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10-22
    上一期   
    综述
    COVID-19疫苗接种后眼部不良反应
    高敏 孙旭光 肖扬
    2022, 46(5):  385-390.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01
    摘要 ( 414 )   PDF (756KB) ( 6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疫苗接种依然是人类历史上对抗不同病毒感染的最有效干预手段。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苗在预防COVID-19方面的总体益处已得到充分证实。与此同时,也出现了COVID-19疫苗接种后眼部不良反应的报告,可累及眼部多种组织,如眼睑、角膜、巩膜、视网膜、葡萄膜、神经和血管等,临床表现为角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神经麻痹、血管阻塞等。眼科医生应关注COVID-19疫苗接种后眼部不良反应的发生。(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85-390)
    转录组学在眼科研究中的应用
    李玉婷 李妍 李雅頔 黄悦 李浦一 胡竹林
    2022, 46(5):  391-396.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02
    摘要 ( 187 )   PDF (814KB) ( 6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录组学是一门从分子机制角度研究某一机体组织的疾病发展过程的学科。在眼科疾病的转录组学研究中,角膜、房水、晶状体、视网膜等都富含了大量遗传信息,是转录组学理想的研究对象。转录组学测序技术通过序列杂交或基因测序等研究方式应用于微生物性角膜炎、先天性白内障、葡萄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科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为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思路提供新的方向。(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91-396)
    Hippo通路调节代谢对眼部发育及疾病的影响
    郭洋 朱曼辉 宋鄂
    2022, 46(5):  396-401.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03
    摘要 ( 1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ippo通路的核心由激酶级联、转录辅助激活因子和DNA结合蛋白构成,靶向调节多种生物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分化、再生和器官大小的控制。Hippo通路参与三大物质代谢,包括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谷氨酰胺代谢,并通过单独或协同PI3K/Akt/mTOR、TGF-β、Wnt/β-cateninh及Notch信号通路等调节眼部的生长发育、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关性眼病、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96-401)
    吸烟与眼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何海龙 周春媛 刘振宇 金子兵
    2022, 46(5):  402-409.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04
    摘要 ( 1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吸烟与多种眼部疾病相关。吸烟可通过炎性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 IL)-1β 及IL-6的释放、核因子-κB的激活导致干眼的发生;并可增加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风险。吸烟者血清甲状腺相关抗体浓度下降,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进展情况较不吸烟者严重。吸烟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可能是其与缺血相关眼病、青光眼、翼状胬肉及屈光不正等眼病相关的重要机制。(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02-409)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在眼科研究中的应用
    金碧辉 李贵刚
    2022, 46(5):  409-414.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05
    摘要 ( 1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是一种在眼内如晶状体上皮细胞、小梁网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等广泛存在的多功能信号分子,在基础研究中主要发挥保护细胞、促进细胞增生,维持干细胞特性的作用,目前在眼科临床上常用于角膜炎、角膜上皮缺损、角膜溃疡、角膜手术术后以及干眼的治疗。bFGF能促进角膜缘微环境细胞的增生,在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的干细胞治疗中发挥一定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09-414)
    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研究现状
    龚泽欣 魏婷, 康前雁
    2022, 46(5):  415-419.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06
    摘要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发性眼睑痉挛(idiopathic blepharospasm,IBSP)系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学界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部基底节损害、黑质-纹状体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低下,胆碱能神经元过度活跃,或是脑皮质抑制性降低有关。本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女性多于男性。典型症状是不断重复、非意志性强烈闭眼,常在安静或注视人或物时出现。眼睑痉挛临床诊断指南可对疑似IBSP患者进行初筛,Shorr分级是依据患者睑肌痉挛程度制定的一种可有效衡量其病情严重性的量表。使用合适剂量肉毒杆菌毒素于眼轮匝肌注射是治疗轻中度眼睑痉挛安全有效的手段。(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15-419)
    眼睑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
    王金锦 李静 马建民
    2022, 46(5):  420-424.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07
    摘要 ( 1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睑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在白种人其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种,且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发生与过度紫外线暴露有关,下眼睑发生率较上眼睑高。表现为眼睑原有色素痣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的改变,或在原来无色素痣的部位突发新生的黑褐色肿物,肿瘤恶性程度高,晚期可向局部淋巴结或其他器官转移。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确诊需病理组织学检查。广泛局部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若切除范围大还需要进行眼睑重建。目前,免疫治疗作为眼睑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本病中的应用可能具有较好前景。(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20-424)
    纳米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王烽 邵毅
    2022, 46(5):  424-429.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08
    摘要 ( 1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米技术可以利用纳米颗粒的特殊性质对纳米粒子表面进行修饰。采用该技术合成的聚乙烯亚胺修饰的荧光素钠纳米颗粒既可以保留荧光素钠用于视网膜脉络膜疾病诊断的光学性能,又较游离荧光素钠拥有更快的代谢速率,从而安全有效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钒核壳纳米棒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的方法获得的血浆代谢指纹图谱可以用于DR进展监测。将药物封装在纳米粒子内,可以形成靶向可控释放、易于检测的药物运输载体,为治疗DR提供新的思路。(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24-429)
    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治疗进展
    张帆 李绍伟,
    2022, 46(5):  430-436.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09
    摘要 ( 2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前角膜散光是影响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植入术是目前临床上矫正白内障术前散光的主要方式。Toric IOL的不同材料和形状以及高度近视长眼轴均会影响其在囊袋内的稳定性。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可精准矫正白内障术后的残存散光,但因为价格和二次手术等问题在临床未得到广泛应用。在角膜陡峭轴向上做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矫正散光不会增加额外的风险,但矫正幅度有限。弧形角膜切开术简便易行,联合飞秒激光能进一步提高矫正的精确性,有较的临床应用前景。(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30-436)
    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角膜曲率测量及计算公式的优选
    陈紫亮 饶惠英,
    2022, 46(5):  437-442.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10
    摘要 ( 3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oric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因其高度安全性及可预测性已成为白内障术中矫正散光的首选方式。角膜散光包括角膜前表面散光(ACA)和角膜后表面散光(PCA)。既往多根据ACA估测角膜散光,会导致一些顺规散光眼的过矫及逆规散光眼的欠矫。PCA对总角膜散光(TCA)的影响不可忽视。IOL Master、Lenstar 900在角膜曲率测量方面有高度预测性与可重复性。可直接测量全角膜曲率的设备理论上更准确。模拟角膜曲率(SimK)散光与TCA一致性良好的情况下,可直接使用Barrett Toric公式搭配IOL Master或Lenstar的SimK;两者一致性差的情况下的选择仍有争议。若PCA≥0.8 D,推荐使用实测的PCA。目前,眼科医生应根据不同设备的测量结果,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做到个性化选择及搭配,尽最大可能减少患者术后的残余散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37-442)
    先天性瞳孔残膜的研究进展
    周玲琳 万修华
    2022, 46(5):  443-448.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11
    摘要 ( 2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有研究认为先天性瞳孔残膜发生可能由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障碍及成纤维母细胞持久的合成活性所致,但也有病例报告认为与母亲在孕期感染性因素相关,其临床形态有较大差异性,对视力的影响也不同。目前对于其治疗,主要根据残膜的大小和对视力有无影响而定,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激光及手术。(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43-448)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的发病机制
    杨挺宇 解来青 徐国旭
    2022, 46(5):  448-451.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12
    摘要 ( 1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网膜前膜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的发生不与其他任何眼部疾病相关,其完整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但已有许多理论被提出,如玻璃体后脱离、纤维化机制、神经退行性变、表观遗传修饰等。异常的纤维化导致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合成、沉积和降解三因素失衡,大量ECM沉积,是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发病的重要环节。对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实验模型的研制有助于深入探索其发病机制及指导临床治疗。(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48-453)
    角膜屈光术后干眼和神经病理性眼痛的发病机制
    赵璐 周一凡 杨婷婷 段虹宇 齐虹
    2022, 46(5):  454-459.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13
    摘要 ( 2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盛行,术后的并发症也日益受到重视。其中干眼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且部分患者存在慢性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满意度。近年来研究发现泪液功能单位障碍在角膜屈光术后干眼的发病机制中起核心作用。同时,研究者逐渐关注角膜神经痛与角膜屈光术后眼痛的关系,试图从此角度理解角膜屈光术后眼痛的病理机制。(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54-459)
    激光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方法的进展
    余旸帆 宋旭东
    2022, 46(5):  460-464.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14
    摘要 ( 3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既往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史的白内障患者逐年增加。由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改变了角膜形态,使得传统的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计算公式出现较大的术后屈光误差。误差来源包括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测量、角膜屈光力计算、眼轴长度测量、有效人工晶状体位置计算等。不需要屈光手术术前数据的IOL度数计算公式,如Hoffer Q公式、Barrett True-K 公式、Shammas-PL公式可应用于激光角膜屈光术后患者的IOL计算。基于光线追踪原理或人工智能的新一代IOL公式,如Olsen 公式、EVO公式、Hill-RBF公式、Kane公式等在常规白内障手术患者IOL度数计算中的准确性和预测性已被证实,但在激光角膜屈光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60-464)
    黄斑中心凹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
    白大勇 郑攀攀 李莉
    2022, 46(5):  465-470.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15
    摘要 ( 2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斑中心凹的发育大概分为四个阶段:早期胚胎期、晚期胚胎期、生后早期和成熟期。其发育过程和中心凹无血管区、Müller细胞及黄斑色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涉及内外层视网膜神经元的双向运动,及神经节细胞、内核层细胞、光感受器等多种细胞参考。中心凹发育不良是指既无中心凹,又无中心凹无血管区,根据OCT图像,其严重程度分为1~4级典型的黄斑中心凹发育不良和不典型的黄斑中心凹发育不良,并与白化病、先天性无虹膜、孤立的中心凹发育不良等多种疾病相关。其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明了。(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65-470)
    2型糖尿病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
    刘金龙 胡海坚 张旭
    2022, 46(5):  471-477.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16
    摘要 ( 1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光眼与糖尿病眼病都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可伴有视神经退行性改变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这些表现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视神经损害相似。T2DM患者表现的高眼压、血管病变及视网膜变薄等危险因素可能会加重POAG的进展,而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二甲双胍可能对POAG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探究T2DM和POAG的关系,可能有助于降低T2DM患者的视力损害风险及发现POAG新的治疗方法。(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71-477)
    补体系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郭馨阳 金玮 邢怡桥
    2022, 46(5):  477-480,封Ⅲ.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5.017
    摘要 ( 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DR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补体系统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在抵御外来微生物侵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在调节免疫反应、介导炎症方面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补体系统通过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凝集素途径以及补体调节蛋白功能异常等多个途径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这将为研究DR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477-480,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