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7-22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
    2020, 29(4):  0. 
    摘要 ( 3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期以眼底疾病诊治作为重点报道内容,但也涉及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神经眼科等多个专业。长期以来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不能治疗的传统观念已被目前临床试验结果所颠覆,在述评栏目中,李文生教授等就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现状进行评论,Leber先天性黑矇目前有20余项临床试验正在招募,5项试验包括50余例已完成,结果令人鼓舞。由MERTK (RP38)基因突变引起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在少数患者已开展,无脉络膜症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也已开展了十余例。但目前的基因治疗方法仍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目前采用的视网膜下腔注射方法有待改进,AAV载体能承载的DNA序列长度较小以及费用昂贵等。未来应对不同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以及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探讨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神经保护等相结合的综合性干预措施。范志刚教授团队在专家论坛栏目中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发病机制和致病基因探索的思路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认为解剖学上房角机械性关闭在分子机制水平可分为眼轴的发育调控、前房角相关结构的发育调控(包括晶状体和悬韧带)、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的发育调控。可能影响虹膜-睫状体-悬韧带-晶状体结构与发育的基因有CHAT、PLEKHA7、FEPMT2,可能影响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结构发育的基因有TMEM98、CRB1、BEST1,可能影响眼轴-眼球大小发育的基因有MFRP、ABCC5、PRSS56、MMP9、NOS3、HSP70,这些基因功能与PACG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在分子机制角度上真性小眼球是PACG的完全外显型,而临床PACG是上述3类表型不同程度的组合,以真性小眼球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最终有望对PACG的分子机制得到更清晰而深入地阐明,从而实现PACG基于基因型的临床亚型分类甚至干预。在论著栏目中,涉及到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的治疗方法探讨,赵尚峰等报告了114例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随访2~16个月的效果;麻婧等报告了85眼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患者眼底蜂巢样改变的临床特征; 莫静等报告了70眼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白塞病葡萄膜炎,再联合IFNα2a皮下注射治疗随访12~36个月的效果;罗丽华等报告了60眼采用眼球侧以及联合上睑穹隆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中重度活动期甲状腺相关眼病平均随访9.12个月的效果。本文还刊登了有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2018年白内障手术现况、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手术技术改进、手术适应证拓展、白内障防盲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论著,均值得广大读者阅读学习。
    述评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现状与挑战
    李文生1 陈晓冬2
    2020, 29(4):  241-245.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01
    摘要 ( 705 )   PDF (705KB) ( 58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hereditary retinal diseases,HRD)是目前不可逆性盲的主要原因。视网膜细胞死亡是引起视网膜色素变性、Stargardt病以及Leber先天性黑矇等HRD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基因治疗将作为这些致盲性眼病不同阶段有价值的干预手段。近年来数种HRD在基因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快的发展,目前正处于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I、II、III期试验的转化之中。了解HRD临床试验现状,特别是基因治疗HRD的进展、挑战和前景具有重要意义。(眼科,2020,29: 241-245)
    专家论坛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和致病基因探索的新思路
    余晓伟 杨雪 赵珍妮 范志刚
    2020, 29(4):  246-254.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02
    摘要 ( 1032 )   PDF (1136KB) ( 59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是多基因复杂异质性眼病。其解剖学本质为各种原因所致的房角机械性关闭。临床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房角狭窄及进行性关闭并不少见。如未审视疾病的连续动态进程,将导致临床和基础研究中研究对象的混杂,这是既往PACG发病机制研究的重要瓶颈之一。解剖学上房角机械性关闭在分子机制水平可分为眼轴的发育调控、前房角相关结构的发育调控(包括晶状体和悬韧带)、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的发育调控。目前研究显示,可能影响虹膜-睫状体-悬韧带-晶状体结构与发育的基因有CHAT、PLEKHA7、FEPMT2,可能影响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结构发育的基因有TMEM98、CRB1、BEST1,可能影响眼轴-眼球大小发育的基因有MFRP、ABCC5、PRSS56、MMP9、NOS3、HSP70,但这些基因功能与PACG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分子机制角度上真性小眼球是PACG的完全外显型,而临床PACG则是上述3类表型不同程度的组合。以真性小眼球为研究对象,最终将有望突破PACG的分子机制,从而实现PACG基于基因型的临床亚型分类。 (眼科,2020, 29: 246-254)
    论著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的效果
    赵尚峰1 张家亮1 李永1 吴江平1 刘浩成1 孙思1 王卫1 马建民2 王佳伟3 康军1
    2020, 29(4):  255-259.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03
    摘要 ( 6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umboperitoneal shunt,LPS)治疗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IIH行LPS手术的患者114例。方法 回顾患者LPS术前、术后的病历资料。平均随访(3.4±1.2)个月(2~16个月)。主要指标 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视乳头水肿程度、头痛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前BCVA<0.05者62例(59.6%),术后3个月30例(28.8%)(P=0.000)。视野缺损术后改善66例(70.2%)。术前视乳头轻度水肿58例(50.9%),重度水肿25例(21.9%);术后3个月视乳头轻度水肿54例(47.4%),重度水肿7例(6.1%)。头痛术后3个月缓解67例(93.1%)。术后分流管阻塞3例,感染2例。随访期间分流管调整12例,平均调整1.4次。结论 短期随访结果显示,LPS术能有效改善IIH患者的视力、视野、头痛症状和视乳头水肿程度。(眼科, 2020,29: 255-259)
    图片病例
    眼铁质沉着症
    张树洪
    2020, 29(4):  259-259.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20
    摘要 ( 451 )   PDF (257KB) ( 57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男性,60岁。8年前工地劳动时铁质异物崩入右眼,当时多次眼B超、X光片及CT、MRI检查未查出球内异物。后多次眼红、眼痛,诊断为右眼葡萄膜炎。右眼视力0.1,右眼角膜全层、晶状体前囊及皮质呈土黄色改变(图A、B),房闪阴性。
    论著
    曲安奈德球侧及上穹隆部注射治疗中重度活动期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效果
    罗丽华1 高立新1 王薇1 苗慧1 马秀梅1 李冬梅2
    2020, 29(4):  260-266.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04
    摘要 ( 7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球侧及上穹隆部注射治疗中重度活动期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的疗效与并发症。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北京友谊医院中重度活动期TAO 患者34例(60眼)。方法 回顾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采用眼球侧注射TA(20~40 mg)。其中上睑退缩≥2 mm者联合上睑穹隆部注射TA(20 mg)。首次治疗后1周复查,此后每月复查,如症状改善,每月重复注射1次。当上睑位置降至正常或与对侧健眼一致,眼睑、结膜充血水肿、复视消退时停药。观察随访至少3个月,平均随访(9.12±5.28)个月。主要指标 临床活动性评分(clinical activity score,CAS)、甲状腺眼病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in thyroid eye disease,TED-QOL)评分,上睑缘距角膜映光点距离(marginal reflex distance,MRD1)、眼球突出度、最佳矫正视力、眼压、B超眼外肌直径。结果 治疗前及最后随访时比较,CAS评分分别为(3.79±0.81)、(1.29±0.68)(P=0.000);TED-QOL量表评分分别为(17.85±2.80)、(10.18±3.02)(P=0.000);MRD1分别为(6.29±0.68)、(4.56±0.71)(P=0.000);眼球突出度分别为(18.20±2.77)mm、(17.65±2.90)mm(P=0.000);上、下、内、外直肌直径分别为(2.34±0.67、3.62±1.06、3.06±0.67、2.71±0.79)mm,(2.15±0.50、3.30±0.99、2.81±0.61、2.51±0.61)mm(P均<0.05);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分别为(4.99±0.12)、(4.99±0.16)(P=0.289);眼压分别为(16.65±2.91)mmHg、(16.78±4.30)mmHg(P=0.772)。上睑退缩者球侧注射联合上穹隆注射组较单纯球侧注射组的上睑退缩程度治疗前后差异分别为(1.15±0.38)mm、(2.31±0.48)mm(P=0.000);两组眼球突出度前后差异分别为(-0.69±0.75)、(-0.84±1.28)mm(P=0.712);两组治疗前后上、下、内、外直肌直径差分别为(0.22±0.52,0.28±0.49)mm,(0.32±0.56,0.51±0.76)mm、(0.35±0.40,0.34±0.49)mm,(0.23±0.56,0.47±0.84)mm(P均>0.05)。治疗后眼压升高>21 mmHg者9/60眼(15%)。治疗后月经改变2例。结论 40 mgTA眶周注射可有效降低活动期TAO眶部的炎性反应。球侧及上穹隆部联合注射较单纯球侧注射对上睑退缩改善更明显。治疗同时要注意眼压升高等并发症。(眼科,2020,29:260-265)
         
    病例报告
    涡静脉壶腹曲张一例
    朱平利 徐玲 安良宝
    2020, 29(4):  265-266.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15
    摘要 ( 5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56岁高度近视女性,右眼向颞上方赤道部注视时,眼底赤道部出现实性不规则隆起,眼B超探头轻加压后病灶隆起度降低,ICGA示颞上方隆起处见扩张的涡静脉壶腹,大量脉络膜静脉汇聚此处。诊断为涡静脉壶腹曲张。(眼科, 2020, 29: 265-266)
    论著
    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眼底蜂巢样改变的临床特征分析
    麻婧 刘敬花 李松峰 马燕 邓光达 李亮 周丹 卢海
    2020, 29(4):  267-272.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05
    摘要 ( 6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眼底视网膜蜂巢样改变的临床特点。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确诊的43例(85眼)X连锁视网膜劈裂患者。方法 回顾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超广角眼底照相和病历记录对视网膜蜂巢样改变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主要指标 视网膜蜂巢样改变的形态、位置、发生率及其与视力、其他眼底表现和并发症的关系。结果20例(46.5%)、31眼(36.5%)存在蜂巢样改变,9例(45%)为单眼,11例(55%)为双眼。有、无蜂巢样改变的诊断年龄无统计学差异。蜂巢样改变的出现位置为颞上象限(28眼,90.3%),颞下(16眼,51.6%)、鼻下(5眼,16.1%)、鼻上(4眼、12.9%)。有蜂巢样改变眼最佳矫正视力(logMAR)显著低于无蜂巢样改变眼(0.82±0.14、0.55±0.09,t=2.153,P=0.035)。蜂巢样改变与周边视网膜劈裂和外层孔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377,P=0.000; r=0.278,P=0.08)。有蜂巢样改变眼并发内层孔、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的比例较无蜂巢样改变的眼更高(74.2%、59.3%;32.3%、20.4%;32.3%、22.2%),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至少1/3的X连锁视网膜劈裂患者眼底存在蜂巢样改变。存在此改变者视力更差,内层孔、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比例更高。(眼科,2020,29: 267-272)
    图片病例
    YAG激光玻璃体消融致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吴荣瀚 林仲
    2020, 29(4):  272-272.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21
    摘要 ( 785 )   PDF (157KB) ( 56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48岁。因左眼玻璃体混浊行YAG激光治疗2次。末次治疗后1个月自觉视力下降。左眼裸眼视力1.0。左眼晶状体密度增高,后囊膜中央偏颞侧见约1 mm×1 mm类圆形破裂,破裂处后囊膜皱缩、卷边(图),玻璃体絮状混浊,视网膜平伏。
    论著
    干扰素α2a作为联合用药治疗难治性白塞病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
    莫静 王红 曹绪胜
    2020, 29(4):  273-277.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06
    摘要 ( 5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干扰素(Interferon,INF)α2a作为联合用药治疗难治性白塞病葡萄膜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采用糖皮质激素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后仍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白塞病葡萄膜炎36例(70眼)。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的门诊病历资料。所有患者联合IFNα2a皮下注射治疗。采用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及卡方检验分析联合治疗前后白塞病葡萄膜炎的复发频率(复发次数/年)、视力、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用量的变化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免疫抑制剂种类、基线视力及随访时间的相关性。观察联合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指标 葡萄膜炎年复发频率、视力、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用量变化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 平均随访16.6±7.4(12~36)个月。100%的患者年复发频率从中位数7.5次/年(4~12次/年)降至0次/年(0~2次/年)(P=0.000)。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复发频率的减少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免疫抑制剂种类、基线视力及随访时间无关(P均>0.05)。25眼(35.7%)标准视力表视力提高≥2行,24眼(34.3%)视力不变,21眼(30%)视力下降≥2行。联合治疗前,所有患者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不能减量。联合治疗后31例(86.1%)糖皮质激素减量,12例(32.9%)糖皮质激素减量至≤10 mg/天,2例(2.9%)停糖皮质激素。20例(55.6%)免疫抑制剂减量。Logistic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显示视力变化、糖皮质激素减量和免疫抑制剂减量均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免疫抑制剂种类、基线视力及随访时间无关(P均>0.05)。随访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IFNα2a作为联合用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难治性白塞病葡萄膜炎。(眼科,2020,29: 273-277)
          
    圆锥角膜的光密度分析及其与角膜形态学的相关性研究
    张梦雨1 田磊1,2 郭莉莉1 张阳1 王智群1 陈可欣1
    2020, 29(4):  278-283.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07
    摘要 ( 10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比正常角膜与圆锥角膜(KC)的角膜光密度(CD),并分析CD与角膜形态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设计 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 2017-2019年北京同仁医院KC患者162例(162眼)(KC组)和健康志愿者41例(41眼)(NL组)。 方法 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CD,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分别测量0~2 mm、2~6 mm、6~10 mm、10~12 mm和0~12 mm直径范围的前层(120 μm)、中间层、后层(60 μm)以及全层的CD。基于Pentacam的TKC分级法将KC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度KC(TKC=1)、中度KC(TKC=1~2,2)和重度KC(TKC=3,3~4,4)。Bonferroni矫正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组间CD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CD与角膜形态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主要指标 不同直径范围和深度层面的CD、角膜曲率最大值(Kmax)、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最薄点厚度(TCT)。 结果 NL组,总KC组,轻度、中度及重度KC组在0~2 mm前层的CD分别为21.67±1.60,21.90(18.70~98.70),21.6(18.70~24.80),21.60(19.30~29.10)及22.80(20.00~98.70)。对于0~2 mm前层的CD,总KC组较NL组显著增高(P=0.043),轻度、中度KC组与NL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重度KC组较轻度、中度KC组和NL组均显著增高(P均<0.05)。其他区域CD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KC组0~2 mm前层的CD与Kmax显著正相关(R=0.181,P=0.03),与CCT和TCT显著负相关(R=-0.172,P=0.03;R=-0.171,P=0.04)。结论 KC前层角膜中央区的CD较正常人高,且KC越严重CD越高。KC前层角膜中央区的CD与Kmax、CCT和TCT显著相关。CD或许可作为评估KC进展程度的指标之一。(眼科,2020,29: 278-283)
    晶状体囊袋不完整患者改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效果
    陈运信 陈王灵 冼文光 曾明兵 郑海生 劳伟 梁晓茜 金仕远
    2020, 29(4):  284-287.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08
    摘要 ( 7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晶状体囊袋不完整患者改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海南省眼科医院晶状体囊袋不完整患者13例(13眼)。方法 患者采用改良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回顾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前、术后1天、1周和1个月进行视力、验光、眼压等相关检查。主要指标 视力(LogMAR)、屈光状态、眼压、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前裸眼视力均值(1.58±0.08),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均值(0.70±0.11)(t=6.519,P=0.000);术前屈光均值(+10.54±0.35)D,术后1个月屈光均值(+0.73±0.39)D(t=16.284,P=0.000)。平均手术时长(27.92±10.18)分钟。术后低眼压1例,角膜水肿4例,均术后1周恢复。无人工晶状体脱位、虹膜夹持、人工晶状体袢暴露发生。结论 短期随访结果显示,改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层间固定术是晶状体囊袋不完整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术式。(眼科,2020,29: 284-287)
    玻璃体切除术后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初步效果观察
    李秋梅1 刘畅1 李鑫鑫2 聂丹洁3 李绍伟1
    2020, 29(4):  288-293.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09
    摘要 ( 11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玻璃体切除术(PPV)后白内障行飞秒激光辅助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PPV术后白内障行LenSx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衍射型三焦点IOL(AT LISA tri 839 MP)植入的患者14例(14眼)。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随访(12.5±7.13)个月(3~24个月)。术后3个月行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问卷调查及离焦曲线检查。主要指标 裸眼远、中、近视力,等效球镜度(SE),离焦曲线,患者满意度。结果 PPV手术距白内障手术时间平均(4.46±4.76)年。白内障术后失访1例。末次随访时10/13眼(76.9%)LogMAR视力≤0.1;11/13眼(84.6%)SE<1.0 D;离焦曲线从+1.00 D至-4.00 D范围平稳;12/13眼(92.3%)远、中距离用眼满意,11/13眼(84.6%)阅读视力满意;11/13眼(84.6%)存在眩光及光晕。结论 本小样本的研究显示,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提高了PPV术后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衍射型三焦点IOL可为PPV术后白内障患者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可严格选择病例谨慎应用。(眼科,2020,29: 288-293)
    病例报告
    导航技术辅助摘出眼球贯通伤致球壁异物一例
    蔡文瑞 张海莹 李亚萍
    2020, 29(4):  293-303.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0.04.016
    摘要 ( 4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38岁眼球贯通伤后球壁异物患者玻璃体切除术未能取出异物,在应用导航技术术前精准设计辅助下顺利取出金属异物。(眼科, 2020, 29: 293, 303)
    论著
    2010-2018年新疆白内障手术状况分析
    买尔哈巴·米吉提 沈丹妮 凯迪丽亚·阿力甫 丁琳
    2020, 29(4):  294-297.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0.04.010
    摘要 ( 9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新疆白内障手术现状。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2010-2018年 “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白内障手术患者。方法 回顾分析“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上报的白内障手术相关数据。主要指标 患者年龄、性别、白内障类型、手术方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率、白内障手术率(cataract surgical rate,CSR)。结果 新疆2010-2018年61~80岁白内障手术患者比例最高(66.73%);女性患者(52.39%)多于男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最主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79.2%)。人工晶状体植入率为98.76%。乌鲁木齐、喀什、伊犁州等地区白内障手术量逐渐增高。新疆CSR从2010年(387)至2018年(1998)增长约5倍。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0年至2018年CSR呈逐年上升趋势,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主要手术方式。(眼科,2020,29: 294-297)
    甘肃省和政县农村老年性白内障防盲项目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
    陶然1 陈慧2 刘敏1 高磊1 许平3 刘春秀3 鹿庆3 徐扬3
    2020, 29(4):  298-303.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0.04.011
    摘要 ( 10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对2014-2016年在甘肃省和政县开展的白内障综合防盲干预项目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设计 横断面调查。 研究对象 甘肃省和政县2014-2016年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前407例患者及术后半年109例患者。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卫生经济学问卷调查。通过净效益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法评价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总成本。主要指标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总成本、总效益、净效益、成本效益比、成本效果比。结果 2014-2016年项目期间甘肃省和政县白内障所致总体疾病经济负担为2142.28万元。白内障手术产生的总效益为3398424.98元,总成本为2939125.20元,净效益为459299.78元,效益成本比为1.16:1。项目每投入1万元可降低5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导致的0.027%的致盲率和0.164%致残率;项目每降低1%的5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的盲率,需投入36.47万元;每降低1%5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的残率,需投入6.11万元。结论 在甘肃省和政县开展的老年性白内障防盲综合干预项目具有较好的产出回报比和较高的防盲技术效率。(眼科,2020,29: 298-303)
    微导管辅助的内路部分黏小管成形联合内路部分小梁切开术与内路全周小梁切开术的早期疗效对比
    尹鹏 石砚 王一玮 王怀州 辛晨 曹凯 万月 王宁利
    2020, 29(4):  304-308.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0.04.012
    摘要 ( 9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微导管辅助的内路部分小梁切开术联合内路部分黏小管成形术(简称GABiC)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疗效。设计 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18岁以上既往无其他抗青光眼手术史POAG患者30例(30眼)。方法 回顾行GABiC术与微导管辅助的内路360°小梁切开术(GATT)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主要指标 眼压、降眼压药物用药情况、并发症、条件成功率、完全成功率。结果GABiC组7眼;GATT组23眼。术后3个月,GABiC组和GATT组眼压分别为17.0 ± 2.2 mmHg和14.7 ± 3.0 mmHg(P=0.081);用降眼压药物分别为(0.3±0.8)种、(0.1±0.4)种(P=0.865);绝对成功率分别为86% (6/7例)和83% (19/23例)(P=1.000);条件成功率分别为100% (7/7例)和96% (22/23例)(P=1.000)。术后眼压反弹分别为14%、48%(P=0.193),睫状体脱离分别为100%、100%,前房出血分别为57%、87%(P=0.120)。结论 短期随访结果显示,GABiC治疗POAG的效果和安全性与GATT无显著性差异。(眼科,2020,29: 304-308)
    病例报告
    肾病综合征合并Coats病样视网膜血管病变一例
    马进海 包宇涵 张文芳
    2020, 29(4):  308-314.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0.04.017  
    摘要 ( 4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13岁肾病综合征患者单眼颞侧视网膜下带状胆固醇结晶及黄白色渗出,局部血管扩张、血管末梢串珠状改变,诊断Coats病样视网膜血管病变,经过4次眼底激光及2次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后病变区血管瘤样扩张及荧光素渗漏减轻。(眼科,2020,29:308,314)
     
    论著
    超声生物显微镜法对CLASS术后滤过通道演变的观察分析
    闫晓伟 唐广贤 张恒丽 李凡 马丽华 耿玉磊
    2020, 29(4):  309-314.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0.04.013
    摘要 ( 5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CLASS)后滤过通道的演变过程,评估CLASS的降眼压机制。设计 队列研究。研究对象 2016 ~2017年施行CLASS治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5例(25眼)。方法 CLASS术后1、3、6、12个月对术眼手术区域进行UBM检查,并进行矫正视力、眼压、视野检查。主要指标 滤过泡形态、后弹力层-小梁网膜厚度、巩膜池前后长度和高度,巩膜池大小与眼压的相关系数。结果 术后1、12个月L型及H型滤过泡分别为19眼(76%)、6眼(24%);11眼(44%)、14眼(56%)。术后1、12个月滤过泡高度<1 mm者分别为4眼(16%)、17眼(68%)。术后1、12个月后弹力层-小梁网膜厚度分别为(0.104±0.026)mm、(0.100±0.019)mm。术后1、12个月巩膜池前后长度分别为(2.12±1.04)mm、(1.81±0.74)mm;巩膜池高度分别为(0.52±0.18)mm、(0.46±0.17)mm。术后12个月巩膜池前后长度、高度与眼压均呈负相关(r=-0.432,-0.523,P均<0.05)。结论 CLASS术后滤过泡高度、巩膜池大小逐渐变小,术后3个月巩膜池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滤过泡形态趋于稳定。术后12个月时CLASS房水引流途径从早期的结膜下外滤过为主已转变为以内引流为主。(眼科,2020,29: 309-314)
    教学园地
    临床视觉电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经验
    陈涛 张作明
    2020, 29(4):  315-316.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0.04.014
    摘要 ( 4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觉电生理检查作为客观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在眼科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大部分眼科医师对此技术一知半解。这与当前眼科继续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精英教育现况相关。本文总结多年临床视觉电生理学教学实践经验,分享该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课程考核等多个环节的改革经验,对医学精英教育的探索有一定参考价值。(眼科,2020,29: 315-317)
    图片病例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眼球钝挫伤致虹膜完全脱失
    张文波1 李金霞2 盖新宇1 陈春丽1
    2020, 29(4):  317-317.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22
    摘要 ( 239 )   PDF (266KB) ( 55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男性,44岁。左眼拳头击伤后视物不清1小时。左眼视力眼前手动。眼压16 mmHg。左眼球结膜充血,角膜轻度水肿,角膜数条放射状切开白色瘢痕,荧光素染色3:00位、9:00位及4:00位切口裂开,并染料积存,未见明显渗漏,房水混浊,前房深度正常,前房内见黄白色网状渗出,虹膜完全脱失(左图),晶状体位置正常。入院后第2天患者按压眼球后前房内上方可见一气泡,角膜仍见少量染色,未见渗漏(中图);入院后第3天,角膜伤口自闭,角膜轻度水肿(图C)。 
    病例报告
    角膜透明塑料异物误诊一例
    魏静静 王印其 张红敏
    2020, 29(4):  318-319.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0.04.018
    摘要 ( 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误诊的角膜异物病例,初次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未能提供诊断依据,通过联用几种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方法,仔细反复检查发现了异物影,再到角膜刮片镜检确诊了角膜异物。回顾病史并再次察看既往拍摄的共聚焦显微镜图片,发现已拍摄到角膜异物影,因操作者经验不足而见而不识。强调需结合疾病特点和患者情况,联合使用相关检查。 (眼科,2020, 29: 318-319)
    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致眶尖综合征合并视网膜动静脉完全阻塞一例
    于广委 赵大克 杨骁 王庆旭 王东林
    2020, 29(4):  320-320.  doi:10. 13281/j. cnki. issn.1004-4469. 2020. 04. 019
    摘要 ( 3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59 岁女性,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左眼视力无光感,眼球运动受限,上睑下垂,瞳孔光反射消失,视网膜动脉细,视网膜苍白,黄斑水肿,FFA示左眼脉络膜及视网膜动静脉充盈严重延迟。诊断为术后眶尖综合征合并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眼科,2020, 29: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