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既往述评
标准与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7-25
上一期
述评
ChatGPT在眼科的应用与挑战
胡健萍 李建军
2024, 33(4): 241-244.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01
摘要
(
94
)
PDF
(816KB) (
1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hatGPT作为预训练生成的大型语言模型正在改变传统的医疗实践,有望显著提高医疗效率与质量。ChatGPT在眼科教育、疾病诊断、病历书写中可以充当眼科医师的辅助工具,也能为眼病患者提供全面、详细且符合临床指南的实用指导。但其在人工智能幻觉、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模型开发透明性与伦理方面存在潜在的局限性和风险。使用中仍然需要医师的人为监督。眼科医师需了解ChatGPT的性能、水平以及如何利用该技术的独特功能,并能识别其潜在的风险。(眼科,2024,33: 241-244)
专家讲座
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早期眼部诊疗管理
何彦 刘颖怡
2024, 33(4): 245-248.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02
摘要
(
64
)
PDF
(1086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tevens-Johnson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由药物引发的罕见但极为严重的皮肤黏膜疾病,常伴随眼部的急慢性并发症,甚至导致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急性期患者的眼部受累率很高,但对眼部状况的重视程度尚不够。早期诊断和积极强化的抗炎治疗甚至羊膜移植,对减缓损伤进展、防止晚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强调了SJS-TEN早期眼部诊疗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对其眼部并发症的认识,促进更加积极明确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降低视力损伤风险,提升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眼科,2024,33: 245-248)
眼缺血综合征
黄厚斌
2024, 33(4): 249-256.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03
摘要
(
87
)
PDF
(1646KB) (
1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颈内外动脉侧支循环发育正常或良好的个体不容易发生眼缺血综合征,但该病早中期易被误诊漏诊。眼缺血综合征的核心是眼动脉长期慢性进行性的低灌注。缺血性眼痛、一过性黑矇、光诱导性黑矇是其先兆期很有意义的症状,正常眼压下的自发性视网膜动脉搏动或者轻压眼球就可诱发视网膜动脉搏动具有特征性的诊断意义,中周部常可见深层视网膜出血、以及广泛密集分布的微管壁瘤,血管造影显示脉络膜视网膜循环延迟。本文从对眼缺血综合征的传统定义的剖析开始,详细解析其定义及发病机制、早期症状、眼底表现,最后阐述目前对眼缺血综合征治疗的认识和进展。以提高眼科医生对早期眼缺血综合征的诊治水平,尽量避免和减少眼缺血综合征发展到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时期。(眼科,2024,33: 249-256)
论著
局部滴用拉坦前列腺素可增加小梁网通路房水引流
辛晨
2024, 33(4): 257-260.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04
摘要
(
71
)
PDF
(801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局部滴用拉坦前列腺素后早期眼压下降机制。
设计
单因素重复测量设计。
研究对象
初次局部使用拉坦前列腺素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5例(15眼)。
方法
分别于滴用拉坦前列腺素前、滴用后10、30、45、60、120、240分钟测量眼压,使用裂隙灯录像系统拍摄房水静脉录像5秒。主要指标 眼压、房水宽度、房水流速。
结果
用药前眼压(28.3±4.2)mmHg,用药后120分钟开始下降至(24.3±2.3)mmHg(F=10.203, P=0.006)。用药前房水宽度为(0.019±0.010)μm,用药后45分钟开始增加至(0.034±0.007)μm(F=26.187, P<0.001),并持续显著增加至用药60分钟的(0.050±0.012 )μm(F=20.723,P<0.001)。用药前房水流速为(2.1±0.5)μl/s,用药后30分钟开始增加至(2.6±0.6)μl/s(F=5.757,P=0.031),并于用药后45分钟(3.9±0.8)μl/s及60分钟(4.3±0.9)μl/s仍持续显著增加(F30-45=8.512,P30-45=0.011;F45-60=6.719,P45-60=0.021)。
结论
拉坦前列腺素通过增加小梁网通路房水引流量发挥早期降眼压作用。(眼科,2024,33: 257-260)
年轻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林树芬 苏毅华 钟毅敏 肖辉 朱颖婷 方蕾 陈立明 刘杏
2024, 33(4): 261-266.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05
摘要
(
65
)
PDF
(835KB) (
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周边虹膜切除术(surgical peripheral iridectomy,SPI)与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Trab)治疗进展期和晚期年轻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CPACG)的疗效与安全性。
设计
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次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Trab或SPI、年龄≤40岁的进展期或晚期CPACG连续病例48例(67眼)。
方法
按手术方式分为Trab组与SPI组,其中Trab组15例(22眼),SPI组33例(45眼)。记录视力、Goldmann眼压、影像学及视野检查的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前与术后的眼部参数情况。
主要指标
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降眼压药物种类、房角开放距离、前房夹角、手术成功率。
结果
48 例CPACG患者中位数年龄为32.0(24.3,36.0)岁。Trab组术后平均随访19.6±22.2月;SPI组术后平均随访39.1±20.9个月。Trab组手术成功率为45.5%(10/22眼);SPI组手术成功率80.0%(36/45眼)。SPI组的手术成功率高于Trab组(χ2=15.528,P<0.001)。Trab组与SPI组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降眼压药物种类无统计学差异,而Trab组的房角开放距离和前房夹角较SPI组小(Z=-2.174,P=0.030;Z=-2.107,P=0.035)。末次随访时,与Trab组相比,SPI组最佳矫正视力较好(Z=-2.310,P=0.021)、中央前房深度较深(Z=-4.615,P<0.001)、房角开放距离与前房夹角较大(均Z=-3.924,P<0.001),而眼压较高(Z=-2.455,P=0.014)、降眼压药物种类较多(Z=-5.721,P<0.001)。Tra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9.1%(13/22眼),包括浅前房11眼,恶性青光眼2眼;SPI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3/45眼),均为伤口渗漏;Trab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SPI组(P<0.001)。
结论
≤40岁CPACG患者行Trab手术成功率较低且手术并发症较多;SPI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成功率较高且手术并发症较少。对≤40岁的CPACG患者即使是进展期或晚期患者,首次手术可以考虑选择SPI。(眼科,2024,33: 261-266)
浅前房眼明暗环境中房角结构与暗室激发试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宿心洁 张大卫 李珊珊 戴惟葭
2024, 33(4): 267-274.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06
摘要
(
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浅前房人群在明暗环境中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图像测量房角结构参数值与暗室激发试验(DRPT)结果之间的相关性。
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浅前房患者70例(70眼)。
方法
利用UBM在明暗环境中对患者进行8个方位的房角检查,测量UBM图像中的眼前节参数,并记录出现接触性房角关闭的方位数目(NPAC)。根据虹膜根部与小梁网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接触性房角关闭分为三种类型:L型、B型以及S型。随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暗室激发试验,记录试验前后的眼压,以眼压较基线升高≥8 mmHg为阳性标准。分析UBM眼前节数据与DRPT中眼压变化量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DRPT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房角参数的差异。选取单眼阳性者的阳性眼及双眼结果一致者的右眼纳入统计学分析。
主要指标
眼压、接触性房角关闭的方位数目(NPAC)及L型、B型和S型三种类型接触性房角关闭的方位数目(NPAC-L、NPAC-B、NPAC-S)。
结果
在70例患者中,有26(37%)例至少1眼DRPT结果为阳性,DRPT中的眼压变化量与亮NPAC-S(r=0.260,P=0.030)、暗NPAC(r=0.249,P=0.038)、暗NPAC-B(r=0.306,P=0.010),及NPAC-B明暗变化量(r=0.309,P=0.009)呈正相关;与暗TIA(r=-0.241,P=0.044)呈负相关。DRPT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仅NPAC-B明暗变化量存在差异(z=-2.64,P=0.008)。
结论
将接触性房角关闭分型有利于精确反映房角状态,明亮环境下的S型房角关闭数以及暗环境下的B型房角关闭数与DRPT中的眼压升高相关。(眼科,2024,33: 267-274)
房角镜辅助的内路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2个月疗效对比
郑汇聪 杨天予 张健 桑景荭 辛晨 王怀洲
2024, 33(4): 275-279.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07
摘要
(
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房角镜辅助的内路小梁切开术(GATT)的治疗效果差异。
设计
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对象
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就诊并手术的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JOAG)患者37例(44眼)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25例(31眼)。
方法
对均施行GATT术的两组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12个月,比较术后眼压、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
主要指标
术后眼压、条件成功率、完全成功率等。条件成功定义为应用降眼压药物下,眼压≤21mmHg。完全成功定义为不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情况下随访眼压≤21mmHg。
结果
术后12个月,JOAG和POAG两组患者的眼压均较术前显著下降(JOAG组t=6.564,P<0.001;POAG组t=3.624,P=0.001),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均明显较术前减少(t=16.386、7.977,P均<0.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完全成功率分别为81.8%和61.3%,具有统计学差异(χ2=3.919,P=0.048),术后1、6、12个月两组完全成功率无显著差异,术后1、3、6、12个月两组条件成功率也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术后12个月累积完全成功率和累积条件成功率均无显著差异。73眼(97.3%)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主要为术后高眼压(JOAG:63.64%,POAG:51.61%),前房积血(JOAG:79.55%,POAG:90.32%),且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随访12个月的结果表明,GATT治疗JOAG与POAG患者有效且效果和安全性无显著差异。(眼科,2024,33: 275-279)
北京市通州区3~6岁学龄前儿童近视前期患病率及特征分析
孙芸芸 朱苾丹 李蕾 李慧健 王沙娜 邱媛 秦熙 崔建涛 李元彬 付晶
2024, 33(4): 280-284.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08
摘要
(
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3~6岁学龄前儿童近视前期的患病率、相关因素及眼部特征分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设计
横断面研究。
研究对象
2021-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1473名。
方法
应用全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睫状肌麻痹后的屈光度检查,应用Lenstar 900进行眼部生物学参数检查。近视前期定义为等效球镜度数>-0.50 D且≤+0.75 D。运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获得可用于判断近视前期的阈值。
主要指标
近视前期患病率、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AL/CR)、眼轴长度。
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学龄前儿童,平均年龄为(4.99±0.76)岁,男性773名(52.5%)。学龄前儿童等效球镜度数均值为(1.23±0.90) D,近视前期的患病率为23.4%,男性与女性、不同年龄、不同年级间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在眼部生物学参数中,近视前期与AL/CR比值相关性最强(OR=1282516.4,95%CI:74224.2~22160548.9,P<0.01),其次为眼轴长度(OR=2.2,95%CI:1.7~2.8,P<0.01)。应用AL/CR判断是否近视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0,判断近视前期阈值为>2.87;应用眼轴长度判断是否近视前期的AUC为0.673,判断近视前期阈值为>22.54 mm。
结论
我国北方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近视前期患病率较高,与近视前期相关性最强的眼部生物学参数是AL/CR,其次为眼轴长度。将近视防控窗口前移到学龄前期,降低近视前期患病率,对做好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工作有重要意义。(眼科,2024, 33: 280-284)
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基于人工智能的视网膜血管形态参数研究
张菡 贾红艳 凌赛广 孔令伟 庄润涛
2024, 33(4): 285-289.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09
摘要
(
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人工智能自动分析技术初步分析视网膜血管形态特征参数与70岁以上冠心病的相关性。
设计
横断面研究。
研究对象
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北京交通大学医院进行慢病管理的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471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签约建档并排除冠心病的426例年龄、性别匹配的个体作为对照组。
方法
收集两组人群的一般资料、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化验结果及右眼免散瞳彩色眼底像。使用人工智能自动分析技术测量多维视网膜血管形态参数,观察两组之间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视网膜血管形态参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主要指标
视网膜动脉平均管径、视网膜静脉平均管径、视网膜动脉平均弯曲度、视网膜静脉平均弯曲度、血管平均分支夹角,血管分形维数、血管密度。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吸烟比例较高、身体质量指数(BMI)更高、空腹血糖及LDL-C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血压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饮酒比例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视网膜动脉平均管径更细(t=29.922,P<0.001),视网膜动脉平均弯曲度更大(t=-2.174,P=0.03),血管分形维数更低(t=2.282,P=0.023)以及血管密度更低(t=4.057,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视网膜动脉平均管径与冠心病独立相关(B=-0.721,P<0.001)。
结论
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的视网膜动脉平均管径更细,且与冠心病独立相关。(眼科,2024,33: 285-289)
PDLIM1通过下调自噬抑制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
冯文 高新晓
2024, 33(4): 290-294.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10
摘要
(
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PDLIM1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RCEC)自噬通路和血管形成的影响及机制。
设计
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方法
将RCEC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NG),高糖组(HG),转染对照组(HG+NC组),PDLIM1过表达组(HG+ad-rPDLIM1组)。采用血管形成实验、划痕实验检测血管生成情况和迁移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中PDLIM1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苄氯素 1(Beclin-1)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
主要指标
细胞成管数,细胞迁移量以及LC3、Beclin-1抗体的蛋白、mRNA水平。
结果
HG组细胞成管数、迁移量高于对照组,PDLIM1在HG组中的表达降低,而LC3、Beclin-1的表达升高;过表达PDLIM1后,与HG组相比,细胞成管数(2.33±1.15)个、细胞迁移量(12.33±1.08)%显著降低(t=9.59,P<0.001;t=22.39,P<0.001),LC3、Beclin-1表达明显减少(t=22.39,P<0.001;t=11.1,P<0.001)。
结论
PDLIM1可能通过下调自噬作用抑制大鼠的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眼科,2024,33: 290-294)
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中5种新型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准确性的前瞻性比较
何渊 朱静芬 赵世强 宋旭东 刘武
2024, 33(4): 295-300.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11
摘要
(
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在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除(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手术中,五种新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计算公式(BU Ⅱ、EVO 2.0、Kane、LSF、以及RBF 3.0)的预测准确性。
设计
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对象
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因单纯白内障接受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的患者52例(52眼)(对照组),以及因白内障合并全层黄斑裂孔或黄斑前膜行白内障摘除、IOL植入联合PPV术的患者52例(52眼)(研究组)。
方法
使用BU Ⅱ公式进行两组患者IOL屈光度计算,检查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计算五种IOL计算公式的屈光误差(predictive error,PE)、PE的标准差、平均绝对误差、绝对误差中位数和PE在±0.25 D、±0.50 D、±0.75 D和±1.00 D范围内的眼数百分比。并使用Cooke法进行公式预测性的比较。
主要指标
应用五种IOL计算公式后的PE。
结果
对照组中,Kane和EVO 2.0公式的PE分别为(0.20±0.39) D及(0.19±0.40) D,呈现远视系统误差(分别为t=3.41,P=0.001,及t=3.60,P=0.001),BU Ⅱ、LSF、及RBF 3.0公式无系统误差。在研究组中,五种公式同0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公式在研究组中的标准差、平均绝对误差、绝对误差中位数和PE在±0.25 D、±0.50 D、±0.75 D和±1.00 D范围内的眼数百分比均逊于对照组。经过公式预测性比较,对照组中,Kane公式及LSF公式排名最高(均为2.33),而研究组中,BU Ⅱ公式表现最佳(1.83)。
结论
术后1个月时,在研究组中应用BU II、LSF、Kane、EVO 2.0及RBF 3.0公式均未显示出远视或近视漂移,但其公式预测准确性较对照组差,表现为较大的标准差、平均绝对误差及绝对误差中位数,及在所有给定范围内PE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但其中预测准确性表现最优者为BU II公式。(眼科,2024,33: 295-300)
人工晶状体脱位黄斑囊样水肿患者玻璃体切除人工晶状体悬吊及球后注射曲安奈德的效果观察
陈燕云 周丹 李蕾 何雷 于洁 史翔宇
2024, 33(4): 301-306.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12
摘要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IOL)脱位伴黄斑囊样水肿(CME)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PPV)联合IOL悬吊及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A)的治疗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IOL脱位伴CME患者19例(19眼)。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OCT并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所有患眼的手术方式均为PPV联合IOL悬吊术,术毕立即球后注射TA(20 mg)。随访至少3个月。主要指标 BCVA、眼压、CMT、CME复发情况、并发症。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平均为(7.05±3.26)个月(4~15个月)。患眼术后1、3个月、末次随访BCVA(LogMAR)分别为(0.11±0.09)、(0.07±0.13)、(0.09±0.19),与术前(0.52±0.21)相比均显著降低(P均<0.001)。患眼术后1、3个月、末次随访眼压分别为(18.06±3.11) mmHg、(17.61±2.17) mmHg、(17.00±2.93) mmHg,与术前眼压(16.94±3.42) mmHg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所有患眼术后1、3个月、末次随访CMT分别为(289.84±37.30) μm、(295.16±107.75) μm、(300.53±125.37) μm,与术前CMT(451.47±140.71) μm相比均下降(均P<0.001)。15.8%(3/19例)患眼的CME在随访中出现过至少1次复发。所有患眼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均无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感染性眼内炎、IOL再脱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高眼压发生率为5.3%(1/19例),术后3个月时眼压恢复正常。
结论
PPV联合IOL悬吊术及球后注射TA是治疗IOL脱位伴CME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眼科,2024,33: 301-306)
短篇论著
晚期囊袋阻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与治疗
王晓明 赵克娇 李娜 徐艳红 王开芳
2024, 33(4): 307-309.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13
摘要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囊袋阻滞综合征(CBS)的患者12例(13眼)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近视;裂隙灯下见人工晶状体与后囊膜间隙增大,囊袋内混浊性液体填充,密度不一。6例(7眼)行Nd:YAG激光晶状体囊膜切开术;2例(2眼)行囊袋冲洗联合残留晶状体皮质切除术;4例(4眼)行后囊膜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27±0.25,较治疗前(0.55±0.33)有明显提升(t=4.976,P<0.001),眼压无显著差异。激光和手术均可为晚期CBS提供有效的治疗。(眼科,2024,33: 307-309)
病例报告
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一例
杜娇 王冬冬 史平玲 袁琼琼 宋宗明
2024, 33(4): 310-312.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14
摘要
(
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77岁男性,双眼视力下降3年。散瞳后双眼前房可见剥脱的、透明的前膜,随眼球转动而飘动,诊断为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合并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眼科,2023,33: 310-312)
先天性聚集型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伴脉络膜痣一例
祁媛媛 张莉 崔林 王丽晶
2024, 33(4): 312-314.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15
摘要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50岁男性体检时发现左眼眼底散在形态多样的褐黑色病灶(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从后极部到周边视网膜聚集型分布,黄斑颞下血管弓处可见灰褐色椭圆形脉络膜病灶(脉络膜痣)。诊断为左眼先天性聚集型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伴脉络膜色素痣,随访半年,未见明显病变进展。(眼科,2023,32: 312-314)
双眼先天性巨大黄斑缺损一例
石东 叶亲颖 颜日丽 彭素银 张万成 刘胜男
2024, 33(4): 315-316.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16
摘要
(
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69岁男性,自幼双眼视物模糊,近2年来视物模糊逐渐加重。眼底检查双眼黄斑区边界清楚的椭圆形视网膜脉络膜凹陷病灶,右眼缺损病灶范围达13 PD×11 PD大小,诊断为双眼巨大黄斑缺损。(眼科,2024,33: 315-316)
复杂性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眼的人工晶状体计算一例
王开芳 乔松松 赵克娇 王晓明
2024, 33(4): 317-318.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17
摘要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44岁男性白内障患者,10余年前双眼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又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切削术,白内障术前采用多种方法测量角膜屈光力,选择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术后随访至3个月,裸眼视力0.6,术后屈光状态稳定。(眼科,2024,33: 317-318)
表层基质透镜移植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后上皮植入一例
张静 侯杰 雷玉琳
2024, 33(4): 319-320.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18
摘要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26岁男性双眼圆锥角膜,左眼行表层基质透镜移植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后9天出现角膜上皮植入、角膜上皮愈合缓慢,遂将表层透镜移除,随访半年,病情稳定。右眼待行角膜胶原交联手术。(眼科,2024,33: 319-320)
图片病例
外伤所致晶状体异物残留及花瓣样后囊下混浊
王佳琦 刘慧 张亚琼 庄蕾
2024, 33(4): 244-244.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19
摘要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晚期眼底表现
李鑫 孙璇 沙芳 杜秀娟
2024, 33(4): 260-260.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20
摘要
(
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角膜昆虫翅膀异物
王佳琦 王玉娇 朱紫潞 赵爽爽 潘颖喆
2024, 33(4): 274-274.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4.021
摘要
(
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