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万方查重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3-12-22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张古沐阳, 陈有信
2013, 37(6): 361-366.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 2013.06.001
摘要
(
1273
)
PDF
(926KB) (
20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对干性AM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其治疗提供了许多新靶点。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药物主要以抑制炎性反应、防止光感受器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丢失、减少毒副产物堆积和改善脉络膜血液供应以及减少氧化应激损伤为靶点。此外,干细胞生物学技术治疗干性AMD也在探索之中。(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361-366)
学术简讯
Stargardt病眼底自发荧光纵向研究的表现及病程进展与基因型的关系
蒋凤, 李杨
2013, 37(6): 366.
摘要
(
702
)
PDF
(295KB) (
19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苗景鹏, 魏文斌
2013, 37(6): 367-373.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 2013.06.002
摘要
(
10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它是一种由多种细胞成分、玻璃体、细胞外基质以及大量自分泌或旁分泌的细胞因子的混合作用构成的复杂病理反应。胶质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衍生细胞、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和巨噬细胞被认为在PVR产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较之PVR中固定成分和细胞组分,细胞因子如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也不容忽视。PVR相关的细胞生物学和细胞因子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在PVR形成之前进行临床干预将是防治本病的研究方向。5-氟尿嘧啶、低分子量肝素、柔红霉素、13顺式维甲酸等对PVR预防和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试验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国际眼科纵览,2013, 37: 367-373)
SIRT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刘姝林, 陈有信
2013, 37(6): 374-378. doi:
10.3706/cma. j. issn.1673-5803.2013.06.003
摘要
(
12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属于第III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相关。SIRT1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抑制氧化应激对视网膜细胞的损害,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成,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从而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及进展。目前已有数个白藜芦醇(SIRT1激动剂)制剂进入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阶段,其治疗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374-378)
微小RN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熊芬, 吴强
2013, 37(6): 379-383.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 2013.06.004
摘要
(
11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类高度保守、非编码的小分子RNA,通过与mRNA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降解mRNA或抑制mRNA翻译来负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并可能调控着几乎每一个细胞生理进程。研究发现微小RNA的异常表达谱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病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小RNA在不同的刺激因素下通过靶向调控核因子κB、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等与DR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靶基因,产生不同的细胞生物学效应,从而广泛调节视网膜各类细胞在炎症发生、新生血管形成、增生和凋亡等方面的病理过程。异常表达的微小RNA及其功能靶标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对DR发病机制的阐述,也为DR的早期预防和探索基因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突破点。(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379-383)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李逸丰, 魏文斌
2013, 37(6): 384-387.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2013.06.005
摘要
(
10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观遗传学指不改变DNA排列次序而改变基因或染色体最终表型的现象,其异常表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眼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原发眼内恶性肿瘤,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是目前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微小R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生相关联,这些发现可能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新的可能性。(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384-387)
青光眼昼夜眼压波动
刘爱华, 季建
2013, 37(6): 388-391.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2013.06.006
摘要
(
15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理性高眼压和较大的昼夜眼压波动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眼压具有波动性,正常人眼压波动的峰值多出现于凌晨,这种波动与体位、眼灌注压、眼轴等有关。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波动是视野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且经24小时眼压监测发现大部分眼压是存在异常的,因此需根据其昼夜眼压曲线明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昼夜眼压波动规律与正常人相似,眼压高峰多在夜间,但波动范围可能比正常人大,且双眼的波动呈明显的一致性;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昼夜眼压波动较大,其眼压波动与基线眼压和房角粘连程度呈正相关。与激光和药物相比,小梁切除术更有利于控制长期和昼夜的眼压波动。抗青光眼药物中前列腺素类药物是控制昼夜眼压波动效果最好的滴眼剂。(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388-391, 396)
角膜缘干细胞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严晨曦, 傅瑶, 范先群
2013, 37(6): 392-396.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 2013.06.007
摘要
(
11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角膜上皮的更新及损伤后修复有赖于角膜缘干细胞功能正常。角膜缘干细胞的增生及相关特性受干细胞微环境的调控影响。近年研究表明,角膜缘干细胞微环境包括干细胞龛三维结构、干细胞龛中存在的各种细胞类型、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角膜缘特异的基底膜。其中角膜缘细胞外基质和邻近细胞对角膜缘干细胞的调节尤为重要。模拟角膜缘干细胞微环境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对实现眼表重建,为患者带来复明希望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392-396)
催泪蛋白(Lacritin)与干眼的关系
赵帅, 高伟
2013, 37(6): 397-399.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2013.06.008
摘要
(
11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眼已经成为眼科最常见的眼表疾病,其致病因素多样化,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泪液成份的改变在干眼发病和临床症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为催泪蛋白(Lacritin),在干眼患者泪液中其含量的减低与干眼的发病和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国际眼科纵览, 2013,37: 397-399)
真菌毒素与角膜真菌感染
吴福进, 胡建章, 韩晓丽
2013, 37(6): 400-403.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 2013.06.009
摘要
(
9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由产毒真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毒性有致癌作用、遗传毒性、致畸作用、肝细胞毒性和免疫抑制等。真菌感染角膜后可能释放真菌毒素导致角膜损害,但至今对真菌毒素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仍不明确。真菌毒素的生物合成受到一系列相关功能基因的调控;此外,pH值、碳氮比等环境条件也能影响其产量。本文就常见的真菌毒素的危害、调控因素及其可能在真菌性角膜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400-403)
丛生蛋白(Clusterin)与眼病的关系
刘国栋, 冯乐, 王方
2013, 37(6): 403-406.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2013.06.010
摘要
(
10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丛生蛋白(clusterin)作为一种多功能分泌糖蛋白,存在于人体的不同组织中,有多种生理功能。Clusterin在眼组织及细胞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可保护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减少细胞凋亡,而且能增加闭锁小带合成,促进角膜上皮细胞增生和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分化,因此一定浓度的clusterin是维持视网膜及角结膜上皮细胞稳定所需要的。鉴于clusterin在维持血视网膜屏障和眼表组织结构稳定中的作用,clusterin被认为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的潜在药物治疗靶点,同时也为治疗假性剥脱性青光眼、Stevens 综合征等多种眼前节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403-406)
儿童散光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李纯纯, 陈辛红, 陈燕燕
2013, 37(6): 407-410.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 2013.06.011
摘要
(
10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散光已成为影响儿童视觉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散光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间差异较大,如亚洲的新加坡、中国台湾及大陆较高,欧美国家较低。顺规散光是儿童散光的主要类型。遗传因素、视近工作、种族、年龄、球性屈光不正等因素对儿童散光状态均有影响。(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407-410)
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的研究进展
李晓晶, 王雁
2013, 37(6): 411-414. doi:
10. 3706/ cma. j. issn.1673-5803. 2013.06.012
摘要
(
10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研究表明其小切口、无瓣化的特点使其具有减少角膜神经损伤及干眼发生的诱因,可提高术后视觉质量等优势,但因其应用于临床的时间尚短,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综述了飞秒激光小切口透镜取出术的手术方式、临床疗效及优缺点。(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411-414)
西地那非(伟哥)对视功能影响的不良事件
郑磊, 张福燕, 温佳敏
2013, 37(6): 415-418.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2013.06.013
摘要
(
23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地那非(伟哥)是磷酸二酯酶5(PDE5)的选择性抑制剂,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服用西地那非常见报道的全身副作用有面部潮红、头痛、鼻出血等。在眼部出现的不良事件有: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415-418)
眼眶成纤维细胞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段春青, 孙斌
2013, 37(6): 419-423.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2013.06.014
摘要
(
10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研究表明,此病发病过程中眼眶成纤维细胞既是自身免疫靶细胞,又是效应细胞,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眼眶成纤维细胞自身抗体表达、氧化应激反应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对此方面的研究,探索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有潜力的新的治疗方法。(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419-423)
氢气在眼科的应用研究现状
游玉霞, 李建军, 马科
2013, 37(6): 424-428. doi:
10.3706/ cma. j. issn.1673-5803.2013.06.015
摘要
(
10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氢气具有选择性抗氧化、抗凋亡、抗炎症、抗过敏等作用,其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选择性与羟自由基反应而发挥。氢气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具有视神经保护作用,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蓝光诱导视网膜损害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此外,氢气对大鼠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具有抑制作用。(国际眼科纵览, 2013, 37: 424-428)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