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4-12-22
    综述
    角膜基质结构与其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宋文静, 晏晓明
    2014, 38(6):  361-365.  doi:10.3760/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01
    摘要 ( 571 )   PDF (1552KB) ( 13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角膜基质层是构成角膜的主要结构,近年来对角膜基质层结构的研究主要采用X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及非线性光学技术。研究者利用这些技术,从轴方向和子午线方向上探究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的分布规律,从而探讨这些分布规律与角膜基质层力学特性关系。研究表明,临床上常见的角膜扩张症(如圆锥角膜、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扩张症)也被证实与病变角膜的结构改变导致力学特性改变有关。利用这一结果,研究者积极探讨治疗这类角膜扩张症的方法。(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361-365)
    自噬与青光眼关系的研究进展
    黄昌泉, 汪耀, 吴仁毅
    2014, 38(6):  366-369.  doi: 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02
    摘要 ( 5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噬是溶酶体降解或再循环利用细胞器、蛋白质等胞内物质成分的过程, 在细胞内环境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噬与众多眼病包括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自噬可能是导致小梁网细胞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挥保护作用还是促进其死亡,仍存在争议。目前与青光眼有关的自噬基因的研究主要是OPTN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optineurin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发生发展相关。通过调控自噬而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免于损伤可能是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一种新方法。(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366-369)
    光密度分析在眼科研究及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杨剑玲, 张铭志
    2014, 38(6):  370-374.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03
    摘要 ( 5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图像分析中的光密度参数可反映组织结构内部的变化。目前光密度分析在眼科学多个领域的相关研究如在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定量分级、视网膜相关疾病等,特别是在青光眼诊断中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光密度分析有许多进展。(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370-374)
    眼科超声检查的发展现状及合理应用
    王子杨, 杨文利
    2014, 38(6):  375-379.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04
    摘要 ( 6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科超声诊断技术近年得到充分发展,从A型超声获取眼球生物学参数、B型超声获得眼球二维图像、超声生物显微镜获得可以与低倍光学显微镜相媲美的眼前段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叠加血流信息,到超声造影的出现,可以定量地分析眼内结构及病变内的血流灌注特征,在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中起重要作用。但在临床使用上还存有一定误区,且受仪器的穿透力和分辨力的影响,对某些特殊病例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建议合理应用超声检查,如A型超声用于生物学测量;B型超声主要用于眼内疾病的形态改变,但对眼表和眶内尤其眶尖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超声生物显微镜适用于眼前段尤其睫状体疾病的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则需充分理解多普勒原理,合理解释组织和疾病的血流变化特点。(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375-379)
    脂肪干细胞体外诱导获得RPE样细胞及其治疗AMD相关研究进展
    卢阳, 谷平, 罗敏
    2014, 38(6):  380-385.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05
    摘要 ( 6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一种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升高的黄斑部疾病。主要由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和视网膜退行性变引起的不可逆性中心视力下降。人类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近年研究发现,ADSC联合视网膜细胞诱导因子可体外诱导ADSC向RPE细胞分化,并表达RPE细胞的标志。相关动物模型显示,由ADSC分化而来的RPE样细胞移植后可参与视网膜重建及修复。ADSC移植为AMD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380-385)
    视网膜修复中干细胞的应用
    张丹丹, 倪妮, 谷平
    2014, 38(6):  386-390.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06
    摘要 ( 5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网膜疾病由于其不可逆转的致盲性而影响人类生存质量。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基于干细胞移植的细胞替代疗法为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近年来眼组织来源的视网膜干细胞或祖细胞、非眼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视网膜损伤疾病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它们不仅可以被诱导分化为各种视网膜神经元细胞、胶质细胞,而且移植到体内可以整合到损伤视网膜,甚至可以发挥正常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功能。(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386-390)
    学术简讯
    如何预测视神经炎患者转归为多发性硬化还是视神经脊髓炎?
    曹珊珊, 魏世辉, 李红阳
    2014, 38(6):  390-390. 
    摘要 ( 517 )   PDF (123KB) ( 14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视紫红质基因突变相关的视网膜色素变性
    江海波, 夏晓波
    2014, 38(6):  391-394.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07
    摘要 ( 5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紫红质基因突变是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最常见的原因,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的25%~30%。在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已发现的视紫红质基因突变多达150余种。视紫红质基因突变可引起内质网应激、蛋白聚集、膜受体异常激活,从而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P23H和T17M等突变小鼠转基因模型的建立,为深入探讨视紫红质在视网膜色素变性中的作用,以及为干扰突变基因表达,替换突变基因等潜在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391-394)
    Müller细胞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崔乐乐, 王云松
    2014, 38(6):  395-399.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08
    摘要 ( 5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网膜Müller细胞作为人类视网膜中重要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营养、保护神经元,调节视网膜钾离子、钙离子和水分子的内稳态,参与构成血视网膜屏障等重要生理作用,并且与多种视网膜疾病关系紧密,尤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血管病变发生之前,Müller细胞即可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反应等,对视网膜神经细胞产生保护及毒性两种作用,并参与视网膜血管渗漏的形成等。(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395-399)
    学术简讯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中MOG抗体阳性与AQP-4抗体阳性的不同点
    曹珊珊, 魏世辉
    2014, 38(6):  399-399. 
    摘要 ( 543 )   PDF (152KB) ( 15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佟莉杨, 李甦雁
    2014, 38(6):  400-402.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09
    摘要 ( 5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是工作年龄人群中首位致盲性眼病。近年来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贝伐单抗(Bevacizumab, 商品名Avastin)治疗PDR取得一定成效,其可促进玻璃体积血吸收,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减轻黄斑水肿,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甚至使PDR患者避免玻璃体手术。(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400-402)
    多点扫描激光及其在治疗视网膜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刘洋, 黎蕾
    2014, 38(6):  403-409.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10
    摘要 ( 6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点扫描激光是采用半自动模式的视网膜扫描光凝器,与传统单点激光相比,曝光时间短、能量密度低、定位更精准,踩一次脚踏开关可以连续发射多个激光脉冲,通过预设模式形成不同排列形状的激光光斑,如圆型、矩型、弧型和“黄斑型”等。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一次或两次治疗即可完成全视网膜光凝术,采用弧型或“黄斑型” 预设模式一次脚踏开关即可完成黄斑区光凝。此外,还可用于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Coats病等视网膜血管疾病,其疗效与传统单点激光相似,且不良反应少,患者的舒适度好。(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403-409)
    眼眶炎性假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研究进展
    陈樱, 周芸芸, 武犁
    2014, 38(6):  410-414.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11
    摘要 ( 5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眶炎性假瘤(orbital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OIP)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非特异性炎性眼眶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发病部位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眶内结构,也可能发生于眼眶外。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主要有感染与免疫等学说。根据其侵犯的部位和病变的不同程度,临床表现也各异,包括复视、眼睑下垂、视力下降、眼球红肿、疼痛、眼球突出、眼外肌运动受限等。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可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该病的药物治疗最为常见,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欠佳或对糖皮质激素存在禁忌证者可采用放射治疗;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纤维硬化型和局限肿块型可手术治疗。(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410-414, 419)
    Graves眼病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甘世斌, 毛羽翔, 陈丹云, 陈依彤, 岳书帆
    2014, 38(6):  415-419.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12
    摘要 ( 7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raves眼病是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引起的眼眶炎症,主要累及眼外肌和球后脂肪产生突眼或眼外肌功能障碍。糖皮质激素通过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可使Graves眼病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本综述比较了口服、局部注射和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副作用及用药指征,显示口服用药效果优于局部用药,静脉给药似乎优于口服,但副作用较大。发现Graves眼病需及早治疗,尤其是活动性眼病更需要治疗,防止眼病恶化,治疗时需权衡糖皮质激素的风险与获益。(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415-419)
    一氧化氮与眼病的关系
    崔卉, 李根林
    2014, 38(6):  420-424.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13
    摘要 ( 5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近年来眼科疾病的研究热点。其在体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的催化下生成,作为一种小分子介质调节眼部血流。诸多脉络膜视网膜疾病如葡萄膜炎、青光眼、缺血再灌注损伤、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视网膜色素变性等发病机制中均发现NO的异常,与NO相拮抗的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也日益受到关注。对NO合成途径的干预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眼科治疗手段。(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420-424)
    抗VEGF药物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
    左华欣, 王涛, 王华
    2014, 38(6):  425-428.  doi:10.3760/ cma. j. issn.1673-5803.2014.06.014
    摘要 ( 5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 NVG)是继发于眼底缺血性疾病的一类难治性青光眼。既往抗青光眼药物和手术治疗失败率较高。近几年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tiVEGF)药物逐渐用于辅助小梁切除术、引流装置植入术、睫状体光凝/冷冻术、玻璃体切除术等综合治疗。其抗血管形成和抗成纤维细胞的特性可以有效改善视网膜缺血、迅速消除眼前段新生血管、防止术中术后前房出血和延长滤过泡寿命,明显提高了NVG手术的成功率,尤其是早期治疗的成功率。但抗VEGF在NVG治疗中的时机选择及安全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国际眼科纵览, 2014, 38:  42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