病灶部位对应的象限性视野缺损,均与盲点相连,但黄斑回避,未受影响(图1D)。临床诊断:双眼象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