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2-22
    上一期   
    综述
    抗VEGF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缺血的影响
    侯思梦 李毅斌
    2022, 46(1):  1-4.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01
    摘要 ( 290 )   PDF (823KB) ( 9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网膜缺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abetic retinopathy, DR)的表现之一,临床上常以视网膜无灌注区(retinal nonperfusion, RNP)范围和面积反映视网膜缺血的严重程度。RNP的发生发展与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高表达紧密相关。研究表明,VEGF可诱导内皮细胞肥大、白细胞募集和聚集,阻塞血管腔形成RNP,而抗VEGF治疗可有效减轻或逆转这一病理过程。然而,临床研究数据分析表明,抗VEGF治疗可减轻RNP,但不能完全阻止RNP的进展;采用OCTA研究抗VEGF治疗对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ntraretinal microvascular abnormalities,IRMA)及邻近视网膜灌注情况影响结果表明,抗VEGF治疗总体上有助于改善视网膜灌注,但抗VEGF治疗对IRMA及其周围RNP的影响也呈现差异化表现:抗VEGF治疗的结果可能是RNP通过再灌注而减轻,也可能是稳定,还有可能会出现RNP扩大。进一步研究抗VEGF治疗后RNP扩大的机制对于彻底阻止甚至逆转DR的视网膜缺血和RNP有重要意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4)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刘钰 李乐乐 桑爱民
    2022, 46(1):  5-10.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02
    摘要 ( 233 )   PDF (2100KB) ( 9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R 的发生有很多原因,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氧化应激与DR 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氧化应激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途径、多元醇途径、己糖胺途径、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途径,生成大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损伤视网膜,导致DNA的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氧化应激水平的提高激活细胞因子,进一步上调氧化应激水平,形成恶性循环。(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5-10)
    OCTA测量参数在眼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李颖颖, 冯洁 丁天娇
    2022, 46(1):  11-16.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03
    摘要 ( 6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种用于眼部血管成像的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视网膜、脉络膜以及视神经的血管成像。它既可以提供视网膜血管的形态信息,又可以提供眼底血管密度的定量测量。OCTA测量参数包括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网(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CP)密度、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网(deep capillary plexus,DCP)密度以及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等。视网膜微血管系统是维持视功能的重要基础,视网膜血管密度是衡量视网膜微血管循环状态的指标。黄斑区SCP密度、DCP密度以及FAZ面积与许多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如视网膜阻塞性疾病、黄斑裂孔、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应用OCTA观察眼底血流的早期改变以及探讨相关眼部疾病的发病机制、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1-16)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残余散光
    魏科 赵镇南 蒋永祥
    2022, 46(1):  16-21.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04
    摘要 ( 5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es, Toric IOL)可稳定有效地矫正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但部分患者仍会出现非预期的术后残余散光,降低视觉质量。术后残余散光常见的原因包括仪器测量误差、计算误差、手术操作相关因素及人工晶状体旋转等,需根据术后残余散光的程度和成因采用相应治疗手段,矫正残余散光可使用方法包括: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及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等,必要时行人工晶状体调位术。(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6-21)
    人工晶状体表面改性防治后发性白内障
    李猛 毛迎燕 万修华
    2022, 46(1):  22-28.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05
    摘要 ( 1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PCO)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PCO是由白内障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迁移、上皮-间充质转化和白内障术后的创伤愈合反应而形成的。通过对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进行表面改性来防治PCO具有靶向性强、减少后续医疗干预等优点。根据IOL改性的效应材料,可以将IOL改性分为药物负载和非药物改性两大类。根据预防或抑制PCO的效应是否可以控制,可将其分为可控改性和非可控改性。(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2-28)
    先天性晶状体异位的遗传学研究
    张经 赵俊宏 李军林
    2022, 46(1):  28-33.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1.006
    摘要 ( 2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晶状体异位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目前发现的致病基因有FBN1及其家族基因、ADAMTS 家族基因、CBS基因、LTBP2基因、TGFBR2基因等。相关疾病有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挛缩性蜘蛛指(趾)(congenital contractural arachnodactyly,CCA)综合征、Weill-Marchesani综合征(Weill-Marchesani syndrome,WMS)、高胱氨酸尿症(homocystinuria,HCU)等。基因突变导致晶状体悬韧带微纤维组装与降解出现异常而引起晶状体异位。先天性晶状体异位的机制及基因动物实验处于探索阶段。(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8-33)
    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眼部结构改变
    刘晶莹 宋晓蓓 刘贤 古学军
    2022, 46(1):  34-38.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07
    摘要 ( 2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白内障儿童异常的眼球发育与白内障遮盖视轴导致形觉剥夺有关,可靠地评估其术后眼前、后节的生物参数变化,有利于指导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方式。先天性白内障术后中央角膜厚度增厚、眼轴长度倾向于正常增长,而角膜内皮细胞、视网膜及脉络膜厚度是否变化尚存在一定的争议,这可能与术者、研究对象、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访时长、研究方法、对照组的选择等因素有关。(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4-38)
    不同视功能评价方法在早期白内障手术指征评估中的应用
    李玉芷 黄渝侃
    2022, 46(1):  39-44.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08
    摘要 ( 1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性手术时代进入屈光性手术时代,其意义和指征发生了显著变化。视觉质量取代视力成为评价患者是否具有手术适应证的最重要因素,但目前对于采用何种视觉质量评价指标为决定手术的依据尚无定论。目前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观视觉指标包括视力、对比敏感度、对比度视力、视功能生存质量量表;客观视觉指标包括客观散射指数、调制传递函数与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和斯特列尔比等。推荐以客观方法评价为主,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分析指标作为早期白内障手术的时机选择依据,为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提供保障。(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9-44)
    糖皮质激素在感染性角膜病治疗中的应用
    唐静 邓应平 孙旭光
    2022, 46(1):  45-50.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1.009
    摘要 ( 2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感染性角膜炎是引起角膜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以抗感染为主,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指征仍存在争议。在不同类型病原体感染角膜炎中,选择合适的使用时机,才能使糖皮质激素获得较好的抗炎效果,同时减少其副作用的发生。在细菌性角膜炎的治疗中,建议在抗生素有效治疗48小时后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少角膜瘢痕的形成。对于病毒性角膜炎,糖皮质激素使用范围仍是基质炎型和内皮炎型;糖皮质激素极易导致真菌性角膜炎加重,仅在确认真菌感染完全控制之后方可使用;有关棘阿米巴感染性角膜炎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虽然获得了基础研究上的进展,但是使用的时机上尚未达成共识。(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5-50)
    雄激素与干眼
    张鹏 接英
    2022, 46(1):  51-54.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10
    摘要 ( 3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眼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眼表疾病。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这种性别差异很大程度上与性激素有关。目前雌激素在眼表的作用仍有争议,但雄激素对眼表的保护作用已经明确。眼表雄激素主要来源于雄激素前体在局部组织内的合成,通过结合眼表组织内的雄激素受体发挥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证实雄激素缺乏会导致泪腺损伤和MGD,雄激素替代疗法对水液缺乏型干眼和蒸发过强型干眼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51-54)
    与干燥综合征相关的干眼病
    刘玉秀 丁琳
    2022, 46(1):  55-60.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11
    摘要 ( 2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燥综合征相关干眼病(Sjogren’s syndrome-related dry eye disease,SS-DE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侵犯泪腺时继发的干眼病(dry eye disease,DED),表现为眼干、畏光等不适症状。目前,SS-DE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多与免疫功能紊乱、遗传、环境及微生物感染等因素相关。SS-DED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及减少并发症,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但SS-DED治疗较为棘手,通常需要眼科医师与风湿免疫科医师相互协作。(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55-60)
    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方法
    何曦 李仕明
    2022, 46(1):  60-65.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12
    摘要 ( 2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圆锥角膜是好发于青春期、以角膜突出变薄并向前呈锥形突起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进展期圆锥角膜较易通过临床症状及眼前节检查发现,而早期圆锥角膜(包括可疑圆锥角膜、亚临床圆锥角膜、顿挫型圆锥角膜)由于视力下降不明显、角膜改变较轻微,难以通过一般检查发现,目前通常采用角膜地形图进行判断。相干光断层扫描作为另一种角膜形态学检测方法,逐渐受到重视,作为角膜地形图的辅助诊断手段。眼反应分析仪及Corvis ST设备通过测量眼生物力学参数,可发现早于形态学变化的角膜结构改变。以上方法均可得到数量可观的参数,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已尝试用于探索圆锥角膜参数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实现早期诊断。此外,易感基因及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将有助于筛查高风险人群,提醒定期检查、尽早发现异常并干预。(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60-65)
    PCR检测在结核性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许惠容, 陈放
    2022, 46(1):  66-70.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1.013
    摘要 ( 1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性葡萄膜炎因难以获得病原学诊断依据,至今仍很难明确诊断。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可扩增痕量级核酸的特点对少菌性感染的结核性葡萄膜炎而言是一大优势。在临床实际应用中,PCR技术的类别、靶基因序列的选用、眼内液样本类型及患者的选择等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PCR检测的敏感度。对结核性葡萄膜炎致病机理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反应等的深入剖析有助于临床医生从不同角度更好地分析PCR检测结果及治疗结局。(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66-70)
    屈光参差对立体视的损害及其重塑
    唐梨 张黎
    2022, 46(1):  71-75.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1.014
    摘要 ( 1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立体视是双眼视功能的最高级形式,其形成机制复杂。而屈光参差是损害立体视的常见因素,在光学因素方面,屈光参差易增加双眼视差,导致弱视;在非光学因素方面,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分布以及视皮质神经元的功能均受到屈光参差的潜在影响。这些改变共同调控着大脑视皮质功能的发育,并进一步损害立体视。在进行光学矫正后,通过调节神经元的活动来提高大脑皮质可塑性,是立体视重塑的关键。 (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71-75)
    斜视度的客观测量方法
    周榆松 庄仪婧 李劲嵘
    2022, 46(1):  76-79.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15
    摘要 ( 4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斜视度检查在斜视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以三棱镜加遮盖试验(prism-cover test,PCT)的结果为“金标准”,但其主要依靠检查者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为提升检查结果的可重复性以及检查过程的客观性,同时降低检查的难度和减少检查所耗费的时间,研究者们开发了一些客观测量斜视度的方法,如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红外摄像机、眼球追踪仪等,通过模拟传统的检查方法来进行斜视度的客观测量。(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76-79)
    急性高眼压视网膜损伤的研究进展
    张心怡 杨扬帆 余敏斌
    2022, 46(1):  80-84.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16
    摘要 ( 1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高眼压是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导致视网膜损伤、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短时间内迅速升高的眼压主要通过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以及视网膜各层组织损伤(视网膜变薄、各层细胞减少、血流灌注变化),视功能(视力、视野、电生理检查等)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80-84)
    多模态超广角成像系统在眼内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冯宇 王倩 魏文斌
    2022, 46(1):  85-91.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17
    摘要 ( 1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眼科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快速发展,超广角成像联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底自发荧光、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等的多模态成像技术在眼内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血管瘤及转移癌等)的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角成像对于完整显示瘤体范围、大小及其与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关系、肿瘤引起的继发性病变的性质和范围均比普通眼底照相更具优势。尽管目前各种相机和广角成像类型的确切用途仍存在争议,阅片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超广角成像仍面临分辨率不足、伪彩图像的色彩校正、周边部视网膜面积放大及伪影遮挡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多临床研究的验证,多模态超广角成像将在临床诊疗及远程医疗等新型医疗模式中发挥更大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85-91)
    继发性眼眶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
    王金锦 马建民
    2022, 46(1):  91-96.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18
    摘要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继发性眼眶黑色素瘤在眼眶黑色素瘤中,属较为常见的一类,其来源复杂,最常见原发肿瘤为脉络膜黑色素瘤,其次为结膜及皮肤黑色素瘤,少数来源于眼睑、鼻窦黑色素瘤。本病的原发疾病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常见症状有眼球突出、复视、视力下降或丧失、疼痛等。诊断通常较困难,需要与原发性眼眶黑色素瘤相鉴别。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确定黑色素瘤的诊断,CT、MRI可以辅助诊断并帮助寻找原发病灶。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目前,免疫治疗在处置远处转移来源的继发性眼眶黑色素瘤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原发肿瘤不同,本病预后较难预估。(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91-96)
    学术简讯
    口服缬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性前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
    王聪 彭晓燕
    2022, 46(1):  96-96.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1.019
    摘要 ( 3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1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及视光学学院和香港眼科医院的Mandy等在Br J Ophthalmol发表了关于口服缬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前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结果。该研究纳入了房水CMV阳性的17例患者(其中女性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口服缬更昔洛韦3~25周治疗,起始剂量为900 mg日2次,持续2~6周,后减至450 mg日2次,持续8~18周。在抗病毒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4、8周分别进行血常规和肾功能监测。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结果显示,从缬更昔洛韦口服治疗开始后2周~12个月、21个月和24个月的眼压明显低于基线(P=0.001~0.041),平均眼压下降16.9%~46.0%。同样,降眼压的药物数量从治疗开始后2个月显著下降,直到治疗后24个月仍然显著低于基线(P=0.005~0.048)。在17例患者中,分别有11例(64.7%)、7例(41.2%)和6例(35.3%)分别在3、12和24个月内达到了治疗成功(治疗成功定义为眼压≤21 mmHg,使用的降眼压药物少于或等量于基线,未使用全身乙酰唑胺、青光眼干预和/或第二疗程的缬更昔洛韦治疗)。在口服缬更昔洛韦前的90天内,患者每天使用等量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的中位数次数为3.49(2.81~5.32),在缬更昔洛韦治疗过程中(n=17,P=0.019)和服药结束后直到终点(n=12,P=0.006),分别显著降至1.97(1.24~4.03)和1.92(0.9~3.16)。在24个月时,获得治疗成功的患者与未获得治疗成功的患者之间,基线、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糖皮质激素使用量的减少无显著差异(P=0.18~0.8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口服缬更昔洛韦的严重不良反应。 这项研究表明:对于CMV性前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的患者,口服缬更昔洛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控制眼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