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万方查重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4-22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
人工晶状体置换的原因及手术方式
岳沛林 王震宇 杨一佺 宋旭东
2024, 48(2): 81-86.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01
摘要
(
374
)
PDF
(732KB) (
6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内障术后由于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原因导致的视力不提高甚至降低、眩光、散光加重等,需行包括IOL置换术在内的二次或多次手术,其中行IOL置换术的常见原因包括IOL脱位及半脱位、IOL屈光度误差、多焦点IOL神经适应性不佳等。手术方法包括取出原有IOL,将新IOL植入原位或应用多种方式进行缝合固定等。而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做到术中稳定操作,撕囊大小适宜,提高术前生物学测量的准确性,优选屈光度计算公式等以避免IOL置换术的发生更为重要。(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81-86)
TGF-β通路相关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机制
徐素 张宇航 司玮 张凤妍
2024, 48(2): 87-92.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02
摘要
(
289
)
PDF
(925KB) (
4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是导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觉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在成年人术后发生率为30%~50%,在儿童中则高达100%。PCO的发病机制复杂,TGF-β通路影响了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及迁移,部分核糖核酸的表达、自噬或凋亡的发生均可通过调控TGF-β通路进而影响PCO形成,并可由此发掘可能预防PCO的潜在药物。 (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87-92)
病理性近视的视盘影像标记物
卢子兴 严棽棽 田蓓
2024, 48(2): 93-98.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03
摘要
(
316
)
PDF
(958KB) (
8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 myopia,PM)所致的视觉障碍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视盘区域形态特征的改变,可预警病理性近视的发生与进展,其中视盘倾斜、视盘及周围视网膜脉络膜萎缩、视盘旁脉络膜空腔等改变与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M中视盘病变常与PM相关黄斑病变共存,视盘及周围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区域的发展与扩大可提示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发生与发展。视盘区及周围的血流灌注不足,可能是PM形态与功能改变的原因。及时、准确地识别此类特征性影像标记物有助于PM的防治。 (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93-98)
人工智能在斜视与小儿眼科中的应用
王子健 甘小林 张璐 郭长梅
2024, 48(2): 99-103.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04
摘要
(
3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技术在斜视与小儿眼科领域发展迅速。在筛检斜视、辅助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选择、以及辅助手术量的设计决策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度。还可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期分区进行严重程度评估,辅助先天性白内障诊断和全程管理,进行近视防控的预后预测,弱视的早期初步筛查以实现早期干预,还可应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和分类等。(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99-103)
环孢素在围手术期干眼症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韩艺琳 张凤妍
2024, 48(2): 103-108.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05
摘要
(
3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因素眼表疾病,与眼表炎症、泪膜不稳定等有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围手术期用药、手术创伤、患者自身因素、术后炎性反应等与围手术期干眼症相关。环孢素可选择性地调节T细胞,保护杯状细胞与结膜上皮细胞并促进泪液分泌,从而有效缓解患者干眼症状,提高手术精确度与患者满意度。目前环孢素已被广泛应用于围手术期干眼症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103-108)
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视力预测的研究进展
林彦君 陈倩茵 张静琳
2024, 48(2): 109-116.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06
摘要
(
3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发性黄斑裂孔可通过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治疗,实现裂孔解剖上的闭合,但术后视功能恢复主要取决于黄斑功能,而视力是评估黄斑功能最常用的指标,受多因素影响。术前症状持续时间越短、最佳矫正视力越好、裂孔越小、视网膜外层结构以及视网膜血管状态越完整,术后视力改善越佳。近年来,人工智能也逐渐被用于预测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视力,自动识别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及相关临床特征所训练出来的模型为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案、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供依据。 (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109-116)
半乳糖凝集素3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冯兆琛 周子义 孙小佳 窦国睿
2024, 48(2): 116-122.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07
摘要
(
3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病理变化中,慢性炎症、血管生成和渗漏、免疫细胞激活等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中唯一的嵌合型成员,被证明与疾病的炎症、细胞黏附和趋化相关。Gal-3通过调节视网膜中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表型、吞噬能力、趋化状态,调控DR中炎症的进展;也可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周细胞,对血-视网膜屏障产生影响。此外, Gal-3已被证实可以作为疾病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并可以作为重要的预后评估指标。目前,Gal-3已作为治疗靶点在多种涉及全身炎症和血管性疾病中显示出安全性和有效性,Gal-3抑制剂的应用也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了尤其是在减轻病理性新生血管方面的治疗思路。通过对Gal-3的研究对于理解DR的发病机制和探索其新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116-122)
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与视网膜疾病的关系
李恋 杨旭 徐颖 马红婕
2024, 48(2): 123-128.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08
摘要
(
2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inwardly rectifying K+ channel,Kir通道)是钾离子通道家族中的一个亚类,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广泛分布,在维持机体环境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近期研究显示,其亦存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细胞中,具有维持视网膜渗透压稳态,抵抗神经毒性及氧化应激,参与视觉形成等重要作用。Kir通道参与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遗传性KCNJ13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多种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 (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123-128)
激光诱导的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贾风娇 张鹏
2024, 48(2): 129-132.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09
摘要
(
3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可导致黄斑水肿及视力下降,虽然玻璃体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药物有助于在短时间内减轻黄斑水肿,但对患眼视网膜静脉回流受阻引起的静脉瘀滞及视网膜中心静脉压(retinal central venous pressure,RCVP)升高并无作用。激光诱导的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laser-induced chorioretinal venous anastomosis,L-CRVA)有助于视网膜静脉血经脉络膜引流,以降低RCVP并缓解视网膜静脉瘀滞。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L-CRVA的成功率得以提升,相关并发症也得以减少。L-CRVA与抗VEGF联合使用使非缺血型CRVO的永久治愈成为可能,且有助减少患者的治疗负担。 (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129-132)
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
易伟 米倩倩 李琪 王丹
2024, 48(2): 133-138.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10
摘要
(
3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光眼是多机制参与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丧失和视神经退行性病变为特征的一种进行性视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星形胶质细胞是构成视网膜和视盘的主要细胞之一,在眼压波动及视网膜组织损伤中,星形胶质细胞发生活化并参与应答,释放多种具有神经保护性或神经毒性作用的免疫调节因子或趋化因子。星形胶质细胞在青光眼视神经病变中具有重要作用,调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为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133-13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甲状腺相关眼病中的作用
吕盼盼 郝瑞
2024, 48(2): 139-144.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11
摘要
(
2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相关眼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R)的过度表达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发病中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抑制剂替妥木单抗的应用会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而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的升高及β-阻滞蛋白的升高可调节IGF-1R的表达或作用都会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过程产生促进作用。2020年,替妥木单抗成为首个获得美国FDA批准的治疗TAO的药物后,靶向抗IGF-1R治疗和相关临床试验的实施,为研究IGF-1R在TAO发病中的作用与TAO的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 (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139-144)
生物陶瓷材料在眼病治疗中的应用
麦唐钦 唐尚漳 熊柯
2024, 48(2): 145-150.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12
摘要
(
2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陶瓷材料相对于金属和聚合物等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稳定性,主要用于修复骨骼、牙齿等生物硬组织。目前其在眼科领域也表现出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理化稳定性。生物活性玻璃被用于制作人工角膜裙边的材料,羟基磷灰石则常用于眼眶修复。此外羟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钙也常应用于眼眶骨折后修复和缺陷的修补,氧化铝以及复合材料可用于义眼制作,增加其稳定性。(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145-150)
外泌体与眼内恶性肿瘤转移的关系
周紫莹 温佳敏 卢亚楠 郑磊
2024, 48(2): 151-155.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13
摘要
(
2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膜结构的囊泡小体,携带蛋白质、DNA、mRNA、小RNA、脂质等生物信号分子,是细胞间的通讯媒介。外泌体在肿瘤侵袭转移、化学耐药、血管新生、免疫逃逸等众多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存在于脉络膜黑色素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血清、玻璃体、肿瘤组织及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系中,参与两种肿瘤的转移及恶变。 (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151-155)
神经纤维瘤病累及眼部的临床表现
冯云 李婷 陈玲 张莎莎 洪霞 林萍 毛真
2024, 48(2): 156-封三. doi:
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4.02.014
摘要
(
2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一种以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肿瘤发展为特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可累及脑、脊髓、皮肤、骨骼、眼部等器官。NF所致的眼部病变表现多样,既可累及眼睑、眼眶,也可累及晶状体、葡萄膜、视网膜等眼内结构,对于患者的眼部外观和视功能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上睑下垂、面部畸形、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国际眼科纵览,2024, 48:156-封三)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