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2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5-25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2012, 21(3):  1. 
    摘要 ( 20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期以角膜及眼表疾病的诊治为主要报道内容。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仍然是角膜相关致盲的最主要疾病。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应用以及病损角膜组织病情的反复发作,临床上愈来愈多见到发病凶猛、病情严重的重症病例,呈现多种临床表现,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挑战,李莹在讲座中详细讲述了该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诊疗思维,并在本期发表的相关论著中介绍了严重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病例的误诊情况并分析其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提出以全身联合局部应用更昔洛韦为重点的综合治疗方案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吴欣怡在讲座中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角膜内皮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及其诊断和治疗。关于角膜相关的手术治疗,潘志强在述评中讨论了角膜内皮移植的机遇和挑战,针对该手术方式的特点、与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差异、手术适应症和并发症、存在的潜在缺陷和可能的解决办法等提出建议;张丰菊的述评提出现代角膜屈光手术虽然已经取得了较满意的术后效果,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原因及对策,呼吁屈光手术医生和工程师们为追求患者术后更完美的视觉质量而不懈努力。杨亮等发表的论著对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LASIK术后双眼视功能进行评估并与术前比较发现,LASIK不仅能够提高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裸眼视力,还可通过减小患者双眼间的屈光差异,增加双眼物像的融合,改善立体视功能。近年来,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逐渐受到临床的关注,孙旭光的讲座详细介绍了睑缘炎及其相关性角结膜病变的病因、分类、诊断标准和治疗。儿童瞬目增多是眼科门诊儿童家长常见的一种主诉,其病因不仅包括眼部疾病还包括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不仅包括身体的疾病还包括心理的疾病。邹留河在述评中从介绍引起儿童瞬目增多的常见疾病入手,介绍各种疾病的诊断要点及接诊儿童瞬目增多患儿的检查诊断思路。
    本期刊出了孙亚杰等关于几种临床常用抗炎滴眼液对兔角膜上皮损伤和愈合影响的论著,观察抗炎滴眼液频繁点眼对兔正常的角膜上皮的潜在损伤和常规剂量的抗炎滴眼液对兔刮除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本期还刊出了崔先进等的关于247例干炎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各年龄段均有患病,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临床分类以水样液缺乏型最为常见。
    本期还报道了眼科其他领域的一些研究工作,如:顼晓林等对3例罕见的原发性眼眶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特征的报告;李倩等对玻璃体内注射去除溶媒后的两种商用曲安奈德(TA)对兔眼视网膜结构的影响的观察;李毅斌等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灶微循环影响的临床观察;刘鹏飞等不同波长单色光对豚鼠眼球视网膜血管活性肠肽动态表达的影响;孙倩等关于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形态学的磁共振测量研究;以及侯志嘉等关于义眼台植入术后残存上睑沟凹陷的处理;李扬关于指导研究生撰写SCI论文的体会,等等,值得您关注。
    述评
    儿童瞬目增多现象的背后涵义
    邹留河,赵萌
    2012, 21(3):  145-148. 
    摘要 ( 3478 )   PDF (2443KB) ( 58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瞬目增多是眼科门诊常见的一种家长主诉,很多患儿被诊断为结膜炎或角膜炎。引起儿童瞬目增多的常见病因包括儿童干眼症、屈光不正、儿童抽动症、过敏性结膜炎等。儿童瞬目增多的误诊不仅会耽误儿童潜在疾病的治疗,还会让患儿承受长期使用眼药水引起的药物性眼表损伤的可能,故应深刻认识引起儿童瞬目增多的病因并有针对性地治疗。
    图片病例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合并鼻侧睫状动脉阻塞
    郭世俊
    2012, 21(3):  148-148. 
    摘要 ( 22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男性,51岁。右眼突然视物不见5天。既往糖尿病11年。矫正视力0.02。右眼存在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眼底像(图1A):右眼后极部和视盘鼻侧视网膜水肿,黄斑樱桃红色,视网膜小动脉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1B~1F):右眼动脉前期鼻侧脉络膜充盈迟缓,视网膜动脉明显充盈迟缓,视盘旁多处片状低荧光,晚期可见视盘高荧光
    述评
    角膜内皮移植:机遇与挑战
    潘志强
    2012, 21(3):  149-150. 
    摘要 ( 2639 )   PDF (995KB) ( 52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角膜内皮移植是近年开始流行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本文针对该手术方式的特点、与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差异、角膜内皮移植的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存在的潜在缺陷和可能的解决办法等提出一些建议。
    追求角膜屈光手术后更完美的视觉质量
    张丰菊
    2012, 21(3):  151-153. 
    摘要 ( 2475 )   PDF (1890KB) ( 55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目前矫正屈光不正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现代角膜屈光手术虽然已经取得了较满意的术后效果,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本文就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原因及对策,旨在通过不断探索、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加完美的视觉质量。
    病例报告
    低分子量肝素钙抗凝治疗致视网膜前出血三例
    尹小磊 赵红地 李秀欣 张茜
    2012, 21(3):  153-156. 
    摘要 ( 21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讲座
    睑缘炎及其相关角结膜病变
    孙旭光
    2012, 21(3):  154-156. 
    摘要 ( 3338 )   PDF (2313KB) ( 60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思维
    李莹
    2012, 21(3):  157-161. 
    摘要 ( 3518 )   PDF (3106KB) ( 62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眼底血管样条纹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一例
    马竑 刘莉莉
    2012, 21(3):  161-161. 
    摘要 ( 20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讲座
    角膜内皮炎
    吴欣怡
    2012, 21(3):  162-165. 
    摘要 ( 2436 )   PDF (2279KB) ( 56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几种抗炎滴眼液对兔角膜上皮损伤和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孙亚杰 李爱朋 潘志强
    2012, 21(3):  166-171. 
    摘要 ( 39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双氯芬酸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普拉洛芬、溴芬酸钠滴眼液频繁点眼对兔角膜上皮的副作用,并观察其常规使用对兔角膜上皮创伤愈合的影响。设计 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80只新西兰大白兔。方法 将兔分为2组,每组40只,一组为频点组(点滴眼液每小时1次);另一组行直径6 mm的角膜上皮刮除模型并予点滴眼液每日4次。每组兔再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双氯芬酸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普拉洛芬、溴芬酸钠滴眼液。选择右眼为观察眼。在角膜上皮损伤前、损伤后12、24、48、72、96小时及第5、6、7天进行观察,并在观察结束后摘除眼球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指标 眼表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损伤、愈合情况和角膜上皮厚度。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四种滴眼液频繁点滴兔眼均未出现明显刺激症状且未见上皮缺损形成,但荧光素染色均可见角膜上皮点染,以第3天明显,且双氯芬酸钠组角膜上皮损伤的积分(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0分)和溴芬酸钠组(1分)(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点药5天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角膜上皮细胞层数(3.67±0.52层)少于对照组(4.17±0.41层)(P<0.05),其余各用药组与对照组的角膜上皮细胞层数未见明显差异。创伤后兔角膜上皮的平均修复时间在双氯芬酸钠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分别为(75.0±27.0)小时和(75.0±8.5)小时,而生理盐水、普拉诺芬和溴酚酸钠组分别为(66.0±11.1)小时、(69.0±15.4)小时和 (66.0±11.1)小时,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角膜上皮愈合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组(2.00±0.00层)和双氯芬酸钠组(2.50±0.55层)上皮细胞的层数少于对照组(5.00±0.00层)(P<0.05)。结论  频繁滴用抗炎滴眼液可导致兔角膜上皮细胞潜在的损伤;双氯芬酸钠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抑制兔角膜上皮创伤的愈合作用略强于普拉洛芬和溴芬酸钠。
    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延误治疗原因和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姜洋 李莹 王忠海 罗岩 金玉梅
    2012, 21(3):  172-177. 
    摘要 ( 33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延误治疗原因及综合治疗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的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00例(102眼)。方法 对研究对象中具有完整既往诊治资料的患者52例(53眼)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既往诊治时间、既往诊断及治疗情况,分析延误治疗的可能原因。对所有100例(102眼)患者视病情应用口服更昔洛韦0.5~1.0 g 每日3次,联合局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每日4次抗病毒治疗,并结合患者个体病程、病损情况联合应用0.1%氟米龙滴眼液每日3~6次或口服泼尼松龙20~30 g每日1次;视病情联合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每日1~3次;角膜存在溃疡、角膜上皮不完整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滴眼液每日3次;所有病例联合人工泪液及角膜保护剂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1、2及4周随访,评价治疗有效率与治愈率。主要指标 延误治疗的可能原因,视力,睫状充血、角膜浸润、角膜混浊、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皱褶以及角膜后沉着物的评分,治疗有效率与治愈率。结果 12例(23.08%)患者误诊为单纯虹膜炎仅应用糖皮质激素而未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中2例误诊为单纯虹膜炎伴角膜带状变性,另有1例误诊为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32例(61.54%)患者未明确诊断角膜炎类型,其中24例(75%)患者仅应用抗细菌未应用抗病毒药物。伴有虹膜炎症、小梁网炎症的患者24例(66.67%),未用糖皮质激素及睫状肌松弛剂。1例伴小梁网炎继发性眼压升高患者予毛果芸香碱眼液每小时1次点眼。应用系统综合治疗前的平均视力为0.29±0.40,治疗后1、2、4周的平均视力分别为0.34±0.41、0.42±0.42和0.56±0.45,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6.153,7.275,9.220,P均=0.000)。治疗后1、2、4周与治疗前相比,睫状充血、角膜浸润、角膜混浊、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皱褶以及角膜后沉着物的评分均有明显好转(F=231.543,136.700,106.031,58.323,19.183,60.590;P均=0.000)。治疗后随访1年,4例(3.92%)复发,3例(2.94%)病情控制情况下角膜变薄,未见其他不良情况。结论 重视原发病诊断以及综合治疗是有效治疗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重要保证。
    247例干眼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崔先进 孙倩娜
    2012, 21(3):  177-180. 
    摘要 ( 28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分析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特征,为诊断提供经验支持。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临沂市人民医院眼科的干眼症患者247例(494眼)。 方法 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裂隙灯、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Ιt)。干眼症诊断标准:在确定排除眼部其他疾病后,(1) BUT≤5 s,主观症状1项阳性;(2) 5 s <BUT≤10 s,主观症状 1项阳性,SΙt湿长 ≤5 mm;(3) BUT≤10 s,主观症状 1项阳性,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将干眼症患者分为水样液缺乏型、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和混合型三型。主要指标 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BUT和SΙt。结果  247例干眼症患者中,年龄13~78岁,平均(29.32±14.28)岁,男女比例1:1.25。眼部不适症状最多见为视疲劳(182例,73.68%)和眼部干涩(174例,70.45%),其次是眼痒(171例,69.23%)、异物感(159例,64.37%)、眼红(150例,60.73%)和视物模糊/视力下降(144例,58.30%)。本组患者主要集中在30~44岁年龄段(114例,46.15%),其次为18~29岁年龄段(73例,29.55%)。水样液缺乏型患者170例(68.83%),平均年龄(26.14±10.19)岁;睑板腺功能障碍者56例(22.67%),平均年龄(33.30±8.26)岁;混合型者21例(8.50%),平均年龄(50.23±9.28)岁(F=2.84,P<0.001)。结论  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多样,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但呈现低龄化趋势,临床分类仍以水液缺乏型干眼最常见,年轻人占多数。
    不同波长单色光对豚鼠视网膜血管活性肠肽动态表达的影响
    刘鹏飞 肖林 畅立斌 金恩忠 陈思
    2012, 21(3):  181-186. 
    摘要 ( 28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不同波长单色光对豚鼠眼球生长发育及视网膜血管活性肠肽(VIP)动态表达的影响,探讨可能的调节机制。设计 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 1周龄英国种短毛三色雄性豚鼠36只。方法 36只豚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2只,A组饲养在红光环境中(610 nm),B组饲养在蓝光环境中(430 nm),C组为对照组饲养在混合白光中(光谱),光照度均为200 lux。分别在实验前和实验后3、6周测量豚鼠眼球屈光度(RX)和眼轴(AL)。并于各时点每组随机抽取4只摘取双侧眼球,获得巩膜干重,并制作视网膜连续切片10张,2张常规HE染色,2张用于对照,其余6张采用SP三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摄像分析(高倍视野×400),计算每张切片高倍镜下阳性细胞数目,并采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Cmias4.0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对切片VIP阳性信号进行图像分析,表达强度用积分光密度(IOD)值表示。PBS缓冲液作为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取豚鼠小肠石蜡切片。主要指标  屈光度、眼轴、巩膜干重、视网膜VIP阳性细胞计数以及VIP积分光密度值(IOD)。结果  试验后6周,红光组、蓝光组及对照组豚鼠眼球屈光度分别为(2.696±0.171)D、(5.139±0.151)D和(3.161±0.122)D,(F=605.169,P=0.000);各组眼轴分别为 (8.273±0.165)mm、(8.019±0.151)mm和(8.161±0.120)mm,(F=6.009,P=0.009);各组巩膜干重分别为(0.609±0.088)mg、(0.716±0.101)mg和(0.680±0.041)mg,(F=2.292,P=0.126),但红光组与蓝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6,P=0.048)。VIP在豚鼠视网膜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及神经纤维层强表达,在内核层、光感受器细胞层散在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红光组视网膜VIP表达最高,阳性细胞计数43.250±9.939,IOD值1.622±0.119;蓝光组视网膜VIP表达最低,阳性细胞计数27.500±4.928,IOD值1.273±0.127,三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8.478,15.082;P=0.002,0.000)。结论 长波长红光诱导近视形成,短波长蓝光起抑制作用。VIP可能通过影响巩膜形态功能参与单色光对眼球生长发育的调节,是长波长红光近视诱导过程中的调控分子,但具体的信号通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LASIK术后双眼视功能评估
    杨亮 胡琦 康杨 黄磊 王珂萌
    2012, 21(3):  187-190. 
    摘要 ( 35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双眼视功能的变化,探讨LASIK手术矫治近视性屈光参差对三级视功能的影响,从双眼视觉的变化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36例(72眼)行LASIK手术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屈光参差 ≥ 2.50 D)。 方法 对36例行LASIK手术的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3个月进行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和同视机双眼视功能的检测,并对双眼视功能的变化进行随访研究。 主要指标 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同时视、融合功能、远立体视和近立体视。 结果 术前72眼的裸眼视力在0.01~0.2之间,术后3个月时均达到1.0。双眼屈光参差由术前的(5.01±1.96)D( 2.50~9.00 D),降低到术后3个月的(0.28±0.22)D(0.00~0.75 D)。手术前后的屈光参差度的改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6例屈光参差量≥2.50 D且≤6.00 D的高度屈光参差者术前戴框架眼镜下近立体视正常的12例,术后3个月增至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屈光参差量>6.0 D的重度屈光参差者手术前后均没有正常近立体视。术前戴框架眼镜下三级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远立体视)正常的分别为33例、18例、13例,LASIK术后3个月三级视功能正常的分别为34例、33例、23例,手术后获得融合功能和远立体视者较术前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 LASIK矫治近视性屈光参差,不仅可提高患者裸眼视力,而且可通过减小患者双眼间的屈光差异,增加双眼物像的融合,改善立体视功能。
    曲安奈德对兔视网膜组织和细胞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李倩 刘武 王景昭 杨琳 莫宾
    2012, 21(3):  191-195. 
    摘要 ( 3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去除溶媒后的两种商用曲安奈德(TA)对兔眼视网膜结构的影响及其与剂量的关系。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新西兰白兔21只。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A(药物A)、B(药物B)、C(平衡盐溶液)三组,A组分为A1、A2、A3三个亚组,B组分为 B1、B2两个亚组,C组分为C1、C2两个亚组。用梯度离心法去除两种商用TA注射液(药物A、药物B)中的溶媒,获取TA颗粒。向A1、A2和A3组兔右眼玻璃体内分别注入4 mg、20 mg和40 mg药物A;向B1、B2组兔右眼玻璃体内分别注入4 mg和20 mg的药物B;向C1和C2组兔右眼玻璃体内分别注入0.1 ml和0.2 ml平衡盐溶液作为对照。注药前、后行眼前段及眼底检查。术后8周眼球摘除在光镜下行视网膜组织学检查及用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细胞结构。主要指标 眼底形态、视网膜光镜结构、光感受器细胞电镜结构。结果 注射后8周所有注射眼均未出现眼前段及眼底异常。光镜检查显示:与未注射眼相比,C组及A组兔眼视网膜结构大致正常,B组兔眼光镜下出现内层、外层视网膜结构紊乱,B2组较B1组更为明显;透射电镜检查显示:与未注射眼比较,C1、C2组兔眼部分线粒体出现水肿、嵴断裂,C1组较C2组更为明显,膜盘形态及光感受器细胞核形态大致正常;A1、A2、A3组兔眼可见轻度光感受器膜盘水肿,而细胞核、线粒体结构无明显改变,且线粒体嵴随注射剂量增加排列更为整齐;B1、B2与未注射眼、C组以及A组相比,光感受器膜盘明显水肿,细胞核皱缩和广泛线粒体水肿、嵴断裂缺失,B2组较B1组改变更为明显。结论 本研究中两种TA对视网膜的影响不同。两种TA注射眼中可见随剂量加重的视网膜损害,不排除某些损害由难以彻底去除的溶媒成分引起。玻璃体内注射TA时应充分权衡其治疗效应与毒性效应。TA提取颗粒可能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线粒体代谢功能具有潜在的保护或加强作用。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灶微循环的影响
    李毅斌 郝琳娜 李辽清 肖媛媛
    2012, 21(3):  196-199. 
    摘要 ( 28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病变区视网膜微循环的影响。 设计 临床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连续收集自然病程为3~6个月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复方血栓通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方法 治疗组患者接受复方血栓通胶囊1.5 g 每日3次和卵磷脂络合碘1.5 mg 每日3次;对照组接受曲克芦丁120 mg 每日3次和卵磷脂络合碘1.5 mg 每日3次。所有患者连续观察6个月,每3个月复查一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定性描述病变区毛细血管无灌注区(NPA)及侧枝循环的形成情况。当患者NPA >5 PD时给予病变区激光光凝。 主要指标 患者激光治疗率(NPA形成率),侧枝循环形成率。 结果 观察期内,治疗组中31例(68.89%)因FFA显示NPA>5 PD或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而接受激光治疗,对照组中33人(73.33%)接受激光治疗,两组间激光治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至随访期结束,治疗组中34例(75.56%)FFA显示侧枝循环建立,而对照组中24例(53.33%)FFA显示侧枝循环建立,两组间侧枝循环形成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有助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灶视网膜血管与正常视网膜血管间建立侧枝循环。
    病例报告
    早产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一例
    吕帆 金丽文 林燕瑜 李晓霞 吴松一
    2012, 21(3):  199-200. 
    摘要 ( 18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单纯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形态学磁共振测量研究
    孙倩 李冬梅 姜虹 王振常 郝磊
    2012, 21(3):  201-205. 
    摘要 ( 22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利用磁共振扫描对单纯性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和正常人提上睑肌肌肉横截面积和厚度进行比较,旨在揭示先天性上睑下垂可能的发病机制。设计 横断面研究。 研究对象 14~22岁单眼或双眼发病的单纯性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20例(27眼)为病例组,14~23岁正常人20例(40眼)为对照组。方法 对27只患中重度上睑下垂眼、病例组的13只未下垂眼和40只正常眼在自然闭眼状态下进行提上睑肌的磁共振扫描,沿肌肉走行测量,以视神经出球平面作为测量零点,分别向前间隔0.5 cm测2点,向后间隔0.5 cm测2点,在斜冠状面测量5个点的提上睑肌肌肉横截面积(S2、S1、S0、S-1、S-2),在斜矢状面测量5个点的提上睑肌肌肉厚度(T2、T1、T0、T-1、T-2)。主要指标 磁共振图像斜矢状面提上睑肌厚度与斜冠状面横截面积。结果 各个测量点患眼提上睑肌的厚度T2=1.05±0.27,T1=1.04±0.26,T0=1.00±0.24,T-1=0.89±0.28,T-2=0.79±0.26与截面积S2=2.66±1.25,S1=2.51±1.29,S0=2.39±1.28,S-1=1.78±0.96,S-2=1.09±0.42,较正常人提上睑肌厚度T2=1.48±0.08,T1=1.40±0.09,T0=1.32±0.10,T-1=1.21±0.07,T-2=1.10±0.06与截面积S2=4.83±0.71,S1=4.53±0.75,S0=4.50±0.68,S-1=3.13±0.56,S-2=1.85±0.48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正常人的双眼之间无差异(P均>0.05);正常人与患者的非下垂眼基本无差异(P均>0.05);患者的下垂眼与非下垂眼有差异( P均<0.05 )。结论 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较正常人薄,其病因可能与提上睑肌发育不良有关。
    义眼台植入术后残存上睑沟凹陷的处理
    侯志嘉 李冬梅 郝磊
    2012, 21(3):  206-209. 
    摘要 ( 21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针对义眼台眶内植入术后上睑沟凹陷的不同原因研究处理方法,评估治疗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自 2005年 12月至2011年6月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后残存上睑沟凹陷的患者55例(55眼),平均年龄(32.3±8.9)岁。方法 术前测量评估上睑沟凹陷程度及病因,分别采取上睑自体真皮脂肪移植、羟基磷灰石半球眶内充填、眶壁骨折整复羟基磷灰石骨块或复合人工骨板充填进行治疗。观察术后上睑沟凹陷程度改善情况,评价术后效果。主要指标 手术前后患眼的上睑沟凹陷程度及外观。结果55例患者中6例接受自体真皮脂肪移植术,术后早期上睑沟凹陷均有明显改善,3个月后上睑皮下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最终5例效果满意,1例仍有轻度上睑沟凹陷;10例行羟基磷灰石半球填充,37例行眶壁骨折整复联合眶内填充,患者上睑沟凹陷均明显改善;2例行眶壁骨折整复联合真皮脂肪填充,效果满意。结论 针对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后残存上睑沟凹陷程度轻重及病因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可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原发性眼眶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附3例报告)
    顼晓琳 葛心 史季桐 李彬
    2012, 21(3):  210-214. 
    摘要 ( 21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分析原发性眼眶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并与国外已报道病例进行比较,使眼科医生加深对该罕见肿瘤的理解和认识。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8年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3例原发性眼眶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述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和随诊情况,通过复习国外相关文献,比较我国患者与国外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异同。主要指标 临床表现、磁共振成像(MRI)、病理学特征。结果 3例眼眶黑色素瘤患者中,主要临床症状均为不同程度且伴随不同症状的眼球突出。经过详细的全身检查,未发现原发于其他部位的黑色素瘤,排除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可能;眼睑、颜面部皮肤、结膜、巩膜等均无黑色素性病变,排除了先天性黒变病的病理基础。MRI检查显示:2例肿瘤均表现为短T1短T2信号,强化不明显,符合黑色素瘤的典型特征;1例肿瘤表现为主体呈短TI长T2不强化区,依据通常经验未能提示黑色素瘤。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3例肿瘤均为恶性黑色素瘤,分别为上皮样细胞型、梭形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其中1例肿瘤发生于眶内囊肿内壁的上皮组织,具有明确的囊膜上皮基础,据此推测,胚胎时期从神经嵴移行到囊壁上皮细胞间的黑色素细胞可能是原发性眶内黑色素瘤的组织学来源。治疗均采用单纯肿瘤切除术,术后1例患者未行任何辅助性放化疗,另2例患者分别行4个周期和7个周期化疗。随访40~48个月,3例患者均健在,无肿瘤复发和转移迹象。结论 MRI检查对于原发性眼眶恶性黑色素瘤术前诊断具有一定提示作用。附着于眼眶内囊肿上皮细胞间的黑色素细胞可能是该肿瘤的起源。由于肿瘤具有包膜,单纯肿瘤切除术治疗有效。
    教学园地
    指导研究生撰写SCI论文的体会
    李杨
    2012, 21(3):  215-216. 
    摘要 ( 19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本文从标题、摘要、前言、方法和结果、讨论、封面信、文字和回复审稿意见七个方面对撰写SCI论著性论文的要点进行逐一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