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1-25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2015, 24(1):  0-0. 
    摘要 ( 4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年是《眼科》杂志出版发行的第24年,第1期力图重点阐述整合眼科学理念。所谓整合眼科学是指将细分的眼科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放在系统中、整体中去考察、研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调整、升华,使之成为更加适合眼病治疗的新体系。王宁利教授述评撰文对眼科学面临的挑战、整合医学发展史、整合眼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及整合眼科平台建设的想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康军教授在“重视神经外科疾病的眼部表现”一文中,强调正确认识神经外科疾病的眼部表现是做出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的基础,眼科、神经外科以及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应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眼科医师对原因不明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复视等症状,不能满足于单纯眼病的诊断,还应考虑到颅脑疾病的可能性,及时进行必要的相关检查。孙葆忱教授等在焦点论坛栏目中介绍了在驾驶时使用手机可引起的未注意盲与交通事故,所谓未注意盲是指当人们专注某种事件时往往忽略出现在眼前的其他物体的现象,驾驶时使用手机可出现未注意盲,可使交通事故的风险性增加3~4倍,且使用免提手机并不比手持手机更安全。本期还刊出了有关眼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青少年近视眼防治、青光眼、白内障、眼外伤等疾病诊治经验的相关论著或短篇论著性文章,供读者参考学习。在保持既往的“述评”、“焦点论坛”、“论著”、“病例报告”、“图片病例”、“教学园地”等栏目的基础上,从本期始增加了“标准与规范探讨”栏目,本期刊出了王宁利等撰写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规范,以及李建军等撰写的远程眼科单张眼底像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希望前者有利于眼科医师规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后者对过我国目前开展的有逐渐增多之势的远程眼科医疗服务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指导与借鉴。从今年开始,本刊的中文、英文目次中的所有作者均予以列出,参考文献列表中增加了期号,目的是在格式上尽可能向国际优秀期刊学习与接轨。欢迎广大作者积极向本刊投稿,广大读者对刊出的文章进行学术商榷与讨论。
    述评
    利用整合眼科学思维解决眼科学发展瓶颈
    王宁利
    2015, 24(1):  1-3.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01
    摘要 ( 633 )   PDF (1288KB) ( 67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整合眼科学是指将长期被细分的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或具体问题放在系统中、整体中去考察、研究、分析,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调整、升华,使之成为更加符合、更加适合眼病治疗的新体系。本文对眼科学面临的挑战、整合医学及整合眼科学的发展史、整合眼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及整合眼科学平台建设的观点进行论述,希望眼科同仁了解、热爱与建设整合眼科学,以利于推动眼科学持续发展。(眼科, 2015,24: 1-3)
    图片病例
    滤过泡炎
    李建军
    2015, 24(1):  3-3. 
    摘要 ( 444 )   PDF (927KB) ( 63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重视神经外科疾病的眼部表现
    康军
    2015, 24(1):  4-7.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02
    摘要 ( 596 )   PDF (755KB) ( 66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与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关系非常密切,十二对颅神经中7对与视觉传入或眼球运动直接相关。神经外科的许多疾病均与眼科相关,包括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面肌痉挛等,手术治疗是改善症状、挽救视力或生命的关键措施。正确认识神经外科疾病的眼部表现,是做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合理治疗的基础,需要眼科、神经外科以及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眼科, 2015, 24: 4-7)
    标准与规范探讨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规范探讨
    王宁利 牟大鹏 王怀洲 才瑜 潘英姿 张纯 卢艳 王涛 李树宁
    2015, 24(1):  7-7.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1. 004
    摘要 ( 539 )   PDF (171KB) ( 65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手术。发作眼应及时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或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前应积极采用综合药物治疗以缩小瞳孔,使房角开放,迅速控制眼压,减少组织损害。在眼压降低、炎性反应控制后手术效果较好。
    焦点论坛
    手机使用引起的未注意盲与交通事故
    孙葆忱 胡爱莲 杨晓慧 郑远远
    2015, 24(1):  8-11.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03
    摘要 ( 577 )   PDF (1325KB) ( 64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当人们专注某种事件时,往往会忽略出现在眼前的其他物体的现象称为未注意盲。大多数驾驶员均有短暂看不到瞬间的经验,可称为功能性盲或“能看到的盲”。
    驾驶时使用手机可出现未注意盲,影响驾驶性能,使交通事故的风险性增加3~4倍。多数研究证明,驾驶时使用免提手机并不比手持手机更安全。使用手机并不是未注意盲发生的唯一原因,造成未注意盲的其他原因如进餐、与别人聊天、调整收音机等在驾驶时均应避免。(眼科, 2015, 24: 8-11)
    标准与规范探讨
    远程眼科单张眼底像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
    李建军 徐亮 彭晓燕 刘丽娟 王爽 周丹 杨桦 马英楠 王宁利
    2015, 24(1):  11-12.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1. 005
    摘要 ( 501 )   PDF (2934KB) ( 63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远程眼科医疗工作中传输的眼底像多数是采用每眼单张后极部45°眼底像。眼底像质量是决定远程眼科阅片筛查与诊断质量的基础[1-2]。为了提高远程眼科服务质量,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委托北京市眼科研究所草拟了远程眼科影像学诊断标准。现将单张眼底像质量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刊出,供眼科同道商榷。
    论著
    眼底指标改变与脑卒中患病的相关性
    张莉 徐亮 杨桦 燕飞 王宇恒 罗琳娜 李建军
    2015, 24(1):  13-18.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06
    摘要 ( 9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眼底指标改变与脑卒中患病风险的相关性。设计  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年龄(63.6±10.2)岁的脑卒中患者450例,对照组为年龄(62.5±8.7)岁“北京眼病研究”非脑卒中受检者566例。方法  所有受试者单张45度眼底数码照相。两位眼科医师盲法评价眼底指标改变。应用Logistic 回归分析眼底指标与脑卒中患病的相关性及脑卒中发病风险性,应用Orange 2 软件统计图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主要指标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RNFLD)、视网膜动脉缩窄、动静脉交叉压迫征、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盘改变、黄斑病变的构成比及与脑卒中患病的OR值。结果 非脑卒中组、脑卒中组视网膜动脉管径缩窄出现率分别为46.3%、65.1%(P<0.05),视网膜静脉扩张出现率分别为12.5%、38.0%(P<0.05),RNFLD出现率分别为12.7%、38.0%(P<0.05),视网膜棉絮斑出现率分别为1.6%、4.4%(P<0.05),视网膜出血出现率分别为4.6%、11.3%(P<0.05),视盘病变出现率分别为7.1%、16.9%(P<0.05),黄斑病变出现率分别为6.4%、13.1%(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RNFLD(OR=4.163, 95%CI 2.792-6.208)和视网膜静脉扩张(OR=3.443, 95%CI 2.333-5.082)与脑卒中患病高度相关。除性别对于脑卒中患病有负向影响(男性更易罹患脑卒中)外,RNLFD、视网膜静脉扩张、黄斑病变对脑卒中患病有正向影响。在眼底组合指标中,视网膜动脉缩窄、静脉扩张、RNFLD同时存在与脑卒中患病相关性最大。结论  眼底RNLFD、视网膜动脉缩窄、静脉扩张三项指标联合对脑卒中发病预警有重要提示作用,眼底血管变化与RNFLD改变可为脑血管病变的筛查提供简易方法。(眼科, 2015, 24: 13-18)
    学龄儿童眼球生物学参数变化的队列研究:二年随访观察
    郭寅 唐萍 刘丽娟 徐亮 吕燕云 冯祎 孟梦
    2015, 24(1):  19-25.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07
    摘要 ( 1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探讨北京市城乡学龄儿童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设计  学校为基础的队列研究。研究对象  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学(城区)、怀柔区某镇中心小学(郊区)一年级学生382名、四年级学生299名。方法  2011年进行基线调查,2012年、2013年每年一次进行随访。每次调查时受试者进行视力、眼球运动、电脑验光、眼前段、Lenstar光学生物测量仪眼球生物测量及非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并进行用眼时间、户外活动及社会经济学因素的问卷调查。对眼轴、轴率比、屈光度变化与其他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主要指标 眼球生物参数及屈光度。结果  基线检查时平均等效球镜度(-0.55±1.30)D,平均眼轴为(23.03±0.96)mm,平均轴率比(2.94±0.11)。2012年、2013年受试者等效球镜度分别进展(-0.07±0.88)D、(-0.62±1.03)D,眼轴分别增长(0.26±0.49)mm、(0.32±0.92)mm。屈光度的进展与较短的户外休闲时间(P=0.006)、较短的户外活动时间(P=0.04)、较长的近距离用眼时间(P=0.005)显著相关。眼轴的增长与较短的户外活动时间(P=0.02)、较长的近距离用眼时间(P=0.007)、父母近视(P=0.02)显著相关。轴率比的增长与较短的户外活动时间(P=0.01)、父母近视 (P=0.003) 显著相关。结论  二年的随访观察显示,北京市城乡学龄儿童眼轴的增长、屈光度的进展、轴率比的变化与年龄、地区、父母近视情况、户外活动、近距离用眼相关,该结果为近视危险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证据。(眼科,2015,24: 19-24)
    病例报告
    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伴双侧下颌瞬目综合征一例
    蔺琪 于刚 吴倩 樊云葳 焦永红  
    2015, 24(1):  24-25. 
    摘要 ( 5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12岁。自幼上睑下垂,仰头视物,进食时眼睑颤动,伴外斜视。首次就诊于2008年,因患儿依从性差,并存在弱视,仅予配镜弱视治疗。2013年7月再次来诊,母亲诉患儿头位及斜视情况无明显变化。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0.4;阿托品散瞳验光,右:-1.25 DS+2.00 DC×120°(1.0),左-1.25 DS+2.00 DC×60°(1.0);同视机远立体视觉检查:无,Titmus近立体视(-)。代偿头位:下颌上抬,头后倾;眼位:双眼下斜视,距离水平线约15°。右眼注视,左眼-15°;交替遮盖,双眼由外到正。三棱镜检查,右眼注视:左眼-40△,左眼注视:右眼-40△。眼球运动:双眼下转位,上转不过中线,内转、外转均轻度受限,企图上转时伴有双眼集合运动;双侧Bell征消失,双眼上睑下垂,右眼为著,双提上睑肌肌力0 ,代偿头位时睑裂高度:右眼4 mm,左眼5 mm(图1)。做咀嚼运动时,双眼睑跳动,以右眼为重。张口时右眼上睑上抬,睑裂开大约2 mm,重睑出现,闭口时上睑回落,重睑消失,左眼随咀嚼运动,眼睑跳动,幅度约2 mm。睑裂变化时,眼位、瞳孔大小无变化(图2)。双眼前节及后节均无异常。影像学检查,头颅及眼球运动神经MRI检查示:双侧三叉神经和动眼神经略细,考虑发育不良(图3)。内科检查无异常。2013年8月全麻下行双眼下直肌减弱联合双眼外直肌减弱术。先行被动牵拉实验,双眼上转受限-4,下转受限-1,左右转轻度受限。行下直肌后徙时,发现双眼下直肌止端比正常的位于角膜缘后6.5 mm 稍后,约为7~8 mm,下直肌肌肉纤维化,与眼球周围筋膜粘连紧密,肌肉弹性差。将下直肌周围异常粘连彻底分离之后,后徙并悬吊至角膜缘后10 mm,至双眼球呈水平状态,预置调整缝线。外直肌止端位于角膜缘后7 mm,未见明显纤维化,弹性可,常规后徙7 mm,同时双侧预置调整缝线。术后第1天,双眼下转位明显改善,角膜映光:33 cm基本正位,轻度下斜视,距水平线5°。下颌上抬头位改善,出现自主抬眉现象(图4)。因术后眼位头位基本满意,未行调整缝线调整。准备二期行双眼上睑下垂矫正术。  
    论著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检测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意义
    徐丽娟 Nitter TA 梁远波 金雁南 刘旭 周阳 瞿佳
    2015, 24(1):  26-30.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08
    摘要 ( 7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比较视网膜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各单项指标及两者联合后指标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诊断价值。设计 诊断方法评价。研究对象  挪威特罗姆瑟眼病中心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就诊者的正常人40眼,POAG 66眼。其中早期青光眼(EG)34眼、中晚期青光眼(AG)32眼。方法 所有受试眼均进行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iVue 100  SD-OCT)GCC模式及ONH模式扫描检测。通过比较各参数受试者曲线下面积(AUCs)来评估其诊断能力。主要指标  黄斑区GCC厚度及pRNFL厚度的AUCs值。 结果 所有眼全周GCC厚度与全周pRNFL厚度具有强相关性。青光眼组全周GCC厚度(EG 81.03±6.37 μm,AG 76.28±9.39 μm)和pRNFL厚度(EG  80.47± 9.02 μm,AG 69.84± 11.74 μm)较正常组(GCC 92.90±6.07 μm,pRNFL 96.98 ± 8.09 μm)显著变薄(P均<0.05)。校正年龄后,具有最高诊断能力的指标在EG组是上方GCC厚度(AUC=0.929),AG组是全周pRNFL厚度(AUC=0.988)。以全周pRNFL厚度为参照,EG组中全周GCC厚度及全周pRNFL厚度回归联合后诊断能力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AG组中,全周GCC厚度及全周pRNFL厚度并联后灵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采用SD-OCT测量法,GCC厚度在各期POAG中均具有与pRNFL厚度相当的、较高的诊断能力。AG组中,全周GCC厚度及全周pRNFL厚度联合可能提高诊断灵敏度。(眼科, 2015, 24: 26-30, 35)
    微创小梁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6个月效果
    侯旭 胡丹 崔志利 周健 蔡莉 王雨生
    2015, 24(1):  31-35.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09
    摘要 ( 12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难于控制的条件下微创小梁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1-2013年西京医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15例15眼。方法 术前局部滴糖皮质激素眼液,给予甘露醇、醋甲唑胺和前房穿刺等措施降眼压。采取角膜缘后2.5 mm以穹窿为基底的小结膜瓣(5 mm)和小巩膜瓣(3 mm)小梁切除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主要指标 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炎症反应、滤过泡情况。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53.13±8.82)mmHg;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13.41±3.42)、(14.65±4.21)、(15.35±5.48)mmHg。术后2周前房闪辉和炎性渗出吸收。术后2周前房深度(2.72±0.38)mm。所有患眼术后6个月滤过泡为扁平弥散型或微小囊泡型。术后6个月视力为(0.92±0.48)。随访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小梁切除术可减少组织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应用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失控的一种有效方法。(眼科,2015,24: 31-34)
    病例报告
    成年人双眼发病的不对称性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一例
    崔卉 孙晓伟 殷晓贝 吴志中 闫博静 李根林
    2015, 24(1):  34-35.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1. 022
    摘要 ( 7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51岁。左眼视物变形5年。既往高血压史近5年,否认糖尿病史和家族史。视力:右眼0.7,左眼0.05;眼压:右眼8.8 mmHg,左眼8.4 mmHg。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玻璃体正常。眼底:右眼黄斑区视网膜深层有一卵圆形病灶,边界较分明,约1.5 PD,外观呈典型蛋黄样改变,视乳头、周边部视网膜及血管无明显异常。左眼黄斑病变区渗出、水肿伴RPE脱失,约2.5 PD大小,视盘下方棉絮斑(图1A、B)。双眼黄斑病变区可见自发荧光信号增强(图1C、D)。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右眼静脉期视盘边界清楚,动静脉充盈迟缓,拱环区2 PD大小片状低荧光,且黄斑区有一明显的点状高荧光,提示新生血管;随时间延长低荧光内可见荧光积存,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轻度渗漏,后极部视网膜可见片状高荧光及毛细血管扩张渗漏;晚期拱环区荧光渗漏明显。左眼拱环区2.5 PD大小片状斑驳样高荧光,其中心呈片状低荧光,随时间延长高荧光增强,大小无变化。视盘下方可见片状高荧光(图1E、F)。EOG检查左眼、右眼Arden值分别为1.4、1.48(正常值1.8)。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双眼黄斑区RPE改变。右眼黄斑区神经纤维层高反光灶;左眼神经纤维层薄变(图1G、H)。诊断:双眼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右IIa期,左IVc期)伴右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论著
    双亲近视眼与高校新生近视眼患病率的关系
    任晓磊 游启生 王俊峰 唐萍 刘丽娟 胡英 冯祎 吴敏 徐亮
    2015, 24(1):  36-39.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10
    摘要 ( 10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摘要】 目的 分析双亲是否患有近视眼对大学新生近视眼患病率的影响。设计 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级新生1795人。方法 对受试学生进行视力、眼球运动、电脑自动验光、眼前段、眼球生物测量及非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并进行父母近视情况及学生学习与用眼情况问卷调查。近视的定义为等效球镜(SE)≤-0.5 D,高度近视的定义为SE ≤-6.0 D,超高度近视的定义为SE≤ -8.0 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是否近视对大学新生近视患病率的影响。主要指标 近视患病率、近视程度构成比及OR值。结果  本组学生近视患病率为92.7%,其中≤-6.0 D和≤-8.0 D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21.9%和6.3%。双亲均近视、单亲近视、双亲均不近视的学生SE分别为(-5.23±2.93)D、(-4.43±2.50)D、(-3.41±2.30)D(P<0.001),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分别是91.6%、93.9%和95.3%(P=0.089)。高度近视的学生,父亲近视、母亲近视和双亲均近视与父母均不近视相比,OR值分别为2.162(95%CI 1.617-2.892)、2.289(95%CI 1.717-3.050)和2.490(95%CI 1.714-3.618)。超高度近视的学生,父亲近视、母亲近视和双亲均近视与双亲均不近视相比,OR值分别为4.169(95%CI 2.725-6.380)、4.221(95%CI 2.763-6.450)和7.052(95%CI 4.386-11.338)。结论 在高校新生中,双亲近视者更易患高度近视。双亲均无近视者,其近视程度较低。(眼科,2015,24: 36-39)
    2006-2013年河北省眼科医院住院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类型及治疗方法
    卢文胜 韩冬 杨桂萍 吕建华 程素棉
    2015, 24(1):  40-43.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11
    摘要 ( 9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回顾2006-2013年河北省眼科医院住院继发性青光眼患病人群的类型及治疗方法。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6年6月-2013年3月河北省眼科医院青光眼科住院的继发性青光眼1178例1361眼。方法 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病年龄、病因、治疗方法等。病因构成比按例数计算。主要指标  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及构成比。结果 1178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36例522眼(37.0%),外伤性青光眼166例166眼(12.2%),晶状体源性青光眼185例201眼(15.7%),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160例176眼(13.6%),角膜炎所致青光眼63例71眼(5.4%),其他病因者168例225眼(14.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中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6.2%)和视网膜静脉阻塞(32.8%)为多。外伤性青光眼以眼球钝挫伤晶状体脱位(27.7%)、前房玻璃体出血(25.9%)比例较大。晶状体源性青光眼以晶状体膨胀因素(36.8%)居多。手术治疗1204眼(88.5%),其中小梁切除术351眼(29.2%),Ahmed阀植入术257眼(21.3%),睫状体冷冻术131眼(10.9%),白内障摘除联合滤过性手术127例(10.5%),睫状体光凝术122眼(10.1%),晶状体摘除术84眼(7.0%),其他手术132眼(11.0%)。结论 2006-2013年河北省眼科医院住院继发性青光眼以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为首位病因。其次为外伤性青光眼、晶状体源性青光眼和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依据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不同,采用多种不同的治疗方式。(眼科,2015,24: 40-43)
    图片病例
    后囊下型白内障的眼底像特征
    李建军
    2015, 24(1):  43-43. 
    摘要 ( 534 )   PDF (1030KB) ( 64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泪膜功能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活动度的影响
    高阳 周瑾 孙晓芳
    2015, 24(1):  44-46.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12
    摘要 ( 8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泪膜功能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活动度的影响。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广东省中山市南朗医院原发性单眼翼状胬肉患者53例。方法 纳入翼状胬肉静止期患者14例、活动期患者39例。所有患者进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Logistic 回归分析胬肉活动性与患者年龄、性别、泪膜检查结果的关系。主要指标 Schirmer试验、BUT、结膜杯状细胞计数结果。结果 静止期与活动期翼状胬肉患者Schirmer试验分别为(9.43±2.28)mm、(8.67±2.14)mm(P=0.267); BUT分别为(8.79±1.97)s、(5.05±2.14)s(P=0.000);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是(38.79±2.83)个/10个高倍视野、(32.74±3.30)个/10个高倍视野(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BUT对翼状胬肉是否活动有一定影响(P=0.01)。结论 翼状胬肉生长状态与患者眼表状态相关,活动期患者较静止期患者泪膜功能差。(眼科,2015,24: 44-46)
    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张力环植入与人工晶状体缝合固定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比较
    周军 庞秀琴 刘毅 宋旭东 王绍莉 何雷
    2015, 24(1):  47-50.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13
    摘要 ( 8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中,晶状体超声乳化并囊袋张力环IOL植入术(Phaco+CTR+IOL)与经睫状体扁平部晶状体玻璃体切除IOL植入、巩膜缝合固定术(PPL+PPV+IOL)两种方法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住院治疗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82例(146眼)。方法 晶状体半脱位不超过120°者行Phaco+CTR+IOL 40例(72眼),年龄3~23岁, 术后随访3周~26个月。晶状体半脱位超过120°者行PPL+PPV+IOL 42例(74眼),年龄4~27岁, 术后随访1周~3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矫正视力(转换为LogMAR视力)、IOL脱位发生时间、眼压及并发症情况。主要指标 视力、眼压、IOL位置及并发症。结果 Phaco+CTR+IOL组术后矫正视力(0.42±0.20),其中34例(59眼,81.9%)术后发生IOL脱位,中位数脱位时间为术后3个月;术后低眼压8例(13眼,18.1%);CTR重固定术后低眼压12例(12眼,20.3%)。PPL+PPV+IOL组,术后矫正视力(0.38±0.23);术后低眼压22例(27眼,36.5%);无IOL脱位发生;5眼术后发生IOL夹持,切口渗漏并修补2眼,脉络膜脱离1眼。两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术后低眼压发生率统计比较,Phaco+CTR+IOL组与PPL+PPV+IOL组,P=0.02;Phaco+CTR+IOL组与CTR重固定者,P=0.98;PPL+PPV+IOL组与CTR重固定者,P=0.02。结论 Phaco+CTR+IOL及PPL+PPV+IOL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明显改善先天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视力。术后早期,Phaco+CTR+IOL术低眼压发生率低,但CTR-IOL再脱位率高;PPL+PPV+IOL巩膜缝合固定术IOL再脱位率低,但术后低眼压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眼科,2015,24: 47-50, 55)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眼部炎症反应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王静 赵江月 陆璐 张晓丹 张劲松
    2015, 24(1):  51-55.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14
    摘要 ( 10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定量检测白内障术后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控制术后眼部炎症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38例(284眼)。方法 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IOL植入术,术后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誖)点眼,于术前、术后1天、1周及1个月对眼压、眼充血(Keratograph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眼前节图像采集,R-scan软件处理记录结膜充血及睫状充血程度)、房水蛋白浓度(激光闪辉测量仪检测)及SD-OC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检查。主要指标 眼压、眼充血、房水蛋白浓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结果 术后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发生率为1.75%(5眼)。术后1周及1个月眼部结膜充血及睫状充血的程度较术后1天明显减轻(χ2=315.35,190.69,P=0.000),且于术后1个月基本接近术前水平。房水蛋白浓度比较,术后1周、1个月分别为(13.3±7.5)、(8.1±5.2)pc/ms,较术后1天(18.2±9.8)pc/ms明显降低(P=0.000)。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术后1个月为(254.1±28.4)μm,与术前(249.2±17.8)μm无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前瞻性定量检测眼充血、房水蛋白浓度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结果显示,局部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誖)能有效控制白内障术后眼部炎症反应,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眼科,2015,24: 51-55)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白内障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比
    孔祥斌 黄玉娟 晏世刚
    2015, 24(1):  56-58.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15
    摘要 ( 5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白内障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比。设计 以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 2013年1-12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住院的白内障患者。方法 分析住院白内障患者的电子病历系统的病历资料。主要指标 住院白内障患者类型、住院天数及月份构成与分布。结果 2013年白内障专科收治住院患者3763例,占眼科中心住院年患者总数的58.69%。符合纳入标准者3755例,其中男性1512例(40.3%)。老年性、并发性、代谢性、外伤性和先天性白内障分别占85.9%、7.3%、4.3%、0.6%和0.2%。老年性白内障中女性是男性1.5倍;代谢性白内障中,女性是男性1.6倍,并发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白内障中,男性和女性约为1:1;而外伤性白内障男性是女性3倍。老年性白内障平均住院(1.3±1.2)天,外伤性白内障住院(2.0±1.4)天。2月份白内障手术最少(115台),而 11月份手术最多(434台),是2月份的3.8倍。结论 在广东地级市医院眼科住院的白内障患者中,老年性白内障仍是最常见的类型。老年性白内障及代谢性白内障患者中女性更多,外伤性白内障中男性更多。白内障住院患者数量有明显季节波动。(眼科,2015,24: 56-58)
    未成年人摘除眼球后眼眶的发育
    康焕君 张印博 贾金辰 白萍 宋秀君
    2015, 24(1):  59-61.  doi: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16
    摘要 ( 5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的 探讨未成年人摘除眼球未植入义眼台的眼眶发育情况。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41例未成年时行单眼眼球摘除患者。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冠状位眼眶CT扫描影像资料,测量患侧及健侧的眼眶入口面积。主要指标 眼眶入口面积。结果 摘除眼球侧和健侧眼眶入口面积分别为(10.67±1.41)mm2和(12.03±1.41)mm2(P=0.000)。0~6岁摘除眼球组和7~12岁摘除眼球组两侧眼眶入口面积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8),13~18岁摘除眼球组二者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9)。配戴义眼片组和未配戴义眼片组无眼球侧眼眶入口面积与健侧眼眶入口面积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4)。结论 未成年人摘除眼球后影响该侧眼眶生长发育,摘除眼球时的年龄越小影响越大。摘除眼球后配戴义眼片可改善眼眶的发育。(眼科,2015,24: 59-61)
    青光眼防治公益专栏
    利用眼科PACS系统管理青光眼患者
    李建军 徐亮
    2015, 24(1):  61-63.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20
    摘要 ( 637 )   PDF (1159KB) ( 65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同仁医院的眼科“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眼科医院管理系统”将不同眼科检查设备联网,青光眼影像及报告永久存储,采用授权与密码保护相结合方式保护网络安全及患者隐私。医生在诊室通过院内网以及在院外互联网可实时查看、查询就诊过的患者目前与既往的影像检查及病历资料。患者通过互联网以“个人健康档案”的形式查看自己的病历与影像资料。这对青光眼患者诊治与随访尤其是作为慢病管理带来极大益处,为提高青光眼诊疗、教学与科研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眼科,2015,24: 61-63)
    短篇论著
    晶状体核翻转技术在初学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关玮丽 米珍 钱金凤
    2015, 24(1):  64. 
    摘要 ( 4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已成为广泛应用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其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手术源性散光低、手术安全稳定和术后视力恢复快。然而,对于初学白内障手术者,从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转变为超声乳化手术并非易事,术中、术后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文献报道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发生率约3.8%~7.7%[1]。我们采用晶状体核翻转技术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369例(380眼)取得一定经验。
    经玻璃体闭合式睫状体修复术治疗伴有睫状体离断的复杂眼外伤疗效观察
    郭振山 金宝泉 其其格 项凯
    2015, 24(1):  65. 
    摘要 ( 4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睫状体离断是指睫状体纵行肌附着在巩膜突上的肌腱断裂,睫状体与巩膜分离。对于睫状体离断伴有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特别是离断睫状体向眼球中轴部明显移位的患者,手术操作难度较大,睫状体难以复位。我们尝试采用经玻璃体闭合式睫状体修复手术方法对4例伴有睫状体离断的复杂眼外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教学园地
    眼外伤专科住院医师临床教学方式探讨
    周丹 何雷 卢海
    2015, 24(1):  67-69.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1. 019
    摘要 ( 6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外伤是涉及眼部各种结构的常见眼病,不同来源的住院医师到外伤专科轮转学习过程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针对住院医师不同的教育工作背景,充分利用临床资源,结合病历管理、手术视频、开放式查房等方式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教学,有助于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轮转的学习效果。(眼科,2015,24:67-69)
    病例报告
    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损伤眶内壁致内直肌断裂并视神经损伤一例
    崔燕辉 于刚 张诚玥 吴倩 曹文红 樊云葳
    2015, 24(1):  69-70.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23
    摘要 ( 8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男性8岁。于2个月前因“鼻窦炎,腺样体增生”于当地某医院耳鼻喉科行“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上颌窦开窗术”,术后即刻发现左眼极度外转,完全不能内转,视力严重下降。术后抗菌、消炎、止血治疗无效,术后2个月转来我院门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0.1;第一眼位:左眼为极度外斜位>45°,眼球内转不能,上转和下转均有轻度受限(图1)。左眼瞳孔散大,直径7 mm。直接光反射迟钝,间接光反射存在(图2)。左眼视盘色淡,边界清,余未见明显异常。患儿既往体健,双眼视力均为1.5。术后10天和1个月分别复查眼眶CT和眼眶MRI显示:双侧筛窦、上颌窦内见软组织影。左眶内壁骨质不连续,内直肌连续性差,未见完整结构内直肌。左眼球外斜位,视神经迂曲内移,眶脂部分疝入左筛窦。左眶鼻侧眶脂间隙模糊。右眶正常(图3)。初步诊断:鼻内窥镜下左上颌窦开窗术后;左眶内壁骨折;左内直肌损伤,断裂不除外;左视神经挫伤,视神经萎缩。经北京、天津多家医院眼科眼眶及眼肌专家会诊,均认为左内直肌难以修复,眶内壁可以考虑手术修补,但考虑视神经内移至眶内壁骨折处,如有损伤则目前0.1的视力难保。家长对进一步手术治疗顾虑较多,故放弃手术回当地观察。
    以双眼眼内炎为初始表现的肝脓肿一例
    陶玉香 李翔骥 贺翔鸽  
    2015, 24(1):  71-72.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1.024
    摘要 ( 5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女性,74岁。因双眼突发视物不清2天到当地医院检查,诊断“双眼葡萄膜炎”给予局部和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扩瞳治疗3天,因视力进一步下降急诊转入我院。患者自述起病后全身状况可,除双眼视力下降伴胀痛,无发热等其他不适。追问病史双眼发病前2周曾有低热,在当地医院给予输液后好转。查体:体温37.2℃,血压、呼吸、脉搏正常。皮肤黏膜无黄染、腹部平坦、全腹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眼科检查:双眼视力均为手动。双眼眼睑水肿++;结膜水肿+++;双眼角膜轻度水肿;右眼前房可见少量渗出,左眼前房渗出呈絮状;双眼虹膜纹理欠清,右眼部分瞳孔缘后粘连,左眼全周瞳孔缘后粘连,双眼瞳孔欠圆,右眼约5 mm,左眼4 mm,双眼对光反射迟钝;双眼晶状体混浊++,左眼晶体表面可见渗出膜;双眼眼底窥不清(图1)。眼压:右7.8 mmHg,左9.7 mmHg。既往体健,否认肝胆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 16.38×109/L,中性粒细胞 15.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94.9%。空腹血糖:7.02 mmol/L。双眼B超检查示,双眼玻璃体内均可见密集型点状回声且球壁回声增宽(图2)。考虑到患者曾有不明原因发热病史,故患者转移性眼内炎可能性大,行全身检查:腹部彩超示:肝内囊性占位(图3)。CT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脓肿可能性大(图4);双肺散在炎症(双肺散在可见斑片状及条索状致密影,双侧胸腔积液,左侧胸膜增厚);双肺下叶后部分肺不张。降钙素原(PCT-1):1.29 ng/ml,IL-6:27.75 pg/ml。综合以上结果,考虑患者为肝脓肿血行播散至双眼引起转移性眼内炎,故行双眼玻璃体腔穿刺抽液+注药+右眼前房穿刺抽液+注药(注射用头孢他啶+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盐酸万古霉素)。术后转至肝胆外科并在B超引导下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术(抽出白色脓液约10ml,培养结果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妥布霉素等多种药物敏感),术后置引流管并予抗感染(头孢噻利、利奈唑胺)、营养支持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20天后病情平稳,再次转至眼科,视力:右眼光感,左眼无光感,行右眼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及左眼球内容物剜除术。术后1周,右眼视力光感,九方位光定位不准;术后2个月门诊复查右眼视力为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