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2014, Vol. 23 ›› Issue (1): 37-42.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4.01.010
张莉 任杰 徐亮 张景尚 赵晶
ZHANG Li, Ren-Jie, Xu-Liang, Zhang-Jing-Shang, Zhao-Jing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眼动仪评价观看立体显示(three dimensional, 3D)视频诱导的视疲劳程度的作用。设计 观察性交叉研究。 研究对象 28例健康受试者,年龄20~30岁之间,-3.0 D <屈光状态<+1.0 D。方法 受试者在实验中观看偏振光原理的3D显示器。显示器可分别以二维(two dimensional,2D)和三维两种方式显示观看内容。观看视频前安装好眼动仪设备,每位受试者分2次观看相同内容2D显示及3D显示视频各40分钟,用眼动仪实时记录观看视频中的各项眼动指标变化,并比较观看3D和2D视频时眼动指标的差异。主要指标 眨眼频率与眨眼持续时间、注视持续时间、瞳孔直径、眼跳速度与加速度、眼跳持续时间、眼跳幅度。结果 在观看3D视频中眨眼频率明显低于观看2D视频(左眼:P=0.02,右眼:P=0.01),随着观看3D时间的延长,眨眼频率增加,而观看2D过程中眨眼频率无明显变化。眨眼持续时间在观看2D和3D过程中无明显差异。观看2D和3D视频过程中瞳孔大小无明显差异(左眼: P=0.86; 右眼:P=0.64)。观看3D过程中每个注视点的注视持续时间短于观看2D视频(左眼: P=0.02, 右眼: P=0.02)。 观看3D和2D过程中注视持续时间双眼无差异 (3D: P=0.94 ; 2D: P=0.98)。观看3D和2D过程中眼跳各项参数(眼跳频率、持续时间、幅度、速度与加速度)均有明显差异 (P<0.001),与观看2D视频相比,在观看3D视频过程中,眼跳幅度较大,眼跳频率较快,眼跳持续时间较短,眼跳速度较快。随着观看3D视频时间延长,眼跳频率下降,从最初平均每分钟980.8个眼跳(左眼)到最后平均每分钟937.2个眼跳(左眼)。左右眼的眼跳幅度无明显差异(2D: P=0.94; 3D: P=0.65),左右眼的眼跳速度无明显差异(2D: P=0.90; 3D: P=0.82)。结论 观看3D视频会使眨眼频率减少,眼跳速度加快,眼跳频率及幅度增加,而瞳孔直径在观看2D与3D视频间无明显差异。观看3D视频40分钟终末阶段,所有数值增加的眼跳参数趋于与观看2D视频相同的水平,表明观看40分钟3D视频引起的眼动参数变化与关注度提高有关。(眼科,2014,23: 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