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5-03-25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2015, 24(2):  0. 
    摘要 ( 4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期以遗传性眼病及白内障诊治为主要报道内容。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分子遗传学实验室近年来在眼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方面做了较多工作。谢玥等在本期杂志报告了对中国人可疑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OPA1基因和线粒体DNA突变分析及临床特征的研究结果。在291例患者中60例(20.6%)检测到51种OPA1 基因致病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ADOA),其中37种为该实验室新发现或首先报道的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剪接位点突变、缺失或插入等类型。OPA1基因突变主要分布于外显子27和9,其次为外显子8、26、28。ADOA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1,发病平均年龄(7.97±7.31)岁,平均logMAR视力(0.84±0.42)。60例患者均双眼同时发病,眼底表现为双眼对称性视盘颞侧色淡或全视盘色淡。在本期的另一篇论著中,对909例可疑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线粒体DNA基因的16个原发突变检测,其中432例患者携带LHON的mtDNA原发突变,368例(83.38%)LHON患者携带3点常见原发突变(11778、14484和3460)。LHON阳性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18.53±9.31)岁,平均logMAR视力(1.36±0.68)。双眼可同时也可先后发病。李杨在本期的评述文章中,强调分子遗传学检测在散发视神经萎缩患者诊断中的作用,认为在不明原因的视神经萎缩患者中,线粒体DNA突变引起的LHON和OPA1基因突变引起的ADOA患者占一定比例,因此应加强不明原因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检测和分析。此外,蒋凤等报告了中国人X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患者RS1基因突变分析的结果,在27例患者中检测到27种RS1 基因突变,其中4种为新发现突变,22种(85.2%)位于第4-6外显子。27例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平均年龄(4.70±1.25)岁,平均矫正视力(0.22±0.28);40眼(74.1%)存在黄斑部视网膜劈裂,7眼存在周边部视网膜劈裂。
     在白内障人工晶状体(IOL)专题,刘敬等报告了28例(28眼)IOL置换的原因,其中IOL脱位14眼(50%),前房型IOL致大泡性角膜病变10眼(35.70%),提出的预防措施包括提高白内障手术技巧,减少悬韧带损伤和后囊膜破裂,避免植入房角固定型IOL等。马燕等对首诊为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84例,114眼)进行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存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111眼(97.4%),视网膜脱离3眼(2.6%)。术后明确病因为PHPV 76眼(66.7%)、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14眼(12.3%),强调了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前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重要性。高敏等对6例白内障术后发生的迟发性囊袋阻滞综合征患眼进行了Nd:YAG激光治疗,获得较好效果。董喆等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后房型有晶状体眼IOL植入对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对房水从后房向前房流通速度无明显阻碍。
     临床上有些眼部疾病或全身情况也可导致类似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部分表征,包括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睫状体炎症和水肿、眼内良性或恶性肿瘤等,张秀兰在述评中强调,对此类疾病要十分警惕,积极寻找继发因素,做出鉴别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本期还报道了眼科其他领域的研究论文以及几篇眼科疾病诊治相关标准与规范探讨性文章,值得您关注。  
    述评
    分子遗传学检测在散发视神经萎缩患者诊断中的作用
    李杨
    2015, 24(2):  73-75.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01
    摘要 ( 727 )   PDF (920KB) ( 67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神经萎缩是一组病因复杂的疾病,在不明原因的、有时缺乏明确家族史的视神经萎缩患者中,线粒体 DNA突变引起的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和 OPA1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占一定比例,因此应加强不明原因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检测和分析,避免漏诊和误诊。(眼科,2015, 24: 73 -75)
    经验介绍
    自制冲洗针头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王艳军 胡立影
    2015, 24(2):  75.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2.015
    摘要 ( 412 )   PDF (863KB) ( 63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警惕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为表现的其他眼病
    张秀兰,李星仪
    2015, 24(2):  76-78.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02
    摘要 ( 557 )   PDF (964KB) ( 64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眼科急诊常见疾病,表现为急性房角关闭、眼压急剧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然而,有些眼部疾病或全身情况,也可导致类似急性发作期的部分表征,包括各种原因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睫状体炎症和水肿以及眼内良性或恶性肿瘤等,需要十分警惕。积极寻找继发因素,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细致的眼部检查和辅助检查,做出鉴别诊断,是正确处理继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手段。(眼科,2015, 24: 76 -78)
    病例报告
    论著
    中国人可疑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OPA1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特征
    谢玥 陈洁琼 许可 刘丽娟 张晓慧 蒋凤 董冰 李杨
    2015, 24(2):  79-84.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03
    摘要 ( 9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ADOA)OPA1基因突变特点及ADOA患者临床特征。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可疑 ADOA患者291例,其中 55例家族史明确,236例为散发患者。方法 用PCR扩增DNA测序方法检测291例患者OPA1基因28个编码外显子,记录ADOA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指标  OPA1基因突变,家族史,发病年龄,视力,眼底表现。结果 在291例患者中60例(20.6%)检测到51种OPA1基因致病突变,其中37种为本实验室新发现或首先报道的突变。基因突变中43%(22/51)为错义突变,19%(10/51)为无义突变,14%(7/51)为剪接位点突变,24%(12/51)为缺失或插入。OPA1基因突变主要分布于外显子27和9,频次分别为8和6次;其次为外显子8,26,28,频次均为5次。在 60例ADOA患者中,6例(10%)携带相同缺失突变c.2708_2711delTTAG。ADOA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1,发病年龄(7.97±7.31)岁(范围3~33岁),女性患者发病年龄小于男性。平均 logMAR视力(0.84± 0.42)。60例患者均双眼同时发病,眼底表现对称,45例(75%)表现为双眼视盘颞侧色淡,13例(22%)表现为双眼全视盘色淡。结论 本研究结果扩大了 OPA1基因突变谱,外显子8,9,26-28是ADOA患者OPA1基因突变的热突变区域,对可疑ADOA患者应进行OPA1基因测序。(眼科,2015, 24: 79 -84)
    中国人可疑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线粒体DNA分析及临床特征
    谢玥 陈洁琼 许可 刘丽娟 张晓慧 蒋凤 董冰 李杨
    2015, 24(2):  85-89.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04
    摘要 ( 6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报告中国人可疑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线粒体DNA(mtDNA)基因突变的检测比例、突变特点及携带LHON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6-2014年北京同仁医院可疑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909例,其中226例家族史明确,683例为散发患者。方法 用PCR扩增 DNA测序方法对 909例患者及部分家系成员进行LHON线粒体DNA基因的16个原发突变检测,记录LHON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指标  mtDNA突变,突变检出率,发病年龄,视力,眼底改变。结果 909例患者中432例携带LHON的mtDNA原发突变,阳性突变检出率为47.52%。369例(85.42%)患者携带 LHON 3点常见原发突变,其中 294例(68.06%)携带m.11778G>A,58例(13.43%)携带m.14484T>C,17例(3.94%)携带 m.3460G>A;其余44例(10.18%)携带10种罕见突变(m.3635G>A、m.3733G>A、m.3736G>A、m.3866T>C、m.4171C>A、m.10680G>A、m.11696A>G、m.14459G>A、m.14482C>G、m.T14502T>C);19例(4.40%)患者同时携带2点原发致病突变。 LHON阳性患者发病年龄(18.53±9.31)岁(3~66岁)。LHON患者logMAR视力(1.36± 0.68)。结论 LHON是国人主要的遗传性视神经萎缩类型,不明原因视力下降者进行mtDNA基因突变分析十分重要。国人G3460A突变频率低。(眼科,2015, 24: 85 -89)
    中国人 X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患者RS1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特征
    蒋凤 陈洁琼 许可 张晓慧 李杨
    2015, 24(2):  90-95.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05
    摘要 ( 7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国人X连锁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XLRS)患者RS1基因突变分析,描述RS1基因突变特点和XLRS表型特征。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本实验室收集XLRS患者27例,其中12例家族史明确,15例为散发。方法 利用PCR扩增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27例患者RS1基因6个编码外显子。并对所有患者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查眼前节、散瞳后直接眼底镜查眼底及眼底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和视网膜电图(ERG)。主要指标 RS1基因基因突变,发病年龄,视力,眼底表现。结果 在27例患者中检测到27种RS1基因突变,其中4种为新发现突变,22种位于第4-6外显子(85.2%),即RS1蛋白的盘状结构域。27种突变包括15种错义突变(55.6%),4种无义突变(14.8%),4种缺失或插入(14.8%),2种剪接位点改变(7.4%),2种大片段缺失(7.4%)。27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70±1.25)岁(0~34岁)。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22± 0.28)(手动~1.0)。27例患者(54眼)中,40眼黄斑劈裂(74.1%),7眼仅有周边视网膜劈裂,5眼黄斑萎缩(其中3眼合并周边视网膜劈裂)。结论 本研究结果扩大了RS1基因突变谱,第4-6外显子区域是XLRS患者RS1基因突变的热突变区域,对怀疑为XRLS患者应先进行RS1基因第4-6外显子区域测序。(眼科,2015, 24:90 -95)
    病例报告
    论著
    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对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及房水流动的影响
    董喆 丁宁 洪洁
    2015, 24(2):  97-99.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2.006
    摘要 ( 6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了解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C-PIOL)植入对眼内邻近组织及房水流动的影响。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20只新西兰标准实验兔(20眼)。方法 将 2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均以右眼为实验眼。实验组在植入PC-PIOL后给予局部药物治疗,待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房水闪光呈现阴性后,经UBM引导将示踪剂分别注入两组动物右眼后房,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示踪剂在前房出现的例数及出现时间。对照组不植入人工晶状体,在实验组炎症消失后,与实验组同时进行以上相关检查。此后分别取两组实验动物的右眼晶状体前囊膜进行透射电镜检查。主要指标 透射电镜检查结果,示踪剂到达前房的例数及时间。结果 两组实验动物晶状体上皮细胞在透射电镜下未见明显形态差异。注射示踪剂后,实验组4例(4眼)和对照组5例(5眼)在前房观察到示踪剂(χ2=0.639,P=0.412)。实验组的示踪剂经注射后在前房出现的时间为(3.07± 0.03)秒,对照组为(2.42± 0.08)秒(t=1.413,P=0.081)。结论 PC-PIOL眼内植入在术后短时间内未对晶状体上皮细胞产生明显影响;对房水从后房向前房流通速度无明显影响。(眼科,2015,24: 97 -99)
    人工晶状体置换原因临床分析
    刘敬 布娟 孙岩秀 郝燕生
    2015, 24(2):  100-102.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07
    摘要 ( 7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人工晶状体(IOL)置换的原因及预防对策。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因各种原因行 IOL置换者 28例(28眼)。方法 对患者的既往病史、 IOL置换原因、 IOL及囊袋情况进行描述性归纳分析,计算 IOL置换原因构成比。针对不同原因研究预防对策。主要指标 患者的既往病史、 IOL置换原因、 IOL及囊袋情况。结果 IOL置换原因包括:前房型IOL致大泡性角膜病变10眼(35.70%)。IOL脱位14眼(50.00%),其中IOL脱位于玻璃体10眼(35.70%),高度近视囊袋半脱位2眼(7.14%),脱位于玻璃体伴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2眼(7.14%)。屈光异常2眼(7.14%),包括儿童IOL植入术后高度近视1眼(3.57%),高度近视 IOL测量错误1眼(3.57%)。激光导致IOL损伤 2眼(7.14%)。预防措施包括提高手术技巧,减少术中瞬间高眼压,较少悬韧带损伤,减少后囊破裂几率,掌握后囊破裂后 IOL植入指征,正确计算IOL度数,提高儿童白内障术后近视控制技术,避免植入房角固定型前房IOL等。结论 IOL置换原因以前房型IOL导致大泡性角膜病变和IOL脱位为多。提高手术技巧,避免植入房角固定型前房IOL等可有助于减少 IOL置换的发生。(眼科,2015, 24: 100 -102)
    婴幼儿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常的临床特点和病因分析
    马燕 卢海
    2015, 24(2):  103-107.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2.008
    摘要 ( 7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婴幼儿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常的临床特点和病因。设计 回顾性、非对照病例研究。研究对象 84例(114眼)3岁以下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玻璃体异常的婴幼儿白内障患儿。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岁以下合并玻璃体异常的婴幼儿白内障患儿。记录患儿月龄、主诉、体征、超声检查及超声诊断、术后确定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和母亲孕产史,对婴幼儿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常的病因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指标 月龄、症状、病程、体征、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确定诊断。结果 在84例(114眼)患儿中,发病月龄0~15个月,平均(2.7±3.0)个月,确诊月龄2~20个月,平均(7.8±4.2)个月。81例(96.4%)为家长发现异常,3例(3.6%)为体检查出异常。主要首发症状为白瞳39例(46.4%),不追物 16例(19.0%),斜视10例(11.9%),双眼不等大7例(8.3%)。白内障表现为全白内障75眼(65.8%),后极性白内障38眼(33.3%),膜性白内障1眼(0.9%),可伴有眼球震颤、斜视、小眼球、浅前房、继发性青光眼、瞳孔残膜、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缺损等。超声诊断为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111眼(97.4%),视网膜脱离 3眼(2.6%)。术后明确病因为 PHPV 76眼(66.7%),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4眼(12.3%),先天性白内障24眼(21.0%)。69.3%患眼超声诊断与术后诊断一致。结论 婴幼儿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常患儿就诊时月龄较大,多以家长发现白瞳就诊,可伴有多种眼部异常,术前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科,2015, 24: 103 -10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近视眼的远期效果
    赵可浩 陆文秀 王文萃 雷红
    2015, 24(2):  108-111.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09
    摘要 ( 8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近视中远期疗效的稳定性及手术安全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3年3月至2007年8月在北京新力眼科行LASIK手术矫治近视且完成5~9年随访的患者175例(343眼),术前屈光度(-6.40± 2.83)D(-1.50 D~-15.75 D)。方法 经检查后行LASIK手术矫治近视,并接受完整的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检查,末次随访时间(6.54±1.13)年(5~9年),所有患者每次复诊均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眼压,末次随访采用书面填表方式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指标 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压、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 术后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裸眼视力≥1.0者分别为336眼(97.96%)、326眼(95.04%)、302眼(88.05%),≥0.6者分别为340眼(99.13%)、340眼(99.13%)、333眼(97.08%),最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者分别有30眼(8.75%)、37眼(10.79%)、32(9.33%)眼。屈光状态分别为(-0.14± 0.46)D、(-0.21± 0.46)D、(-0.36± 0.52)D。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及非接触眼压3个指标均有小幅升高。未观察到严重的中远期并发症。非常满意及满意患者174例(99.4%)。结论 LASIK手术矫治近视中远期疗效稳定、安全。(眼科,2015, 24: 108 -111)
    角膜塑形镜配戴对青少年近视眼角膜表面参数的影响
    阚菲菲 胡琦 崔静 周文艳 杨帆 王珂萌
    2015, 24(2):  112-116.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10
    摘要 ( 7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表面曲率、前房深度和前房体积的变化,并探讨角膜生物力学与角膜表面变化的相关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视光学中心在2013年1-4月间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患者24例(24眼),年龄8~16岁,等效球镜度-4.0~-5.0 D。方法 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分别在戴镜前、戴镜1夜和1个月时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前表面平坦K值(Kf)、陡峭K值(Ks),角膜后表面Kf、Ks以及前房深度(ACD)和前房体积(ACV)。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CRF)。主要指标 等效球镜度(SE),角膜前表面Kf、Ks值,角膜后表面Kf、Ks值,ACD和ACV。结果 配戴角膜塑形镜1夜后SE降低(-2.35± 0.85)D。角膜前表面变平坦,前表面Kf、Ks值分别减少(1.31± 0.64)D、(1.20± 0.76)D。戴镜1个月后SE较戴镜前降低(-4.02± 0.54)D,前表面Kf、Ks值分别减少(2.54±1.13)D、(2.90± 1.01)D。戴镜1夜后,ACD、ACV分别降低(0.02± 0.02)mm、(1.71± 3.54)mm3,戴镜1个月后分别下降(0.03± 0.02)mm、(4.96± 2.25)mm3。戴镜1个月时,ACD、ACV与戴镜前和戴镜1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81,P=0.000;t=8.847,P=0.000;t=8.877, P=0.000;t=10.772,P=0.000)。角膜后表面Kf、Ks值在戴镜
    1个月后与戴镜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t=-0.365,P=0.718;t=-0.238,P=0.814)。CH、CRF与ACD、ACV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但随着CH、CRF增加,ACD、ACV的变化有减少的趋势。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有效地矫正近视,戴镜后角膜被整体压平,压平的程度可能受角膜生物力学属性的影响。(眼科,2015, 24: 112 -116)
    短篇论著
    迟发性囊袋阻滞综合征临床分析
    高敏 肖扬 王育红 李坤 许正杰
    2015, 24(2):  116-118.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2.014
    摘要 ( 4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眼调节功能的初步研究
    翟宁 王雪 王小兵 赵世强 邓秀静 曹琪玥 马芙蓉
    2015, 24(2):  119-122.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11
    摘要 ( 6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对眼调节功能的影响。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TAO患者 25例,男性 8例,女性 17例,年龄 18~40岁,平均(31.0± 6.2)岁。选取相同年龄段和屈光度范围的正常人 20例为对照组。方法 对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行显然验光、主观调节幅度检查,使用 Nidek AA-1人眼调节分析仪客观检测眼调节功能。主要指标 调节幅度、调节反应量。结果  TAO患者调节幅度(+5.42± 1.97 D)比对照组(+6.54± 1.66 D)低(t=-2.88,P=0.005)。调节功能客观检查显示17例(68%)患者存在调节功能异常,其中11例(44%)调节不足,4例(16%)调节不足伴调节紧张,2例(8%)调节紧张。结论 TAO可引起眼调节功能的异常,其异常类型以调节不足为主。(眼科, 2015, 24: 119-122)
    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泪液病毒学检测及临床特征
    张爱雪 孙旭光 王智群 张阳
    2015, 24(2):  123-127.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12
    摘要 ( 6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毒病原学检测结果、临床特征及治疗。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2年12月至2014年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临床诊断为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并且溃疡累及角膜上皮层或基质层的 80例患者。按年龄将患者分为儿童组(0~16岁)4例(5%)、成年组(17~59岁)56例(70%)和老年组(≥60岁)20例(25%)。其中男性43例(53.75%),女性37例(46.25%)。方法 对患者的泪液进行病毒抗体检测。对泪液和溃疡区角膜上皮细胞
    进行 RT-PCR检测。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眼部症状、体征及并发症。上皮型溃疡患者给予抗病毒及促角膜修复治疗;基质浅层溃疡患者给予抗病毒、抗炎及散瞳治疗;基质深层溃疡患者给予抗病毒、免疫抑制剂及散瞳治疗。随访,分析其疗效。平均随访时间8.5个月。主要指标 病毒检测结果、发病季节、年龄、性别、眼部表现及治疗。结果 80例患者中,75例(93.75%)为单眼发病。发病季节:冬季 44例(55.00%),春季20例(25.00%),秋季9例(11.25%),夏季7例(8.75%)。单纯疱疹病毒-1(HSV-1)抗体检测阳性 20例,HSV-2抗体检测阳性11例。PCR检测HSV-1阳性23例,EB病毒(EBV)阳性2例,HSV-2、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VZV)和巨细胞病毒(CMV)检测均为阴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上皮型32例(40%),基质型48例(60%)。此两种类型在各年龄组分别为:儿童组1例、3例,成年组25例、31例,老年组6例、14例。不同年龄段患者在上皮型和基质型角膜炎中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975,P=0.43)。不同性别的患者在上皮型和基质型角膜炎中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2.20,P=0.14)。治疗1个疗程(2周)后,58例(72.5%)患者均有好转(角膜溃疡较前缩小,结膜充血及前房反应减轻)。HSV-1阳性患者复发0~3次,平均1.48次;2例EB阳性患者分别复发5次和3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065,P=0.000)。结论 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除 HSV-1外,也可由EB病毒感染引起。且EB病毒感染者更易复发。病毒性角膜炎好发于冬季。发病与性别、年龄无关。(眼科, 2015,24:123 -127)
    2,3,7,8-四氯二苯 -对 -二恶英对小鼠实验性过敏性结膜炎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张丽娜 张军 刘森玉
    2015, 24(2):  128-131.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13
    摘要 ( 6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 2,3,7,8,-四氯二苯 -对 -二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 -dioxin, TCDD)对实验性过敏性结膜炎的抑制作用。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24只雌性 BALB/c小鼠随机分成2组,TCDD组和对照组各12只。方法 用豚草花粉(Ragweed, RW)对BALB/c小鼠免疫的前1天,小鼠腹腔内注射1 μg TCDD(TCDD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橄榄油,免疫后的第10天用含有RW的溶液点眼攻击,观察眼部临床表现(眼睑充血水肿、流泪),攻击后24小时将小鼠处死,取出眼球及上下眼睑,进行病理分析,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个数;取出脾脏分离淋巴细胞,分别用特异性抗原Ragweed及Anti-CD3mAb刺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因子(IL-4、IL-5、IFN-γ、IL-10)的生成,以3H-TdR掺入法通过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每分钟脉冲数值检测细胞增生反应。主要指标 结膜炎临床与病理表现(眼睑充血水肿、流泪,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个数),IL-4、IL-5、IFN-γ、IL-10细胞因子数,T淋巴细胞增生反应数。结果 TCDD组未发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对照组小鼠出现不同程度流泪、结膜充血等症状。TCDD组脾细胞中未测到IL-4及IL-5生成,对照组IL-4及IL-5分别为(5.34± 0.82)pg/ml和(3.56±0.11)pg/ml(t=2.3,P=0.025);但经过Anti-CD3mAb刺激后TCDD组细胞因子IL-4及IL-5分别为(2.31±0.49)pg/ml和(3.16±0.66)pg/ml,对照组为(2.82±1.12)pg/ml和(4.31±0.89)pg/ml(t=0.15,P=0.078);TCDD组及对照组小鼠脾细胞在经过 RW抗原刺激后细胞增生反应分别为(300±13)cpm和(1500±15)cpm(P=0.01),而在抗 Anti-CD3mAb刺激后细胞增生为(15 500± 550)cpm和(16 700±670)c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结论
    TCDD抑制了小鼠实验性过敏性结膜炎的发展。(眼科,2015,24: 128 -131)
    病例报告
    激光手电致黄斑损伤一例
    陈强 陈植明 曹雪婧 李丽英 肖飞 于健 薛保勤
    2015, 24(2):  133.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2.019
    摘要 ( 507 )   PDF (1070KB) ( 66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园地
    眼科本科留学生教学体会
    艾立坤 吴怡 胡依博 王嘉南
    2015, 24(2):  134-135.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2.020
    摘要 ( 4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接受眼科本科课程的在读留学生中随机选取 17人,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探讨留学生对不同的授课方式的认可程度,分析总结留学生的主观感受。学生对目前教学方式基本满意( 60%),留学生更渴望实践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同时创造国际化的教学环境也将是提高眼科本科留学生教学质量的一大重点。(眼科,2015, 24: 134 -135)
    标准与规范探讨
    远程眼科眼底照相机外眼及眼前节像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
    李建军 徐亮 彭晓燕 刘丽娟 王爽 梁庆丰 杨桦 王宁利
    2015, 24(2):  136-137.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21
    摘要 ( 382 )   PDF (1779KB) ( 64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三维磁共振的眶内段视神经和视交叉准确截面积测量的标准操作规范
    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诊治新技术共识小组
    2015, 24(2):  137-139.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2.022
    摘要 ( 364 )   PDF (1937KB) ( 64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适用于大样本人群的无创脑脊液压力估算方法的标准与规范
    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诊治新技术共识小组
    2015, 24(2):  139-140.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2.023
    摘要 ( 300 )   PDF (1134KB) ( 63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3.0T磁共振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静息态脑功能评估的标准操作规范
    北京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诊治新技术共识小组
    2015, 24(2):  140-142.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5.02.024
    摘要 ( 409 )   PDF (1287KB) ( 63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光眼防治公益专栏
    青光眼防治:从医院到社区
    梁远波 欧文 方爱武
    2015, 24(2):  143-144.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5. 02. 025
    摘要 ( 450 )   PDF (1914KB) ( 62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光眼为严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根据目前流行病学数据估计我国青光眼患者至少 1500万。但 90%的患者未曾到医院就诊。从全民健康的角度出发,青光眼防治的重点是在未就诊的人群中进行早期筛查和及时干预。已确诊患者随访依从性的提高和实现,也依赖于社区眼科诊所的建立和青光眼随访工作的 “去专家化 ”。青光眼防治从医院走向社区也是未来实现全民眼保健的必然要求。(眼科,2015,2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