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6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4-22
    上一期   
    综述
    ICL手术相关并发症
    张浩 邓应平
    2022, 46(2):  97-103.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2.001
    摘要 ( 451 )   PDF (803KB) ( 14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即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是一种常见的屈光矫正手术,手术量逐年提高,特别是新型ICL(V4c)的应用,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认同。为了更加规范地开展ICL手术,对于V4c等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有必要进行总结。本文总结ICL用于近视矫正术后发生的常见和罕见并发症,重点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压和拱高等异常情况。与V4相比,V4c型ICL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前囊下白内障及瞳孔阻滞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术后光学相关并发症、拱高异常等问题依然存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97-103)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青光眼
    张瑞雪 何媛
    2022, 46(2):  104-112.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02
    摘要 ( 273 )   PDF (748KB) ( 10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晶状体源性青光眼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合并白内障患者均有一定降低眼压、增加前房深度的效果。对于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Phaco较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 LPI)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单纯Phaco与Phaco联合房角分离、Phaco联合小梁切除术以及单纯小梁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效果不同,其术后疗效依患者术前房角状态、眼压、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及视神经损害状态亦不同。(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04-112)

    三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应用进展
    赵银莹 赵云娥
    2022, 46(2):  113-118.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03
    摘要 ( 3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入多焦点IOL是脱镜状态下获得有效远、近视力的最有效方法。近年来诞生的三焦点IOL能提供远、中、近视力矫正,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本文从三焦点IOL的设计类型、视觉质量、适应证、离焦曲线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深入认识三焦点IOL提供理论依据。(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13-118)

    机器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陈淑莹 王开杰 万修华
    2022, 46(2):  118-123.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04
    摘要 ( 2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机器人手术临床应用的研究逐步增多。机器人辅助白内障手术有减少术者的生理颤抖、提高手术的稳定性与精确性、缩短学习曲线等优点。手术机器人主要辅助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三个关键性步骤,包括连续环形撕囊、超声乳化、后囊膜抛光。目前多种机器人辅助白内障系统在这些关键步骤中发挥作用,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主从式眼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系统及相干光断层扫描介导的手术机器人系统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18-123)

    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吴睿童 周南 齐艳华
    2022, 46(2):  123-129.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05
    摘要 ( 3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LEC)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近年来引起关注的白内障术后发生后囊膜混浊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已知多种信号通路涉及晶状体上皮细胞EMT的发生,比如TGF-β/Smad通路、Jagged-1/Notch通路、MAPK/ERK通路、Wnt/β-catenin通路、PI3K/AKT/mTOR通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TGF-β/Smad通路。了解这些信号通路与后发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关系可为后发性白内障的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23-129)

    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研究进展
    黄美婷 晏晓明
    2022, 46(2):  130-133.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2.006
    摘要 ( 2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发病形式、诊断、治疗、复发及预防等与成年人有较大差异,常伴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儿童HSK较成年人HSK更易造成全身播散。其误诊率可达15%~30%。儿童HSK双眼受累的发生率为10%~26%。最常见类型为基质型(几率为35%~50%)。较成年人易复发。其诊断依靠病史及临床表现、病毒培养及PCR检测等。在治疗和预防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强调了口服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的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30-133)

    OCTA在眼前节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王烽 梁栋 邵毅
    2022, 46(2):  134-138.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07
    摘要 ( 2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anterior segment-OCTA,AS-OCTA)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可用于角膜、虹膜、巩膜和结膜等眼前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估,如客观量化角膜血管化,评估眼化学烧伤后角膜缘结膜缺血、兔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清晰可见虹膜各层血管分布,可检测出早期出现的亚临床期虹膜新生血管等。OCTA系统主要为眼后节成像而设计,应用于眼前节时有其局限性,需调整扫描协议和使用眼前节适配器透镜。(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34-138)

    眼科影像检查在斜视诊疗中的应用
    丁娟 张伟
    2022, 46(2):  139-143.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2.008
    摘要 ( 3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多样化发展,在斜视的诊断和处理方面有很多应用。在斜视手术前,超声生物显微镜、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可对眼外肌进行定位,对复杂斜视患者尤其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且,术前借助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虹膜血管造影技术以及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评估眼前节的供血情况,合理设计手术,可有效避免斜视手术后眼前节缺血的发生。此外,人工智能采用眼球跟踪系统以及图像识别技术对斜视进行筛查和评估,有助于早发现早诊疗。(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39-143)

    谷氨酸、γ-氨基丁酸及二者受体在形觉剥夺性近视、弱视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田璐 郭雅图
    2022, 46(2):  143-149.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09
    摘要 ( 2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视、弱视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主要采用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deprived myopia,FDM)、形觉剥夺性弱视(form-deprived amblyopia,FDA)动物模型研究近视、弱视的发病机制。谷氨酸(glutamin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分布最广泛的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在视觉发育关键期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介导视皮层突触可塑性,还可介导视网膜神经突触可塑性。GLU、GABA及其相关受体在FDM、FDA的形成及进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兴奋/抑制失衡机制在FDM、FDA中均有所表达。目前已有许多关于GLU、GABA及相关受体拮抗剂抑制FDM形成及进展的研究,鉴于GLU、GABA相关受体在FDA与FDM模型中表达的相似性,这些受体拮抗剂是否可预防或抑制FDA的形成亦值得进一步研究,对于弱视临床治疗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43-149)

    小梁网异常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
    叶俏娜 余敏斌 杨扬帆
    2022, 46(2):  150-156.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10
    摘要 ( 2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小梁网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房水外排阻力增大从而形成病理性高眼压。小梁网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介导的Rho-GTPase途径作用下,细胞骨架改变,形成交联肌动蛋白网络,在TGF-β介导经典Smad核传导通路以及非经典Smad途径作用下,细胞外基质堆积,形成交联化。通过细胞-基质相互作用,造成小梁网硬度增大,顺应性减弱。线粒体和溶酶体长期受到外源性和内源性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ROS)攻击,细胞老化加剧,水解组织蛋白酶释放,自噬通量下降,细胞凋亡激活。本综述探讨小梁网细胞、微环境及其相互影响机制,为进一步探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50-156)

    泪腺腺样囊性癌相关的小RNA及其调控作用
    邵雅琪 马建民
    2022, 46(2):  157-161.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11
    摘要 ( 1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泪腺腺样囊性癌(lacrimal glan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LGACC)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泪腺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其复发率和转移率均较高。多种小RNA(miRNA)在LGA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iR-24-3p过表达可降低LGACC中PRKCH的表达以促进p53/p21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miR-93-5p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靶向下调乳腺癌转移抑制因子1L,而促进LGACC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迁移、侵袭和增生。LGACC中的miR-181a-5p表达上调,也是LGACC细胞增生和迁移的原因之一。(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57-161)

    前体mRNA剪接因子基因变异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关系
    张昕 许可 李杨
    2022, 46(2):  161-166.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12
    摘要 ( 1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剪接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至关重要的一步,剪接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目前已知8种在全身广泛表达的前体mRNA剪接因子基因(PRPF3、PRPF4、PRPF6、PRPF8、PRPF31、SNRNP200、RP9及DHX38)变异可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本文就这些基因致病变异特点、致病机制、携带这些基因变异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61-16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眼后节病变的研究现况
    张宇航 谢潇杭 张凤妍
    2022, 46(2):  167-172.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13
    摘要 ( 2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量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相关病例中,除结膜、角膜等眼表感染外,发生眼后节感染相关病变者逐渐增多。目前观察到的SARS-CoV-2眼后节感染相关病变主要表现为眼底缺血、出血等。病毒通过直接感染、血管源性或神经源性感染三种途径进入细胞并通过炎性反应、眼底血管血栓形成等效应引起患者视力损伤。大量重症患者出现的眼底病变提示了眼底检查在评估全身病变严重程度的价值,同时也提示及时对COVID-19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对疾病预后及远期并发症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67-172)

    缺氧和炎症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中的作用
    秦海峰, 徐国旭 张敬法
    2022, 46(2):  173-178.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14
    摘要 ( 1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网膜缺氧和炎症因素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病变的发展和转归中扮演重要角色。视网膜缺氧导致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上调,促进下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其受体表达增加;炎性细胞主要包括视网膜内源的小胶质细胞以及来自血液中趋化与浸润的白细胞,尤以单核-巨噬细胞活化为主;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等大量生成和增加;炎性介质主要是由崩解的血细胞产生,细胞膜脂质在磷脂酶A2、脂氧酶和环氧酶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如白三烯及前列腺素类等。在视网膜缺氧和炎性因素共同作用下,视网膜多种病理性改变包括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视网膜血管渗漏增加、黄斑水肿加剧,视网膜无灌注区形成及扩大,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视网膜内层萎缩变薄等。因此早期抗VEGF和抗炎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至关重要。(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73-178)

    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张悦 刘含若
    2022, 46(2):  179-184.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15
    摘要 ( 10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üller细胞是维持视网膜结构稳定性及保护神经元的大胶质细胞,具有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维持神经递质稳态、调节免疫和炎性反应、调节视网膜神经元的活动等作用。当视网膜发生损伤后,Müller细胞会发生反应性胶质化,可能是神经保护性或神经退行性的,胶质化过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缺血缺氧性视网膜病变等多种视网膜疾病的发生有关。(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79-184)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进展
    尹贻雪, 焦路光 王嘉睿 郑红 杨在富,
    2022, 46(2):  184-188.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2.016
    摘要 ( 3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通常称为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是一种在单个细胞水平上测量基因表达,对其含有的转录组信息进行测序分析的方法。近年来该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加,可用于视网膜或角膜细胞类型与细胞亚型的鉴定;用于研究人类视网膜的早期发育过程、细胞分化的时间进程、视网膜和视网膜类器官的形成过程。该技术也可用于眼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研究,有助于发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部疾病新的生物靶点和标记物,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84-188)

    人工智能在屈光手术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刘盼 邵正波
    2022, 46(2):  189-192.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2.017
    摘要 ( 2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屈光手术的术前圆锥角膜筛查、屈光手术方案选择、手术参数设计、术后疗效预测以及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术后拱高预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AI在早期圆锥角膜识别方面普遍具有较高的准确度;AI辅助医生进行屈光手术方案选择和手术参数设计,有利于提升患者术后视觉质量;AI进行角膜屈光手术术后疗效预测,显示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此外,AI对ICL术后拱高预测也显示出良好性能。(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