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25
    述评
    未来青光眼手术路在何方?
    张秀兰 李飞
    2018, 27(1):  1-3.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01
    摘要 ( 731 )   PDF (655KB) ( 63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降低眼压迄今仍是目前临床上被证明唯一有效的青光眼治疗方式。手术治疗降低眼压是应对中晚期青光眼的最有效手段。现代青光眼手术技术不断创新,但仍存在两大主要难关。首先,滤过性手术存在术后瘢痕化及潜在并发症等诸多弊端,多种新型微创青光眼手术(micro-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MIGS)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上问题;其次,尽管目前青光眼手术技术日新月异,但对于大多数难治性青光眼病例,利用现有手术技术仍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青光眼手术技术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青光眼手术将形成以MIGS为主流的手术体系,并不断研发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辅助下的抗青光眼手术新模式,逐步征服各种极端复杂的难治性青光眼。(眼科, 2018, 27: 1-3)

    焦点论坛
    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闭角型青光眼
    樊宁 王宁利 刘旭阳
    2018, 27(1):  4-8.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02
    摘要 ( 650 )   PDF (1652KB) ( 65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外伤性悬韧带损伤、悬韧带发育异常(如马凡综合征等)以及累及周边的视网膜变性等退行性病变。这些原因导致的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部分离断可导致晶状体虹膜隔前移、前房变浅、房角关闭以及隐匿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眼压可呈急性或慢性升高,临床表现类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对于此类患者给予缩瞳、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或者小梁切除手术,由于没有根本解决晶状体位置异常这个主要致病因素,有时不仅不能降低眼压,反而加重前房变浅、诱发房水迷流或恶性青光眼。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的此类青光眼并非典型的闭角型青光眼,二者在发病年龄、眼别、屈光状态、前房深度、眼轴长度、对散瞳剂与缩曈剂的反应、UBM特征等方面均有不同,且前者常伴有眼部其他合并症。两者的治疗也有原则性的区别,比如是缩瞳还是散瞳,是否行激光虹膜周切,选择青光眼手术还是晶状体手术等。因此临床上需仔细鉴别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的此类青光眼与PACG,并根据发病机制给予针对性治疗。(眼科, 2018, 27: 4-8)

    图片病例
    外伤性球结膜下和眶内积气
    李浩晴 赵云 赵红
    2018, 27(1):  8-8.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22
    摘要 ( 294 )   PDF (159KB) ( 61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我国青光眼临床诊断方式基于微信的问卷调查
    乔春艳 张慧 赵爱萍 曹凯 杨晓晗 胡健萍 梁静 宋静 王宁利
    2018, 27(1):  9-15.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03
    摘要 ( 661 )   PDF (1085KB) ( 66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我国青光眼诊断方式及相关设备使用的现状。设计 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 可以网络联系的中国大陆地区眼科医生。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问卷,使用“问卷星”设计问卷链接,通过微信直接发送或二次转发到全国或省市地区的微信群。调查对象直接在手机填写问卷,一个手机号码只能提交一次问卷。使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关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主要指标 Goldmann眼压计使用率、前房角、眼底、视野的不同评估方法的使用比率、不同房角镜分类方法的使用比率。结果 共收到除了港澳台西藏以外的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1111份问卷。48.48%所在医院有青光眼专业组,青光眼专家和专科医生占20.62%。常规使用Goldmann眼压计的占25.29%,42.94%因医院无Glodmann眼压计而无法常规使用。最常用的房角检查法是房角镜(69.49%)和UBM(17.55%)。使用房角镜频率75%~100%的被调查者仅为35.64%,29.26%的被调查者房角镜使用频率低于25%。最常用的房角分级法是Scheie法(74.17%)。最常用的眼底检查仪器是直接检眼镜(39.97%),其次是前置镜(29.16%),眼底照相仅占11.61%。25.74%的被调查者用眼底照相的频率低于25%。最常用的视野检查为Humphrey视野计(45.00%)。青光眼专家及专科医生使用房角镜、眼底照相及Humphrey视野计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医生。结论  我国青光眼诊断实践中,未能广泛采用Goldmann眼压测量,房角镜检查和眼底照相技术使用率比较低。我国青光眼诊断规范化与国际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加强培训、推广规范化流程,以减少我国与国际诊疗水平间的差异。(眼科, 2018, 27: 9-15)

    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成年人开角型青光眼两年随访
    刘玥 陈霄雅 李猛 王怀洲
    2018, 27(1):  16-20.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04
    摘要 ( 4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成年人开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1年1月至2014 年4 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接受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的成年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1例(50眼)。方法 对上述患者行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术后3、6 个月,1、1.5、2年进行随访。对比观察青年组与中老年组、非高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组患者的眼压以及降眼压药物使用情况。以术后不使用降眼压药物,且眼压<21 mmHg为完全成功,术后需使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21 mmHg为条件成功。主要指标  眼压、降眼压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24.9±8.1)mmHg,平均应用(2.7±1.2)种药物。术后3、6 个月,1、1.5、2年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5.1±3.0)mmHg、(15.5±3.5)mmHg、(15.4±3.1)mmHg、(15.6±4.2)mmHg、(15.8±4.9)mmHg,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00)。术后2年平均应用(0.8±1.4)种药物,明显少于术前(P=0.000)。术后2年完全成功率70.3%,条件成功率92.6%。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及降眼压药物种类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高度近视组眼压(14.4±3.3 mmHg)低于非高度近视组(16.2±4.5 mmHg)(P=0.035),其他时间点两组眼压及用降眼压药物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随访两年的结果表明,Schlemm管成形术对成年人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眼压手术方式。(眼科, 2018, 27: 16-20)

    沈阳地区2011-2016年青光眼住院患者构成及特点分析
    傅博 张绍丹 孙晶 李若溪 刘驰 王海林
    2018, 27(1):  21-25.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05
    摘要 ( 3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2011-2016年青光眼住院患者的构成及变化特点。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1年1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18周岁及以上的青光眼患者。方法 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诊断将其分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继发性青光眼(secondary glaucoma,SG)和其他类型青光眼。分析患者的疾病类型、年龄、性别分布等特点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主要指标 疾病构成比,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结果 共纳入有效病例7569份。PACG为最主要的青光眼类型(5330例),占全部住院病例的70.42%。其次为SG(1517例,20.04%)。POAG和其他类型青光眼患者分别为352例(4.65%)和370例(4.89%)。PACG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10)岁,明显高于POAG的(53±15)岁、SG的(57±15)岁和其他类型青光眼的(63±13)岁。PACG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2倍(1:2.21),而POAG和SG则主要以男性为主(男:女=1:0.44和1:0.65)。5年间POAG所占比例略有升高(3.37%~5.71%)。患者年龄及性别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2011-2016年PACG仍为沈阳地区青光眼的主要类型,POAG的住院比例明显低于既往其他城市的报告。(眼科, 2018, 27: 21-25)

    消息
    《过敏性结膜炎》一书出版
    晏晓明
    2018, 27(1):  25-25. 
    摘要 ( 2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晏晓明教授和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孙旭光教授共同主编的《过敏性结膜炎》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本著为“眼表疾病临床系列”的其中一册,共分为三篇、十章,内容包括结膜基础知识、过敏性结膜炎总论及各论。基础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结膜解剖、组织学、结膜炎症与免疫反应等,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过敏性结膜炎的病理过程。另外,本著附增值服务,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可以观看视频,使读者能够更直观的了解结膜印记细胞学检查和结膜刮片检查方法。总论部分涵盖了过敏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分类、影响因素、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并提供了疾病的程度分级,以及根据程度分级所推荐的相应治疗原则。各论部分详细论述了各型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治疗方案,其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接触性过敏性结膜炎。本著图文并茂,附有疾病相关的典型图片近90幅,以及各型过敏性结膜炎的典型病例,更有助于眼科医生具体掌握疾病的诊治方法。该书约23万字,精装,彩色印刷,定价99.00元。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医药书店、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网均有销售。如需购买,也可登陆人民卫生出版社网站(http://www.pmph.com),或人民卫生出版社天猫旗舰店,或联系人民卫生出版社销售部,电话:010-597872265/010-59787074。(晏晓明)

    论著
    OCT测量的视网膜及黄斑后极部不对称参数在早期POAG中的诊断意义
    吴蓉 周紫霞 廖素华 李金瑛
    2018, 27(1):  26-30.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06
    摘要 ( 7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视网膜及黄斑后极部不对称参数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中的诊断意义。设计 诊断技术评价。研究对象 50例(100眼)早期POAG患者和50例(100眼)正常对照者。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相干光断层扫描(Cirrus HD-OCT)进行黄斑模块和视盘模块扫描,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黄斑厚度、黄斑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并进行双眼和同一眼内不对称参数分析;Humphrey视野计检查视野平均缺损(MD)和模式标准差(PSD)。用受试者工作特性下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参数诊断早期POAG的能力。主要指标  RNFL厚度、黄斑厚度、GCIPL厚度及不对称性分析和AUC值。 结果 早期POAG组,上方、下方及总体的视盘RNFL厚度、黄斑厚度、GCIPL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除眼内视盘RNFL厚度的差值(P=0.128),其余组间各测量参数的不对称性分析即绝对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CIPL诊断效能最高者是双眼上方GCIPL厚度差值,AUC值为0.933,其次是GCIPL总体厚度(AUC=0.922)。视盘周围RNFL参数中诊断效能最高者是双眼视盘RNFL总体厚度差值(AUC=0.894)。黄斑厚度参数中诊断效能最高者是黄斑总体厚度(AUC=0.85)。特异性在95%时,总体GCIPL厚度的敏感度最高(85%);其次为总体GCIPL厚度差值(80%)。结论 Cirrus-HD OCT测量视盘RNFL厚度及GCIPL厚度并进行双眼不对称参数分析对早期POAG的诊断价值比黄斑厚度参数大。但同一眼内不对称参数分析的诊断能力最差。(眼科, 2018 , 27: 26-30)

    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两种光凝范围对难治性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比较
    陈琳 王华 唐炘
    2018, 27(1):  31-35.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07
    摘要 ( 5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眼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210度和240度范围对难治性青光眼眼压下降幅度的差异。设计 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70例(7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方法 70眼随机分为光凝范围210度组35例,240度组35例。所有患者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与房角分离。术后平均随访(21.69±8.93)个月。主要指标 眼压、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结果 术前210度组与240组平均眼压分别为(26.13±10.58)mmHg、(24.85±10.78)mmHg(P=0.620),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分别为(18.31±6.62)mmHg、(16.26±4.41)mmHg(P=0.131),眼压下降幅度分别为(7.81±12.55) mmHg与(8.57±11.40)mmHg。术前210度组与240组平均用降眼压药物数量分别为(2.71±1.66)种、(2.40±1.65)种(P=0.429),末次随访时用降眼压药物数量分别为(0.46±0.98)种、(0.34±0.80)种(P=0.595)。两组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光凝范围210度与240度对眼压控制无明显差异。(眼科, 2018, 27: 31-35)

    病例报告
    肺癌虹膜转移继发青光眼一例
    王莎莎 李颖洁
    2018, 27(1):  35-63.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16
    摘要 ( 4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71岁。因右眼胀痛1个月就诊。2016年4月因右侧肩关节肿胀疼痛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为肺癌骨转移,在湖南湘雅医院行痰涂片检查、肺部CT及肩部肿物引流物病检后确诊为小细胞肺癌、肺癌骨转移,且患者拒绝相关治疗;2016年6月因右眼白内障、青光眼在江西省永新县医院行右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入院查体:心、肺、腹部物理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眼科情况:视力:右眼光感/1m,左眼0.15。非接触眼压:右眼40 mmHg,左眼13 mmHg。右眼:球结膜混合(+),上方滤过泡局限隆起,角膜轻度水肿,角膜内皮见大量棕色点片状KP(+++),下方角膜内皮血染,前房深度可,颞侧、上方、鼻侧前房角见大量团簇状肿物堆积,虹膜表面见数处米粒大小不规则形肉色肿物,凹凸不平,并见大量渗出病灶及新生血管芽爬行于虹膜表面,下方房角见深度约1mm肉色碎屑沉积物,沉积物上方见深度约2 mm陈旧积血,瞳孔欠圆上移,直径约3×4 mm,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消失,人工晶状体前团簇状渗出及色素附着(图1A、B),玻璃体及眼底因屈光介质混浊窥不入。左眼:球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轻度皮质混浊(++),核II级,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右眼前房深度3.94 mm,各象限房角不规则变钝,各象限房角均可见占位病变,且虹膜表面回声欠清晰;左眼前房深度2.30 mm,各象限房角未见明显异常(图1C、D)。眼部B超:双眼玻璃体、视网膜以及脉络膜未见异常回声。同位素全身骨显像:全身骨多发异常密度影,考虑转移。患者拒绝再次痰涂片及肺部CT检查。入院诊断:右眼继发性青光眼、虹膜转移癌、葡萄膜炎、陈旧性前房积血、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小细胞肺癌、肺癌骨转移。入院后全身给予20%甘露醇250 ml静滴qd及醋甲唑胺片25mg口服bid;局部给予卡替洛尔滴眼液bid,布林佐胺滴眼液bid,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bid,普拉洛芬滴眼液qid等处理,3d后眼压控制在19~25 mmHg。

    论著
    高压力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微观机制的研究
    梁玲玲 袁进 幸正茂 廖洪斐
    2018, 27(1):  36-41.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08
    摘要 ( 7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高压力对兔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微观机制。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仿生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第一代兔角膜内皮细胞(rabbi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RCEC)分为五组:A组30 mmHg压力组,B组压力波动组,将压力设为15~25~20~10 mmHg,每个压力持续6小时,C组50 mmHg压力组,D组正常压力组,E组无压力组。免疫法鉴定原代角膜内皮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中蛋白BcL-2和P53表达;RT-PCR检测Fas/FasL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胞浆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主要指标 兔角膜内皮细胞蛋白BcL-2、P53表达以及Fas/FasL和Cytc的表达。结果 获取的所有细胞证实为角膜内皮细胞表型,无角膜上皮细胞及基质细胞污染。细胞分别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高压力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而受损的细胞大部分处于凋亡状态;Western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在30 mmHg组、50 mmHg组和压力波动组中蛋白P53相对表达量(OPTDI P53/OPTDIactin)分别为(0.253±0.014)、(0.670±0.019)、(0.474±0.016),明显高于正常压力组(0.009±0.003)(F=1210,P=0.000);RT-PCR检测各组中各时间段Fas/FasL的表达均为阴性;在高压力组中,免疫荧光检测发现细胞胞浆中Cytc呈阳性表达。结论 高压力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是通过细胞凋亡介导,而压力调控下细胞凋亡途径的启动是角膜内皮细胞Cytc从线粒体释放入胞浆,通过激活凋亡的内源性途径实现。(眼科,2018, 27: 36-41)

    生物视膜抑制兔小梁切除术后结膜纤维瘢痕形成的实验研究
    张俊秀 马遥 张海娟 马科
    2018, 27(1):  42-47.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09
    摘要 ( 5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生物视膜(一种海绵状胶原蛋白基质)对兔小梁切除术后结膜纤维瘢痕形成的抑制作用。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新西兰大白兔48只。方法 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ealaflow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6只。每只兔一眼做小梁切除术。空白对照组:单纯做小梁切除术。生物视膜组:小梁切除术时将生物视膜缝合于巩膜瓣后方。Healaflow(一种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组:小梁切除术时将Healaflow注入巩膜瓣及结膜瓣下。术后1、3、5、7、9、11、13、14、21、28天测量眼压,观察滤过泡情况。术后7、14、28 天取眼球做局部组织切片,应用 HE 和免疫组化PCNA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主要指标 眼压,滤过泡情况,炎症细胞情况,胶原纤维排列情况,PCNA阳性成纤维细胞数量。结果 空白对照组、生物视膜组、Healaflow组术后7天眼压分别为(4.93±1.40)、(3.56±0.50)、(3.49±0.40)mmHg(P=0.005);术后14天分别为(5.53±1.49)、(4.00±0.58)、(4.11±0.41)mmHg(P=0.013);术后28天分别为(5.76±0.94)、(5.93±1.34)、(5.11±0.91)mmHg(P=0.246)。空白对照组从术后第9天开始出现非功能性滤过泡,生物视膜组和Healaflow组从术后21天开始出现少量非功能性滤过泡。HE染色:术后7天各组滤过区域炎症细胞均较少;术后14天各组炎症细胞数量最多,生物视膜开始降解,降解区域孔壁消失,由疏松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少量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取代;术后28天各组炎症细胞明显减少,生物视膜完全降解,由疏松的胶原纤维取代。PCNA染色:术后14天各组PCNA阳性细胞均达高峰;不同时期空白对照组PCNA阳性细胞数均较生物视膜组、Healaflow组多。结论 生物视膜具有抗兔小梁切除术后结膜瘢痕形成的作用,可以维持兔小梁切除术后更持久的低眼压,尽管时间较短,但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眼科,2018, 27: 42-47)

    图片病例
    白点状视网膜变性
    李娟娟 黎铧
    2018, 27(1):  47-47.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23
    摘要 ( 267 )   PDF (301KB) ( 60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湖南地区2011-2016年角膜供体资料变化趋势分析
    何圣玉 杨丽红 龙文秀 李绍伟 王丛香 李彦
    2018, 27(1):  48-51.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10
    摘要 ( 3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湖南地区近6年捐献角膜供体资料,探讨促进角膜捐献和眼库发展的策略。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长沙爱尔眼库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库登记的295例捐献角膜供体资料。 方法 回顾分析以上资料每年的变化趋势。主要指标 年捐献量、捐献者性别、年龄、死因、职业、文化程度、捐献途径。结果  2011-2016年捐献量分别为32、33、36、40、92、62例。40~49岁捐献者64例(21.7%),>70岁捐献者45例(15.3%)。捐献者以工人(29.8%)和农民(29.2%)居多;死亡原因以恶性肿瘤居首位(44.4%);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13.2%。主动联系捐献99例(33.6%),红十字会捐献57例(19.3%),器官捐献中心捐献38例(12.9%),遗体捐献中心捐献33例(11.2%)。结论2011-2016年湖南地区角膜捐献量逐年增多,这与眼库自身的宣传、角膜捐献途径多样化有关。(眼科, 2018, 27: 48-51)

    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生成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张旭 李彬 顼晓琳 高飞 张志豹
    2018, 27(1):  52-57.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11
    摘要 ( 3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表达水平与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之间的关系。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标本,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MUM-2B。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行眼球摘除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的标本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标本中TSP-1的表达,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侵犯睫状体、侵犯巩膜导管相关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标本中CD34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TSP-1与其相关性。构建TSP-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UM细胞系MUM-2eB,运用Q-PCR以及Western 蛋白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系VEGF的表达量变化。主要指标 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标本中TSP-1的表达与临床资料相关性,组织标本中MVD,细胞系TSP-1过表达前后VEGF表达量变化。结果 50例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中侵犯睫状体与未侵犯睫状体TSP-1表达阳性者分别为5/20和27/30;大肿瘤(最大基底直径>16 mm或高度>10 mm)和中等大小肿瘤(最大基底直径<16 mm或高度在2.5~10 mm)表达阳性者分别为3/11和29/39(χ2=5.470、4.845,P<0.05)。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以及是否侵犯巩膜导管间TSP-1表达阳性例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64、0.606、0.856、0.723)。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TSP-1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的M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4.616,P<0.05)。构建TSP-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转染UM细胞系MUM-2B,转染前后VEGF含量较前下降(P<0.05)。结论 TSP-1与葡萄膜黑色素瘤血管生成相关,葡萄膜黑色素瘤组织中TSP-1表达升高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示TSP-1可能作为预测葡萄膜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以及分子治疗靶点的指标。(眼科, 2018 , 27: 52-57)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OCTA血管密度分析
    莫宾 周海英 焦璇 刘武
    2018, 27(1):  58-63.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12
    摘要 ( 7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采用相干光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测量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眼及对侧眼黄斑区的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密度,探讨CSC的发病机制。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北京同仁医院CSC患者及正常对照各27例。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OCTA(RTVue XR Avanti)检查,应用3 mm×3 mm视网膜血管成像扫描模式获得血流图像。仪器自带软件自动获得黄斑区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值,手工测量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管密度值。主要指标 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黄斑3 mm区域内的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CSC眼为(50.517±3.743),对侧眼为(52.577±3.803)(P=0.042),正常对照组为(48.114± 3.257)(P=0.000);3 mm区域内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CSC眼为(56.673±5.750),对侧眼为(60.905±3.174)(P=0.009),正常对照眼为61.361±1.839(P=0.002)。结论CSC患者患眼及对侧眼视网膜浅层血管密度较正常对照眼增加,而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CSC患眼较正常对照眼降低,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及CSC患者脉络膜中大血管的增厚充血相关。(眼科,2018, 27:58-62)

    病例报告
    白血病骨髓移植术后合并双眼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一例
    霍璐
    2018, 27(1):  62-63.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17
    摘要 ( 4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24岁。1年前外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移植前查供体、受体CMV IgG(+),IgM(-)。5个月前预处理采用Ara-C/Bu/Cy/ATG/CCNU方案,回输异基因供者骨髓干细胞964 ml,MNC 6.61×108/L,共输注供者外周血干细胞48 ml,MNC 2.0×108/L。术后患者口服更昔洛韦、大蒜素预防病毒感染。住院期间患者反复CMV血症,给予阿昔洛韦静滴、心电监护下输注3次CMV CTL细胞1×107抗病毒治疗,出院后长期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否认全身其他疾病及家族史。2016年10月8日因“右眼眼前黑影遮挡1周”于我科首诊。视力:右眼0.6,左眼0.04。眼压:右眼13 mmHg 左眼15 mmHg。眼科检查:眼前节(-),眼底:右眼视盘(-),视网膜血管轻迂曲,未见血管鞘,颞侧周边部视网膜散在小片状视网膜下出血,黄斑区未见明显出血及渗出;左眼视盘(-),视网膜血管轻迂曲,未见血管鞘,视网膜颞侧周边部散在小片状视网膜下出血,左眼黄斑区水肿。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及症状体征考虑为左眼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2016年11月4日因“右眼视力突然下降1天”再次就诊于我科。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04,眼压:右眼11 mmHg 左眼12 mmHg。眼前节(-),双眼底:视盘(-),视网膜血管迂曲,视网膜后极部及周边大量片状出血,颞下侧可见沿血管分布的浓厚黄白色渗出,黄斑区水肿。黄斑区OCT:双眼黄斑囊样水肿(图1A、B)。遂患者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双眼房水检测:右眼:CMV-DNA  5.07 E+04,左眼:CMV-DNA 1.92 E+04 (正常 <1 E+03)。眼B超:双眼玻璃体轻混,右眼下方局限网膜脱离。临床诊断:双眼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给予患者双眼玻璃体腔内注射更昔洛韦200 μg/0.1 ml联合曲安奈德2 mg/0.1ml,1次/周,连续4周。12月4日复查视力:右眼0.02,左眼0.04,眼压:右眼12 mmHg 左眼12 mmHg。眼前节(-),眼底:视网膜血管较迂曲,见血管鞘,视网膜后极部沿血管大量片状出血、少量棉绒斑,黄斑区出血、水肿及硬性渗出。给予膦甲酸钠(可耐)2400 μg联合曲安奈德2 mg双眼玻璃体腔内注射。12月11日复查视力:右眼0.04,左眼0.02。眼压:右眼9 mmHg左眼7 mmHg。眼前节(-),眼底:视盘色略淡,视网膜血管较迂曲,血管闭塞呈白线状,视网膜后极部沿血管片状出血、棉绒斑,黄斑区出血、水肿及金黄色硬性渗出较前好转(图1C、D)。黄斑OCT:双眼黄斑轻度水肿。房水病毒检测CMV-DNA:右眼: 8.14 E+02,左眼:1.87 E+03。

    短篇论著
    自体板层巩膜瓣反转法修复青光眼术后远期滤过泡渗漏18例
    韩冬 袁立飞 吕建华
    2018, 27(1):  64-65.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13
    摘要 ( 3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顾河北省眼科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就诊的滤过泡渗漏18例18眼,男性1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0.1±8.0)岁(18~71岁)。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6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9眼,发育性青光眼3眼。所有患者均在小梁切除术中或术后局部应用抗代谢药物(MMC、5-FU)。1年后发生滤过泡渗漏,巩膜瓣部分融解,经局部用药、包扎、注射自体血清均无效的患者。眼压6~11(8.4±1.6)mmHg。滤过泡呈蜂窝状或针孔状,荧光素染色溪流征阳性。前房深度正常或Ⅰ度浅前房。3眼合并眼内炎。手术方法:手术均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上直肌固定缝线。(1)切除渗漏滤过泡:于渗漏的象限沿角膜缘剪开变性的结膜,剪除渗漏的滤过泡和瘢痕化结膜组织、Tenon囊,并向上分离球结膜,暴露巩膜和滤过区;(2)制作巩膜床和板层巩膜瓣:在渗漏的滤过泡处做一3 mm×3 mm板层巩膜瓣,剥离至透明角膜内,并将其剪除,然后在巩膜床的鼻侧或颞侧(视手术可操作范围而定),制作一个比板层巩膜床大0.5 mm的“门式”巩膜瓣,反转至已备好的巩膜床,清理原来的小梁切除部位的增生组织,使滤过道通畅,将巩膜瓣与两上角对位缝合,近角膜缘处用10-0尼龙线连续缝合(图1);(3)轻轻向上分离球结膜,以避免其紧张。将结膜向下牵拉覆盖于整个创口,如果结膜紧张,可在近穹窿部稍做减张,间断缝合球结膜以达水密程度。如果前房浅、眼压低,可将前房注入少许黏弹剂。术毕结膜囊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包扎术眼。术后平均随访(14.1±7.4)个月(6~24个月)。观察滤过泡修复、形态及眼压情况。

    图片病例
    教学园地
    动物实验与医学模拟教学相结合提高白内障手术培训效果
    焦剑 丁炎娥 华文
    2018, 27(1):  66-70.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14
    摘要 ( 8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具有更长而困难的学习曲线。近年来我们采用动物实验与医学模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年眼科医生进行白内障手术训练,取得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在Phaco手术技能培训的开始,应首先进行动物眼球与通过模拟器进行眼科基本显微手术技能的培训。本文从切口制作、黏弹剂注入、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和水分层、晶状体核超声乳化吸除、晶状体皮质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黏弹剂吸除及恢复眼压及前房等方面比较了从动物眼球训练与通过模拟器训练的优势与局限性。(眼科,2018, 27: 66-70)

    眼科医生继续教育策略与培训方法之思考
    张莉
    2018, 27(1):  70-72.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17.01.015
    摘要 ( 2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学继续教育是医生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现阶段的医学继续教育手段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或会议传授知识和经验,医学专业有其特殊性,医生的专业诊断和治疗水平有时甚至决定患者的预后,重知识轻技能的继续教育模式并不会使医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提供的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医学专业尤其是眼科专业迫切需要推出新的继续教育手段和方法,眼科医生需要终生进行新技能训练,许多情况下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比知识性介绍和经验传授更重要。(眼科, 2018, 27: 70-73)

    病例报告
    高度近视眼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一例
    马丽华 唐广贤 李凡
    2018, 27(1):  73-74.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18
    摘要 ( 2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72岁。2017年3月3日主因右眼胀痛伴头痛、恶心呕吐10天加重12小时就诊。既往双眼高度近视病史50年。入院前10天于某院就诊,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给予药物控制眼压,右眼症状缓解,12个小时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入院全身查体无明显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指数/眼前30 cm,眼压:右眼指测T+2、左眼指测Tn(眼压检查不配合)。右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雾状水肿,中央前房深度约2.5CT,周边<1/4CT,房闪窥不清,虹膜节段性萎缩,未见新生血管,瞳孔欠圆,约5 mm × 6 mm,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混浊,眼底窥不清。左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中央前房深度约3CT,周边<1/4CT(图1A、B),房闪(-),虹膜纹理清,未见新生血管,瞳孔圆,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混浊,眼底:视盘边界欠清、色淡,C/D=0.3,视网膜呈豹纹状改变,盘周脉络膜萎缩弧,视网膜血管走行及比例未见明显异常,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图1C、D)。A超检查:右眼前房轴深2.69 mm,晶状体厚度4.38 mm,玻璃体腔长度24.80 mm, 眼轴31.87 mm;左眼前房轴深2.14 mm,晶状体厚度5.26 mm ,玻璃体腔长度21.22 mm,眼轴28.26 mm。UBM检查:中央前房深度:右眼1.38 mm、左眼1.82 mm,双眼房角不同程度关闭(图1E~H)。入院后给予降眼压药物治疗及右眼前房穿刺术,双眼眼压波动于15 ~17 mmHg。房角镜检查:右眼房角入口裂隙状,周边虹膜膨隆,静态下N4,动态下4~6点位房角可见睫状体带,小梁网色素3级,余象限房角均关闭,左眼房角入口裂隙状,周边虹膜膨隆,静态下N4,动态下各象限房角均可见睫状体带,小梁网色素2级。于2017年3月9日行右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左眼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双眼眼压控制平稳,未见手术并发症。

    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治疗急性发作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四例
    张明 彭显耀 胡城 孟京亚 吴海霞 梁远波
    2018, 27(1):  75-79.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19
    摘要 ( 659 )   PDF (1508KB) ( 6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2014-2016年在温州眼视光医院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治疗有效的4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及UBM形态学特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各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5~71岁。双眼急性发作3例,单眼急性发作1例。UBM显示单纯性瞳孔阻滞型2例,瞳孔阻滞合并睫状体前位型2例。4例患者3种以上药物治疗无效,滴用毛果芸香碱后眼压无下降甚至升高,改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治疗后,眼压在3~15小时内进行性下降至21 mmHg以下。4例患者均无明显睫状环阻滞或晶状体不全脱位的表现,发作前房角开放≥180°,发作时全周关闭,散瞳后开放90°~360°,且再次开放位置与发作前基本一致。认为对于急性发作的PACG患者散瞳治疗的指征尚需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总结。(眼科,2018, 27: 75-79)

    以双眼视盘水肿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一例
    刘笑 沙翔垠 曾敏智 彭娟
    2018, 27(1):  80-80.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20
    摘要 ( 2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41岁。因头痛半个月、眼胀10天于2017年5月21日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1周前于外院诊断为视神经炎,予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查体:双眼视力均1.0,眼前节正常,双眼视盘边界不清、水肿隆起,色偏红,C/D 0.1,A:V=2:3,视盘周边血管扩张,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可见。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双眼视盘水肿 (图1);视野检查,双眼生理盲点扩大;血常规,白细胞23.17×109/L,血小板1047×109/L;黄斑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凝血4项、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等检查无阳性发现。入院后神经内科会诊,行腰椎穿刺检查示颅内压显著增高(>340 mmH2O),脑脊液常规示红细胞增高(75×106/L),脑脊液生化、涂片、抗酸杆菌、隐球菌检查均正常,头颅磁共振平扫+增强(图2)、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考虑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进一步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CVT(上矢状窦、右侧横窦)(图3)。请血液科会诊,考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拒绝行骨髓穿刺检查。入院后予抗凝、抗血栓形成等药物治疗7天,患者头疼缓解,要求出院。出院后于当地血液科就诊,查JAK2 V617F 基因阳性,行骨髓穿刺检查证实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予拜妥瑞、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017年7月28日复诊,双眼视盘水肿减轻,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力380 mmH2O,脑脊液常规示红细胞(1×106/L)较前明显下降,脑脊液生化等均正常,血常规白细胞降至8.16×109/L ,血小板降至558×109/L。随诊半年,患者病情稳定,无再发。

    甲状腺腺泡癌合并Graves眼病一例
    岳红云 张百红
    2018, 27(1):  81-81.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18. 01. 021
    摘要 ( 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男性,42岁。因双眼球突出1个月余入院。查体:视力双眼均 1.0,眼压正常。左眼上睑退缩,迟落,结膜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虹膜纹理清晰,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检查正常。九眼位眼球运动检查发现其斜肌运动方向轻度障碍,双眼外下转轻度受限(图1)。水平及垂直运动眼位无复视。检查眼球突出度右眼23 mm,左眼25 mm,眶间距106 mm。甲状腺功能正常,核医学检查I-131吸碘率24小时正常。相关科室会诊排除甲状腺功能降低或亢进。甲状腺超声波检查:右侧腺体回声不均匀,其内1.2 cm×1.0 cm的等回声结节,界限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沙粒样的强回声光点,后方伴声影。其内可见散在血流信号(图2A、B)。甲状腺左叶及峡部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眶CT与MRI检查双眼上斜肌水肿增粗明显(图2E~F)。患者转科至普通外科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术中包膜完整摘除,结节切除完整,组织病理活体检查回报:甲状腺腺泡癌(图2C、D)。术后随诊1年,未应用激素或放射治疗,眼球突出程度始终无明显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