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 2025, Vol. 34 ›› Issue (4): 289-293.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4.007
赵熠 孟庆玲
Zhao Yi, Meng Qingling
摘要: 目的 分析集中采购形势下白内障手术患者费用控制成本效果情况。设计 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对象 2024年1月-12月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住院患者,其中集中采购前患者18, 743例(18, 743眼)(集中采购前组),集中采购后患者19, 346例(19, 346眼)(集中采购后组)。方法 比较集中采购前后患者使用IOL的品牌规格及用量、例均住院各项费用。统计手术量排名前15的医生收治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患者的例均住院总费用、例均材料费用,与2024年北京市医保均值比较。主要指标 IOL使用量,患者例均住院总费用、例均材料费用。结果 集中采购后,单焦点IOL使用量下降39.29%,多焦点(含景深延长型)IOL使用率提升至44.84%;患者例均住院总费用下降647.83元,其中材料费用降幅达774.50元(22.29%),IOL费用降幅贡献占比超90%;手术量排名前15的医生中6位医师收治的患者的例均材料费低于北京市医保均值(下降比例0.96%~19.99%),11位医师收治的患者的例均住院总费用低于北京市医保均值(下降比例1.92%~20.99%)。结论 IOL国家集中采购政策出台后,通过与北京市医保实施DRGs付费改革政策联动机制,不仅有效实现了医疗费用的合理化控制,同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使医疗服务在保障基础需求的基础上,更能响应白内障患者的个性化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