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4-22
    综述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林川琦 江俊宏 张绍丹 梁远波
    2020, 44(2):  73-81.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2.001
    摘要 ( 472 )   PDF (834KB) ( 21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Schlossman syndrome,PSS)是轻度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继发眼压升高的一种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以单眼反复发作的轻度前房炎症伴随急性高眼压为特征,可产生不可逆性视神经损害。病因学包括病毒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免疫、基因易感性等,从前列腺素升高、房水动力学系数改变、代谢组学等角度可推测眼压升高的机制。抗炎和降眼压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青光眼手术指征仍有争议,联合抗病毒治疗对减少疾病复发有一定效果。(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73-81)
    XEN凝胶支架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应用
    齐世欣 刘会娟 贺玮
    2020, 44(2):  82-86.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2.002
    摘要 ( 5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XEN 凝胶支架植入术是新型微创青光眼手术,属于外引流手术。该手术具有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能有效降低眼压、并发症少且易于学习掌握等优点,术后严格管理滤过泡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82-86)
    双眼是否可同期行白内障手术
    常笛 何海龙 王进达 万修华
    2020, 44(2):  87-91.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2.003
    摘要 ( 2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眼同期白内障手术在发展中国家开展较少,许多医师不赞同进行双眼同期手术主要是担心术后并发眼内炎,以及不利于调整第二只眼包括人工晶状体度数误差在内的手术方案。近年来,随着现代白内障手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升,应重新考虑双眼同期白内障手术的可行性,其具有节约医疗资源与成本,降低麻醉包括全身麻醉的风险,提升视觉效果及儿童患者的手术效果等多种优势。(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87-91)
    巩膜内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
    滕贺 田芳 张红
    2020, 44(2):  91-99.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2.004
    摘要 ( 3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巩膜内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固定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矫正无囊膜支持无晶状体眼的新方法,可有效避免缝合IOL与缝线相关的并发症。巩膜内无缝线后房型IOL固定有多种方法,包括制备巩膜隧道类的采用针或玻璃体视网膜刀进行的无缝线巩膜内固定IOL植入、Yamane法带凸缘巩膜内IOL双针固定技术、经结膜入路法、自闭式巩膜切口固定法;以及制备巩膜瓣类的纤维蛋白胶辅助的巩膜内无缝线IOL固定术、无纤维蛋白胶辅助需缝合的IOL固定术。结果显示巩膜内无缝线后房型IOL固定是一种有效、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术后短期随访效果令人满意。但迄今为止,文献报道的病例数有限且随访时间较短,尚需对更多病例进行长期随访以明确其远期效果及安全性、稳定性。(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91-99)
    端粒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影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过程
    王银浩 刘子源 李学民
    2020, 44(2):  99-104.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2.005
    摘要 ( 2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认为氧化应激可能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机制有关。端粒长度缩短与细胞衰老有关,氧化应激可加速端粒损伤及缩短。端粒酶具有维持端粒长度、提高细胞抗氧化应激及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晶状体上皮细胞是少数几种具有端粒酶活性的成熟体细胞,端粒酶在其中主要起到抗氧化应激的细胞保护作用,而非促进细胞增殖。而端粒长度与白内障之间的关系存在种属特异性。总结氧化应激与端粒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并为其防治提供新思路。(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99-104)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武丽萍 杨瑞波 高奕晨 赵少贞
    2020, 44(2):  105-111.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2.006
    摘要 ( 3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壳聚糖作为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是唯一的一种碱性阳离子多糖。因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和低致敏性使其在伤口愈合、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等生物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物特性将其在眼表疾病的药物缓释(如在眼睑缺损、干眼、角膜炎、角膜伤口愈合、角膜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壳聚糖包裹的复合脂质体延缓白内障形成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抗代谢物药物缓慢释放预防后发障、青光眼降眼压药物缓释与滤过性手术抗瘢痕化药物缓释、壳聚糖的水解产物壳寡糖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葡萄膜炎、视网膜病(胰岛素缓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型巩膜扣带材料治疗视网膜脱离、壳寡糖预防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眼科各亚专业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但目前研究均较肤浅,多数属于体外或动物实验,尚缺乏设计严格的较大样本量的远期临床试验资料。(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105-111)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Trans-PRK)的研究现状
    王淑涵 黄悦
    2020, 44(2):  112-116.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2.007
    摘要 ( 3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作为一种新型的角膜表层手术,具有切削更加准确、无负压吸引、无切口等特点,其切削模式的改变一定程度减轻了以往表层手术术后疼痛,改善了上皮愈合延迟等问题。目前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但术后角膜神经纤维的恢复、角膜生物力学的改变及术后相关并发症仍需继续研究并完善。(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112-116)
    儿童干眼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宁玉贤 赵少贞
    2020, 44(2):  117-120.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2.008
    摘要 ( 3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既往认为儿童干眼是少见疾病,近年来儿童干眼的患病率增加,应引起重视。儿童干眼发病率约0.2%,患病率6.6%~20%。儿童干眼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长时间视频终端使用、过敏性结膜炎、隐形眼镜的配戴、被动吸烟及环境与营养因素等。(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117-120)
    间接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李青吉
    2020, 44(2):  121-125.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2.009
    摘要 ( 2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接外伤性视神经病变(indirect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ITON)是一种急性损伤视功能的疾病,虽然少见但后果非常严重,属于颅脑外伤范畴。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眶尖部的间隔综合征有关。在辅助检查方面功能磁共振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经鼻入路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仍是目前手术治疗ITON最主要的方法,也可经鼻侧结膜泪阜入路的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本文重点对近期文献中关于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手术时机、治疗效果、术中技巧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121-125)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融合蛋白在眼科的应用
    刘奇奇1 高洪莲2 李欣蒙1 于睿1 张磊1
    2020, 44(2):  126-132.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2.010
    摘要 ( 2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融合蛋白是由VEGF受体与免疫球蛋白G的Fc段结合形成,可与VEGF受体竞争性结合VEGF,进而阻止VEGF受体激活。抗VEGF融合蛋白对VEGF的结合力远高于单克隆类抗VEGF药物,作为高亲和力的抗VEGF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VEGF生成、释放、激活异常增多的疾病。目前眼科主要用于减少VEGF生成以消退或预防各类新生血管以及血管病变相关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抗VEGF融合蛋白类药物出现晚于单克隆类,可用于治疗单克隆类抗VEGF药物治疗不佳的病例。同时抗VEGF类药物间更换应用治疗效果优于单一药物应用。抗肿瘤治疗也是抗VEGF融合蛋白药物的潜在应用领域。根据对抗VEGF融合蛋白类药物作用因子及近视形成相关因子表达的研究发现,抗VEGF融合蛋白类药物可能对近视形成产生抑制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126-132)
    RB1+/+MYCNA型视网膜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李薇薇 周希瑗
    2020, 44(2):  133-139.  doi: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2.011
    摘要 ( 2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儿童最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二次突变假说”认为RB1抑癌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相继失活,导致RB1-/-型RB的发生。最新研究发现约2%的RB患者体内MYCN原癌基因高度扩增的同时不伴有RB1基因突变,因此将RB1+/+MYCNA作为RB一种新的致病基因型。此型RB较经典RB1-/-型RB起病早、侵袭性强、保眼率低。MYCN基因也为RB精准治疗提供了研究新靶点。
    (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133-139)

    细胞外囊泡miRN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陈开传1,2 盛敏杰1 李冰1
    2020, 44(2):  139-post insert II.  doi:10.3760/ cma.j.issn.1673-5803.2020.02.012
    摘要 ( 2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外囊泡是包含微囊泡、外泌体和凋亡小体的纳米级囊泡,外泌体包含蛋白质、脂质和微小RNA(miRNAs)等内容物。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非编码的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可在广泛生物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中存在。近年来发现miRNAs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检测和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部分miRNAs(miR-126、miR-29b、miR-200b、miR-1273G-3p、miR-93、 miR-142-5p)在视网膜的表达以及对其靶基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国际眼科纵览, 2020, 44:139-后插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