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4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8-22
    综述
    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患者的神经适应性
    王珏雪 万修华
    2022, 46(4):  289-296.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4.001
    摘要 ( 377 )   PDF (1703KB) ( 17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植入多焦点IOL后可出现眩光等视觉问题,影响视觉质量,这与大脑的神经适应相关。神经适应存在个体差异,年轻患者更易产生。神经适应与视网膜对图像的处理以及相应大脑皮层的活动相关,达到稳定的神经适应至少需要6个月时间。通过电子游戏、计算机认知训练或视觉训练可改善多焦点IOL植入术后患者的神经适应。(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89-296)
    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李晨爽 严宏
    2022, 46(4):  296-303.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4.002
    摘要 ( 3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期全身应用及眼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发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glucocorticoid induced cataract,GIC),增加白内障患病风险。不同给药方式、剂量、剂型及合并不同全身性疾病引发白内障的风险不同,玻璃体注射长效缓释糖皮质激素患白内障的风险约为口服的3~5倍,口服累积每增加等效1 g泼尼松的糖皮质激素,白内障的患病风险为之前的1.03 倍,服用第3代糖皮质激素地夫可特的患者发生白内障的风险比服用泼尼松的患者高2.4倍。GIC的发病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蛋白质结构及功能改变、生长因子引起的细胞异常分化、细胞凋亡的激活、晶状体蛋白结构功能的改变及氧化应激等有关。(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96-303)

    圆锥角膜的发病机制
    马春霞 王颖维 周健
    2022, 46(4):  304-309.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4.003
    摘要 ( 2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圆锥角膜是以角膜扩张、中央区角膜基质变薄、呈锥样突起为特征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有对遗传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连锁分析、候选基因分析及线粒体基因组等,酶学研究主要是对裂解酶及抑制成分。此外,细胞凋亡、炎性反应及慢性角膜损伤(揉眼、角膜接触镜的配戴、紫外线)等也与圆锥角膜的发病有关。(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04-309)

    角膜混浊评估方法及其在角膜疾病中的应用
    迪力努尔·吐逊江 丁琳
    2022, 46(4):  310-317.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4.004
    摘要 ( 3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角膜混浊可由创伤、感染、水肿和营养不良等多种病因引起,传统主观评估角膜混浊程度的方法是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近年来采用分光光度法、散射计、Scheimpflug断层扫描系统、相干光断层扫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进行评估,但尚缺乏被广泛采用的标准化量化评估方法。(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10-317)

    他克莫司治疗干眼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张姊杰 贾喆 赵少贞
    2022, 46(4):  318-323.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4.005
    摘要 ( 10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相关性炎性反应在干眼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他克莫司(FK506)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内的钙调神经磷酸酶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抑制眼表细胞中的核因子-κB通路,抑制眼表细胞凋亡等机制发挥对干眼眼表炎症的治疗作用。目前局部使用他克莫司治疗干眼的研究主要为全身免疫疾病相关性干眼,包括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jgren综合征、瘢痕性类天疱疮、Steven-Johnson综合征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18-323)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眼表微生物菌群变化的研究
    包郑伊琳 张文佳 黄悦 胡竹林
    2022, 46(4):  324-327.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4.006
    摘要 ( 2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与眼表微生物菌群关系紧密,眼表微生物菌群种类及数量的变化是MGD的诱因或加重因素。MGD患者眼表存在多种潜在致病菌株,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以及棒状杆菌等,其眼表微生物较强的免疫逃逸以及毒性作用影响MGD患者眼表的免疫反应。此外,眼表微生物具有脂肪酶及蛋白酶活性,影响睑板腺睑脂的分泌及抗炎反应,加重MGD。(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24-327)

    炎性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作用
    刘爽
    2022, 46(4):  327-332.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4.007
    摘要 ( 4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介素-1、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诱导白细胞活化和迁移,导致毛细血管阻塞、视网膜缺氧及内皮细胞损伤,进而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视网膜出现水肿、出血、渗出和微动脉瘤形成。视网膜在持续的炎性反应和细胞因子刺激下,局部病理性新生血管增生,加重了DR进展。玻璃体和房水中的炎性因子与DR的进展有关。在免疫病理学上,炎症过程诱导了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信号传导,改变了患眼组织的生理反应,产生炎症表型。这些炎性生物标志物可评估炎症过程,可靠、易获得的炎性生物标志物将为开发新的DR生物标志物及其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27-332)

    玻璃体切除术后免气体充填治疗黄斑裂孔
    张颖洁 朱冬青
    2022, 46(4):  333-335.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4.008
    摘要 ( 2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避免黄斑裂孔术后气体充填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和体位限制,近年来采用不同的方法以避免气体充填,包括仅传统玻璃体切除和内界膜剥除或联合黄斑孔塞、自体血覆盖、内界膜覆盖等。尽管这些方法纳入的患者数量尚少,黄斑裂孔大小不一,种类也不尽相同,但均获得较高的黄斑裂孔闭合率。(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33-335)

    阿达木单抗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彭宇 邱新文 叶波 陈建苏
    2022, 46(4):  336-340.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4.009
    摘要 ( 5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感染性葡萄膜炎(non-infectious uveitis,NIU)是一组免疫介导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棘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NIU中的主要促炎因子,阿达木单抗是一种完全的人源性TNF-α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与TNF-α结合阻断其诱导的下游过程。阿达木单抗治疗NIU包括Behcet病所致葡萄膜炎、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葡萄膜炎、儿童葡萄膜炎等,可有效减轻炎症,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降低复发率,其安全性也已得到初步证实。阿达木单抗是NIU二线治疗适合的选择,在治疗NIU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36-340)

    视网膜色素变性中氧化应激的相关分子机制
    陈培培 刘茜 丁雪萌 管怀进
    2022, 46(4):  341-346.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4.010
    摘要 ( 2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炎症、自噬和氧化应激等非遗传生物因素在其发病和进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氧化性DNA损伤是RP中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光感受器变性的关键调节因子,也是一种内源性抗氧化途径的突变,这些途径包括DNA修复、氧化应激的保护和抗氧化防御相关基因(MUTYH、CERKL和GLO1)的激活。暴露于氧化应激改变了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此外,P2X7受体的上调会引起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从而导致RP的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变。多途径分析表明氧化小胶质细胞激活可能引发神经炎症和变性的恶性循环,表明小胶质细胞可能是RP氧化应激的关键治疗靶点。(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41-346)

    近视眼视网膜的血氧代谢研究
    车丹阳 苗鹏 周激波
    2022, 46(4):  346-350.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4.011
    摘要 ( 3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近视眼视网膜血氧代谢研究主要聚焦于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和视网膜血流量。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研究现只局限于视网膜大血管的测量。近视眼患者视网膜血管直径减小,视网膜血流量下降,黄斑中心凹及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减少,中心凹无血管区范围增大。儿童青少年近视者视网膜动脉、静脉血氧饱和度与眼轴呈正相关。成年人高度近视眼动脉与静脉的血氧饱和度差值明显低于正视眼。(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46-35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眼底病变的研究进展
    魏丹 苏九妹 高军
    2022, 46(4):  351-355.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4.012
    摘要 ( 2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全身小血管痉挛、血管内皮损伤及局部缺血是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进而引起视网膜缺血、缺氧,血管通透性增高而发生HDCP眼底病变,出现视网膜水肿、出血及视网膜脱离等。HDCP眼底病变分为动脉痉挛期、动脉硬化期和视网膜病变期。除眼底像外,OCT可见视网膜厚度及其他结构变化,如多发性浅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外侧高反射亮点、Elschnig斑及脉络膜厚度的改变等。HDCP患者出现眼底病变及与眼底病变严重程度相关的影响因素有血压、血清白蛋白、蛋白尿及尿酸等。出现眼底病变的HDCP患者,低体重儿(<2.5 kg)出生的发生率增加,但其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尚无定论。(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51-355)

    艾滋病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的眼部表现
    康永华 庄勋 朱蓉嵘
    2022, 46(4):  356-360.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4.013
    摘要 ( 2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reatment,ART)是目前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主要方法。随着ART药物的广泛应用,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与ART药物相关的眼部副作用的报告增加。其主要表现为免疫恢复性葡萄膜炎、视网膜及视神经损伤、白内障等。(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56-36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进展的作用及机制
    周亚梅 曾佳 刘晓娟
    2022, 46(4):  361-366.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4.014
    摘要 ( 3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IV感染者较非HIV感染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病率增加。HIV通过包膜表面的糖蛋白120和转录反式激活因子,下调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ells,RPEC)中紧密连接蛋白,破坏血-视网膜屏障的完整性,同时诱导RPEC发生氧化应激和炎症,导致光感受器丧失,进而促进AMD进展。(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61-366)
    共同性斜视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王雅晨 傅涛
    2022, 46(4):  366-369.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2.04.015
    摘要 ( 3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同性斜视的病因多样且发病机制复杂,家族聚集发病现象并不少见,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遗传模式复杂且遗传异质性高,内斜视和外斜视在不同的研究中表现出了不同的遗传模式与遗传度。7q31.2和4q28.3基因位点、ARIX等基因的变异、NPLOC4-TSPAN10-PDE6G基因簇等与共同性斜视发病相关,未来需要更多的大样本研究和家系研究及更多基因的验证。(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66-369)
    脑卒中后的视觉障碍及康复
    王雪 吴珺 周金琼
    2022, 46(4):  370-377.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4.016
    摘要 ( 5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可表现为视感觉障碍、视运动障碍和视知觉障碍,影响患者的视觉感受和生活质量,并可阻碍全身整体康复进程。视感觉障碍包括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配镜和助视器有助于改善视力,视野缺损的康复手段包括替代性治疗、补偿性训练及恢复性治疗;视运动障碍包括斜视和眼球运动障碍,治疗方法包括眼球运动训练、棱镜、遮盖、药物及斜视矫正手术等;视知觉障碍最常见的是视觉忽略,治疗方法包括针刺及其他康复手段。对视觉障碍的有效治疗和康复,为脑卒中患者的全身康复提供了良好的视觉条件。(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70-377)
    眼眶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
    闫海涵 马建民
    2022, 46(4):  378-384.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2.04.017
    摘要 ( 4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眶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较为罕见肿瘤,可发生于眼眶各个部位,主要表现为眼眶部肿块和眼球突出。40~50岁是疾病高发年龄,男女发病率无差异。有一小部分患者肿瘤可复发和转移。本病临床和影像学多无显著特异性表现。其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变广泛,有多种亚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式,术后密切随诊至关重要。(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378-384)
    学术简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