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2-22
    综述
    代谢组学及其在眼科中的应用
    戴颖 武志峰 盛慧明
    2014, 38(1):  1-4.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01
    摘要 ( 528 )   PDF (632KB) ( 8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代谢组学是定性和定量地检测机体受到病理生理刺激或者发生基因修饰后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对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发现用于疾病早期诊断的新的生物标记物,还可以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代谢组学常用的研究技术包括核磁共振技术和质谱法,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非监督分析方法和监督法。本文回顾了代谢组学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及药物毒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并着重对其在眼科相关疾病如眼外伤、葡萄膜炎、白内障、高眼压症及视神经病变在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发病机制和药物疗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弱视治疗进展
    郁昕 冯雪亮
    2014, 38(1):  5-8.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02
    摘要 ( 754 )   PDF (1502KB) ( 9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在弱视治疗方面,眼科学、神经科学及心理物理学研究均提出神经可塑性理论,并证实可以作为大龄弱视的治疗手段,即在双眼分视模式下,通过量化弱视双眼间抑制的知觉学习,降低非弱视眼对弱视眼的抑制,实现双眼平衡,不仅提高弱视眼的视力,而且达到双眼视治疗的目的。
    色觉对屈光发育的影响 色觉对屈光发育的影响
    康剑书 周华 钟华
    2014, 38(1):  9-12.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03
    摘要 ( 5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球屈光的发育依赖于视觉环境,干扰正常的视觉环境可影响屈光的发育。对于视觉系统而言,不仅要感知物体的明暗、形状、运动状态,还要区分物体的颜色。色觉作为视觉刺激中辨别和感知物体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作用于视网膜视锥细胞,通过多种途径改变眼球的形态、代谢及功能,从而影响眼球的屈光发育。
    间充质干细胞在角膜损伤修复和角膜移植中的应用
    李斐 张琰 赵少贞
    2014, 38(1):  13-17.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04
    摘要 ( 6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严重损伤后角膜的修复及角膜移植后的抗免疫排斥反应是角膜疾病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间充质干细胞可在特定环境下诱导分化为角膜上皮细胞、角膜基质细胞等细胞类型,或通过旁分泌作用抑制炎性反应及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而保护损伤组织,促进角膜修复。此外,间充质干细胞还具有抗炎和调节免疫的特性,使其在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发挥作用。
    消息
    2014年全国眼整形美容手术进展学习班通知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2014, 38(1):  17-17. 
    摘要 ( 6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主办的2014年全国眼整形美容手术进展学习班定于2014年4月9-1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本学习班特聘请李冬梅、宋维贤、范先群、肖利华等教授,韩国美容学会主席Choi Woong Chul教授进行授课。授课内容包括先天性畸形和缺损,如上睑下垂、小睑裂、无眼球、眶骨发育畸形等;外伤所致眼部组织缺损和形态畸形,如眶区骨折、眦角移位、眼窝凹陷、睑球粘连等;眼部肿瘤切除术后眼睑缺损修复;眼部美容,如重睑、睑袋、睑皮松弛矫正、眉下垂矫正等;泪道手术: 泪道插管、泪道旁路、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等手术内容。学习班中90%的授课内容都将有手术录像演示,内容易学好用。所有参会学员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报名截止日期: 2014年3月31日。联系方式: (1)北京市100025-052信箱,邮编: 100025,联系人: 杨媛,电话: 010-85791038(兼传真), Email: bjtrykzx88@sina.com。(2)北京市东交民巷1号北京同仁眼科中心,邮编: 100730,联系人: 侯志嘉,电话: 13671368862,Email: tongren.yanzhengxing@gmail.com。(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综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在眼科的应用
    宋晓晴 徐国兴
    2014, 38(1):  18-22.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05
    摘要 ( 7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成为现今种子细胞研究关注的热点,是因为BMSC取材方便,可通过穿刺获得,创伤小,取材后并发症少,细胞培养增生快,在体内外特定环境下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等优点。近年来大多研究关注的是BMSC的分离培养鉴定、诱导分化、生物学特征、归巢机制及全身难治性疾病的治疗,而对于BMSC的免疫调节机制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免疫调节在眼科疾病的应用方面。
    眼部手术与干眼发病的关系
    王双梅 康前雁 郑璇 黎黎
    2014, 38(1):  22-25.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06
    摘要 ( 5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干眼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复杂。眼部手术,无论眼前段、眼后段、还是眼睑手术,术后的干眼不适表现逐渐受到眼科医生的关注。干眼症状可明显影响患者的手术满意度,而手术方式、切口的选择、持续时间及围手术期用药是术后干眼发生的影响因素。因此,改善手术方式,关注围手术期用药等是预防手术后干眼的有效措施。
    暴露后弹力层的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进展
    李琳 宋鹏 翟华蕾 高华
    2014, 38(1):  26-30.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07
    摘要 ( 6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 DALK)是一种新的角膜移植技术,该技术将去除后弹力层和内皮层的供体角膜移植到去除全部基质的植床上,以期望获得与穿透角膜移植术相同的光学效果,同时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DALK对手术技术要求高,关键步骤是暴露后弹力层。暴露后弹力层的方法经历了直接分离法、基质无菌空气辅助分离法、水分离法、黏弹剂法、大泡技术等,这些技术在不断改进且日趋成熟。DALK的优点是保留了眼球结构和免疫的相对完整性,可减少术后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角膜植片慢性功能失代偿以及角膜植片因外伤哆开的风险。本文就DALK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和并发症等进行综述,为其技术改进和广泛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雷登凤 樊宁 何湘珍 刘旭阳
    2014, 38(1):  31-36.  doi:10 3706/ cma. j. issn.16735803 2014 01 008
    摘要 ( 7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临床上被认为是眼底和视野出现特征性青光眼损害,而眼压始终正常的一种状态。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在分类上被认为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个亚型,迄今有关其视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压力因素、血管及血流动力学因素、免疫调节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方面。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秦佳音 王涛
    2014, 38(1):  36-40.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09
    摘要 ( 7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 SLT)采用倍频Q开关Nd:YAG激光,选择性作用于色素小梁网,而对邻近无色素小梁网不产生热损伤和凝固性破坏,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细胞因子的作用和后基因水平的改变。在SLT问世之初主要应用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近年来SLT又被证明对其他类型的开角型青光眼也是安全有效的。在传统治疗参数的基础上,有学者认为低能量激光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目前已证实的影响SLT的降压效果的因素为基线眼压,基线眼压越高,效果越好。SL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一过性眼压升高、前房炎性反应以及结膜充血等。SLT的治疗能量与范围的选择、是否能替代传统的药物治疗而作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初始治疗方法及其与药物配合治疗的最佳方案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Toric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肖显文 张红 田芳
    2014, 38(1):  41-46.  doi:10 3706/ cma. j. issn.16735803 2014 01 010
    摘要 ( 6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 Toric IOL)也称复合曲面IOL,是将矫正散光的圆柱镜与IOL的球镜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屈光性IOL。自1994年第一枚Toric IOL用于临床以来,Toric IOL的材料和设计得到不断改进,现已成为矫正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的一种合理、有效并且稳定的屈光矫正方式。多焦点Toric IOL的出现则为白内障患者提供良好的远中近视力,真正满足白内障患者的脱镜需求。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评价研究
    张磊 张红 田芳
    2014, 38(1):  47-51.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11
    摘要 ( 7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投入临床应用已经4年,目前飞秒激光主要应用于手术的三个关键步骤: 环形撕囊、晶状体核劈开和角膜切口。近年来研究者的目光越来越多聚焦在它的安全性及新的应用上来,如飞秒激光与传统超声乳化对比,术后角膜内皮丢失及角膜厚度的改变,术后房闪、视网膜增厚情况等,有学者运用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植入成年人BIL(bag-in-the-lens)型人工晶状体,或将飞秒激光及纳秒激光手术系统联合,使得整个白内障手术过程实现完全“无刀”。本文介绍并比较了四种设备的特点,并就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局限性以及其学习曲线和最新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小RNA干扰TGF-β通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间质转化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进展
    万修华 李晓霞
    2014, 38(1):  51-55.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12
    摘要 ( 7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 capsular opacity,PCO)是白内障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主要是由囊膜下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len epithelial cell,LEC)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ehymal transition, EMT)形成纤维性PCO造成的。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导致EMT最重要的细胞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小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EMT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不同小RNA对TGF-β通路不同信号转导分子,如TGF-βII型受体、Smad2/3、Smad4、Snail、甲基CpG结合蛋白2、基质金属蛋白酶及Skp2基因等的干扰作用,抑制LEC发生EMT,从而预防PCO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眼底自发荧光成像在视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李慧 贾亚丁
    2014, 38(1):  56-61.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13
    摘要 ( 8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底自发荧光是一种可以反映脂褐质和黑色素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脉络膜分布情况的无创成像技术。短波长自发荧光和近红外自发荧光成像方法在视网膜疾病诊断中被广泛应用,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痣与脉络膜黑色素瘤、视网膜色素变性、氯喹视网膜病变、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
    超高分辨率OCT评价外层视网膜微结构
    霍妍佼 魏文斌
    2014, 38(1):  62-67.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14
    摘要 ( 6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光学断层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力、断层扫描和实时测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眼科诊断中。随着OCT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扫描速度及轴向分辨率大幅度提高,称之为超高分辨率OCT。超高分辨率OCT可以将视网膜外层结构分辨为不同的条带。近些年来,许多研究关注于这些条带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变化,进一步增加了对外层视网膜微结构的认识。此外,通过增强成像技术(enhanced depth imaging-technique,EDI),脉络膜中的各血管层也可在OCT中呈现清晰完整的像。本文就超高分辨率OCT对于外层视网膜高反射条带所对应的微结构及脉络膜成像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外伤性视网膜病变诊治研究进展
    周丹 魏文斌
    2014, 38(1):  67-72.  doi:103706/ cma.j.issn.1673-5803201401015
    摘要 ( 5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伤性视网膜病变是临床常见的视网膜疾病,是眼部外伤特别是机械性眼外伤后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出现和发展的新的检查方法如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和自适应光学扫描眼底成像系统等为这一类疾病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诊断和评估预后的信息;手术和药物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如微创玻璃体手术技术和抗VEGF药物的使用等,治疗效果不断提高, 使许多即使遭受严重外伤的患眼得以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