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3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25
    上一期   
    专家讲座
    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调控特点
    黄厚斌
    2024, 33(1):  1-8.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01
    摘要 ( 193 )   PDF (1459KB) ( 4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调节(包括自身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以及神经血管调节等)机制不同,与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疾病的发生机制密切相关。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特点也不同,临床上常会认为视网膜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视网膜动脉系统,事实上脉络膜才是视网膜血液供应的主要来源。本文阐述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调控及血液循环特点,为深入探讨视网膜脉络膜血管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眼科,2024, 33: 1-8)
    论著
    以视物晃动首诊于眼科的29例振动幻视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崔世磊 彭静婷 孔秀云 吴京 王佳伟 江汉秋
    2024, 33(1):  9-14.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02
    摘要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回顾性分析视物晃动患者的临床特征、眼动异常类型以及相关病因、治疗预后。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首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而后转诊至神经内科的振动幻视患者29例。方法 回顾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视物晃动特征、视频眼震图的特征、颅脑MRI、病因诊断、治疗方案及转归等。主要指标 视物晃动特征、视频眼震图、颅脑MRI。结果 29例患者均表现为视物晃动及视觉相关性头晕,27例(93.1%)为双眼症状,其中18例为垂直性视物晃动,8例为水平性视物晃动,1例为跷跷板性(垂直和扭转混合型)视物晃动;2例(6.9%)为单眼症状,分别为扭转性、水平性视物晃动。27例(93.1%)为持续性症状,2例(6.9%)为发作性症状。视频眼震图显示,视物晃动方向、眼别与异常眼动一致,23例(79.3%)为眼震,其中下跳性眼震17例,周期性交替性眼震、获得性摆动性眼震和摆动性跷跷板眼震分别为3例、2例和1例;3例为(10.3%)扫视侵入;2例(6.9%)为前庭功能低下;1例(3.4%)为上斜肌颤搐。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一次颅脑MRI检查,21例(87.5%)有小脑扁桃体或视神经等部位的阳性异常改变,14例(48.3%)患者经手术减压或加巴喷丁、巴氯芬或氯硝西泮等治疗后好转。结论 振动幻视患者以双眼垂直性、水平性视物晃动最为常见。病因多样,其特征与异常眼动类型相关,其中获得性眼震最为常见。(眼科,2024, 33: 9-14)
    无黏弹剂扩张的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1年疗效观察
    刘雅聪 周文宗 梁四妥 孙军 赵华 吴鑫桐 王亚莉 李希炜
    2024, 33(1):  16-20.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03
    摘要 ( 1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无黏弹剂扩张的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疗效和安全性。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 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沧州爱尔眼科医院行无黏弹剂扩张的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的POAG患者25 例(35眼)。方法 记录术前术后眼压、抗青光眼药物数量、术前及术后1年LogMAR 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平均厚度、垂直C/D、黄斑区平均节细胞层(GCL)厚度、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术后1、7天,1、3、6个月,1年随访。术后不使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Hg为完全成功;使用降眼压药物(2种以内),眼压≤21mmHg为条件成功。主要指标 Schlemm管穿通率、眼压、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33眼(94.3%)完成无黏弹剂扩张的360°Schlemm管穿通。所有患者均完成了12个月随访,术前平均眼压(25.8±7.7)mmHg,术后1、7天,1、3、6个月,1年的眼压分别为(14.1±6.1)、(13.3±4.9)、(14.8±4.4)、(15.0±4.8)、(15.2±4.0)和(14.7±3.6)mmHg,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术后1年手术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 90.9 %(30/33)和 97.0%(32 /33)。结论  无黏弹剂扩张的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治疗POAG安全有效,短期降眼压疗效显著。(眼科,2024, 33: 16-20)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与眼压下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参数比较
    路平 吕爱国 吴建 郭黎霞 郭丽 张志宏 崔宏宇 黎晓燕 范肃洁
    2024, 33(1):  23-27.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04
    摘要 ( 2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参数,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眼压下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差异。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邯郸市眼科医院的APACG急性发作患者30例,患眼作为研究组(33眼),对侧眼作为对照组(27眼)。方法 对入选患者分别在急性发作期及眼压控制后6个月行眼压、OCT、视力、裂隙灯检查,比较研究眼急性发作时与眼压控制后黄斑区OCT图像中视网膜厚度参数的差异,并与对照眼进行比较。主要指标 眼压、视网膜厚度参数。结果 急性发作时发作眼平均眼压为(52.6±8.2)mmHg,降眼压治疗后6个月平均眼压(14.2±4.1)mmHg,与眼压控制后相比,急性发作期的黄斑区扫描区域外环各象限、内环下方及颞侧视网膜厚度均变厚(P均<0.05),视网膜容积变大(P=0.009),扫描区域平均厚度变厚(P均<0.05);急性发作期与眼压控制后6个月相比,对侧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750)。而急性发作期发作眼比对侧眼视网膜平均厚度更厚(P=0.001),眼压控制后6个月发作眼比对侧眼视网膜平均厚度更薄(P=0.001)。结论 与眼压控制后相比,APACG急性发作期黄斑区视网膜变厚,6个月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薄,推测由于急性高眼压损伤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萎缩变薄,提示应尽早快速降低眼压以减少对黄斑区视网膜的损伤。(眼科,2024, 33: 23-27)
    巩膜扣带术后持续性黄斑下液的类型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
    陈燕云 周丹 李蕾 何雷 于洁 史翔宇
    2024, 33(1):  29-34.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05
    摘要 ( 1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行巩膜扣带术后存在持续性黄斑下液(PSF)的不同类型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行巩膜扣带术并一次获得视网膜成功复位后存在PSF的RRD患者50例(50眼)。方法 本研究的手术方式遵循最小量巩膜扣带术设计。术后黄斑区视网膜下液超过1个月,即定义为PSF。术后1、3、7天,1个月及之后每个月复查,直到PSF吸收为止,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眼压、OCT。基于术后1个月时PSF的OCT图像特征,将患眼分为单泡型组、多泡型组和弥漫型组,观察三组患者术前BCVA≥0.05者比例、术前病程1个月以内比例、高度近视情况、术中是否联合环扎、术中是否放液、末次随访BCVA≥0.5者比例、末次随访视网膜外层椭圆体带连续性等情况并进行比较。主要指标 PSF类型、PSF吸收时间、视力。结果 50例(50眼)中,单泡型组6眼(12%),多泡型组12眼(24%),弥漫型组32眼(64%)。术后PSF在随访中由多泡型变成单泡型者9眼,由弥漫型变成多泡型和单泡型至吸收者25眼。三组间术前BCVA≥0.05(χ2=2.13,P=0.345)、高度近视(χ2=1.64,P=0.441)、病程1个月以内(χ2=2.10,P=0.350)、术中放液(χ2=0.44,P=0.803)、手术方式联合环扎(χ2=2.47,P=0.291)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PSF吸收时间在单泡型组、多泡型组和弥漫型组中分别为4.50(2.75,5.25)个月、6.00(3.00,8.75)个月、7.50(4.25,9.75)个月(H=5.26,P=0.072)。末次随访BCVA在单泡型组、多泡型组和弥漫型组中分别为0.20(0.10,0.33),0.10(0.00,0.45),0.15(0.10,0.50)(H=1.16,P=0.560)。三组间末次随访时OCT视网膜外层椭圆体带连续性无统计学差异(χ2=0.87, P=0.648)。结论 巩膜扣带术后PSF的不同类型可在随访中发生转变,多泡型PSF是介于弥漫型和单泡型的中间过程。不同类型PSF在吸收时间、视力预后、黄斑区视网膜外层椭圆体带连续性上无差异。(眼科,2024, 33: 29-34)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白俊兴 彭晓燕 朱晓青
    2024, 33(1):  35-38.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06
    摘要 ( 2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术后复发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基线眼部特点,分析其复发的危险因素。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华尔医院行初次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后复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6例(16眼),随机选取同一时期内行初次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后未复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5例(45眼)作为对照组。方法 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眼科检查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初诊时的临床资料(病程、晶状体状态、裂孔位置、脱离范围、脱离是否波及黄斑、脱离是否波及下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眼轴长度、视力、眼压),并记录视网膜脱离复发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指标 病程、晶状体状态、裂孔位置、脱离范围、脱离是否波及黄斑、脱离是否波及下方、PVR分级。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复发者初诊时视网膜脱离范围广(χ2=10.048,P=0.002)、视力差(χ2=10.678,P=0.001)、裂孔位于下方(χ2=5.972,P=0.045)、视网膜脱离波及下方象限(χ2=5.054,P=0.025)、PVR≥C级(χ2=16.77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VR分级≥C的OR值为8.47(95%CI:1.521~47.163,P=0.015),建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风险因素的主效应模型Logit(P)=β0(-3.322)+2.136X1(χ2=23.133,P<0.001)。结论 PVR≥C级是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眼科,2024, 33: 35-38)
    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射不同剂量曲安奈德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6个月的疗效观察
    陈菲 邱研 唐蕾蕾 何慧君 王兵 高峰
    2024, 33(1):  39-45.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07
    摘要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25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不同剂量玻璃体曲安奈德注射(IVTA)对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 2022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确诊的iERM患者60例(60眼)。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IVTA 1 mg组20例(20眼)、玻璃体切除术联合IVTA 2 mg组20例(20眼)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组(对照组)20例(20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个月采用国际标准小数视力表测量最佳矫正视力(BCVA)、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并评价是否存在视网膜内层紊乱(DRIL)。计数资料、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BCVA、CMT、眼压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否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内治疗前后BCVA、CMT的比较采用Friedman检验。主要指标 BCVA、眼压、CMT、DRIL。 结果 术后1、3个月, IVTA 1 mg组、IVTA 2 mg组的手术前后BCVA差值较对照组高,且CMT也低于对照组(P均<0.05),IVTA 1 mg组和IVTA2 mg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三组间BCVA、CMT及DRIL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玻璃体切除联合2 mg IVTA组中有3例患者(15%)在术后1个月时眼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用药后均降至正常。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IVTA 1 mg或2 mg可以加速iERM患者术后视力的改善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的降低,但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IVTA 1 mg和IVTA 2 mg相比疗效相似,但IVTA 1 mg更安全。(眼科,2024, 33: 39-45)
    玻璃体注射化疗对存在玻璃体种植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21个月疗效观察
    李程 张诚玥 崔燕辉 李莉
    2024, 33(1):  47-51.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08
    摘要 ( 1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玻璃体注射化疗对存在玻璃体种植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v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断和治疗的单眼cT2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18例(18眼)。方法 根据患眼玻璃体种植病灶的形态学特点分为1型尘埃样和2型球形。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玻璃体注射化疗(左旋苯丙氨酸氮芥)。记录患者玻璃体注射化疗的次数,玻璃体种植瘤灶的消退时间、随访时间、是否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是否存在肿瘤眼外转移等,并计算患者的保眼率。不同类型玻璃体种植组间注射次数和玻璃体种植瘤灶消退时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主要指标  玻璃体注射化疗的次数,玻璃体种植瘤灶的消退时间、随访时间、是否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是否存在肿瘤眼外转移,保眼率。结果 18例(18眼)单眼cT2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中,10例(10眼)玻璃体种植病灶呈尘埃样(1型),8例(8眼)呈球形(2型)。经玻璃体注射化疗,所有患眼玻璃体种植瘤灶全部消退。在治疗和随访中,有8例(44.4%)在玻璃体注射位置周围出现椒盐样视网膜病变;2例(11.1%)出现玻璃体少量出血。未观察到肿瘤的眼外转移及死亡。随访(21.08±2.18)个月。1型和2型玻璃体种植接受玻璃体注射化疗次数的中位数分别为2.5次(2,3)和5.5次(5,6)(Z=-3.679,P<0.05),消退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1.875个月(1.56,2.00)和3.875个月(3.50,4.06)(Z=-3.586,P<0.05)。结论  玻璃体注射化疗是针对存在玻璃体肿瘤种植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有效治疗手段。(眼科,2024, 33: 47-5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早期散瞳对瞳孔直径的影响
    孙林 吴晓强 甯朝兵
    2024, 33(1):  53-56.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09
    摘要 ( 2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早期散瞳对瞳孔直径的影响。设计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象 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手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256例。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8例,试验组术后第1~7天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对照组术后第7~14天给予散瞳。充分散瞳后5 min瞳孔直径≥7 mm认为瞳孔直径达标。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矫正瞳孔直径的影响因素,分析早期散瞳与散瞳后直径的相关关系。主要指标 瞳孔直径、瞳孔直径的达标率。结果 试验组瞳孔直径的理想达标和总达标(χ2=9.976,P=0.002)均高于对照组。矫正了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术前矫正视力、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水平后,试验组散瞳后的瞳孔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早期散瞳治疗与散瞳后直径增大独立相关(OR=0.53,95%CI:0.38~0.71,P<0.001)。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接受早期散瞳者瞳孔直径的达标效果更好,有助于未来的散瞳眼底检查。(眼科,2024, 33: 53-56)
    2021-2022年张家口市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张佳 王艳丽 宋晓丛 王淑珍
    2024, 33(1):  57-60.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10
    摘要 ( 1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了解张家口市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设计  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  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张家口市19个县区的居民。方法 对居民进行高血压病和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筛查,所有受检人员均进行血压测量、眼科检查以及静脉血实验室检测,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并发症等,统计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分析影响患病率的危险因素。主要指标 患病率、危险因素。结果 实际接受检查居民8056例,高血压患病率为16.39%(1320例);1320例高血压患者中检出视网膜病变患者212例(13.06%),占受检居民的2.63%;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病在不同性别无差异,年龄≥60岁者的患病率高于<60岁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程长(OR=1.747)、高收缩压(OR=2.340)、高舒张压(OR=1.424)、有糖尿病史(OR=13.481)是发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张家口市19个县区的居民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约13%,年龄≥60岁、病程长、高收缩压、高舒张压、有糖尿病史是其危险因素。(眼科,2024, 33: 57-60)
    下斜肌肌腹转位术治疗小角度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6个月疗效观察
    刘秀平 张诚玥 王凤仙 刘冬悦 王争 韩柠泽
    2024, 33(1):  61-65.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11
    摘要 ( 1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下斜肌肌腹转位术治疗合并代偿头位的小角度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9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眼科就诊的合并代偿头位的单眼小角度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18例(18眼)。方法 对18例患者均行下斜肌肌腹转位术,即将距离下斜肌止端约10~11 mm处肌腹固定于下直肌颞侧止端后5 mm处。术前与术后6个月用三棱镜测量第一眼位患眼垂直斜视度,根据Hunter分级法评价患眼下斜肌亢进程度,观察代偿头位变化,采用Photoshop 7.0软件测量患者眼底照片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FDA)。主要指标  垂直斜视度、下斜肌亢进程度、代偿头位、FDA。结果  术后6个月第一眼位平均垂直斜视度为(0.51±0.60)棱镜度(PD),较术前的(5.03±0.84)PD显著降低(t=14.241,P<0.001)。18眼中术前10眼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为2+,术后6眼消失、4眼为1+;术前8眼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为1+,术后均消失。术前18例患儿代偿头位均表现为头向健眼侧倾斜,术后12例消失,6例患儿歪头症状明显改善,且未出现反向歪头。术后FDA(4.81±2.53)°较术前的(9.82±5.17)°减少(3.02±0.91)°。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下斜肌肌腹转位术治疗小角度先天性上斜肌麻痹,尤其是合并代偿头位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眼科,2024, 33: 61-65)
    直接削除法治疗未侵及睑板和结膜的睑缘色素痣的6个月疗效观察
    胡一凡 何月晴 侯志嘉
    2024, 33(1):  67-71.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12
    摘要 ( 1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直接削除法治疗未侵及睑板和结膜的睑缘色素痣的临床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9年8月至2023年3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诊断为良性睑缘色素痣的患者106例(106眼)。方法 回顾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直接削除法治疗睑缘色素痣,随访至术后6个月。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肿物位置、形态、大小,手术时长,术后外观、病理结果、有无复发及手术并发症。主要指标 手术时长,术后外观、病理结果、有无复发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106例(106眼)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1)分钟(2~11分钟)。术后随访期间患者外观良好,瘢痕不明显,未见出血或感染。所有患者的肿物均被完整切除,其中有病理回报结果者81例,其中皮内痣76例,复合痣5例。随访期间未见复发。无睑缘畸形、睑外翻、睑内翻、秃睫、睫毛乱生等并发症。术后仅有2例患者出现倒睫,并在治疗后好转。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未侵及睑板、结膜的睑缘色素痣采用直接削除法治疗是安全、简易、有效的。(眼科,2024, 33: 67-71)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泪囊囊肿的1年疗效观察
    郑颖洁 张一 刘玉娟
    2024, 33(1):  71-75.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13
    摘要 ( 1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泪囊囊肿的效果。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8 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砂迎医院、南京爱尔眼科医院及锦州爱尔眼科医院的先天性泪囊囊肿患者131例。方法 回顾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行鼻内窥镜下手术(鼻囊肿造袋术或泪囊造孔术),术后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3±2.1)个月。通过体征(溢泪和溢脓)缓解情况及常规鼻内窥镜随访评估情况将手术效果分为三个等级:治愈:包块、溢泪、呼吸困难消失者;好转:包块消失溢脓消失,溢泪存在者(由于倒睫和泪点撕裂所致);未愈:溢脓、溢泪存在者。观察手术的治愈率、好转率及并发症情况。主要指标 治愈率、好转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发现严重的术中(出血、组织损伤)、术后(出血、感染、孔闭锁)并发症。术后85.5%(112/131例)治愈;14.5%(19/131例)好转。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先天性泪囊囊肿安全、有效。(眼科,2024, 33: 71-75)
    短篇论著
    人工晶状体远期混浊的临床特征及处理
    王晓明 赵克娇 于欣 乔松松 王开芳
    2024, 33(1):  20-22.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14
    摘要 ( 148 )   PDF (574KB) ( 3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顾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济南明水眼科医院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6个月后出现IOL混浊的25例(25眼)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单眼混浊,IOL混浊与IOL首次植入间隔时间为(28.83±14.09)个月,IOL植入和治疗性IOL置换间隔时间为(41.74±17.02)个月。23例(23眼)行IOL置换术,其中2例新IOL植入囊袋内;1例新IOL植入囊袋内并缝合固定于巩膜;20例新IOL植入睫状沟内,其中5例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IOL置换术后1周等效球镜度(SE)为(-0.73±0.98)D, IOL置换术前BCVA(LogMar)为0.99±0.63,置换术后为0.27±0.22(t=5.260,P<0.001)。提示IOL混浊与多种因素有关,当混浊严重影响视力时,IOL置换术能安全有效地改善IOL远期混浊患者的视力。(眼科,2024, 33: 20-22)
    病例报告
    先天性玻璃体囊肿一例
    夏冰
    2024, 33(1):  14-15.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15
    摘要 ( 157 )   PDF (389KB) ( 3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20岁女性患者右眼眼前黑影飘动就诊,检查见双眼玻璃体混浊,右眼颞侧下方玻璃体内一约6 PD大小囊性肿物,B超示囊样强回声。诊断右眼玻璃体囊肿。随访6个月玻璃体囊肿无明显变化。(眼科,2024, 33: 14-15)
    外伤性眼球脱臼伴眼外肌断裂手术复位及远期随访一例
    刘熠赫 田彦杰 张培 赵素焱 宋一帆 张纯
    2024, 33(1):  27-28.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16
    摘要 ( 139 )   PDF (553KB) ( 3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40岁男性外伤致右眼球全脱臼于眶外,眼眶CT显示右眼球脱臼、眼外肌断裂及右侧视神经可疑断裂。经急诊处理后行右眼球复位术,术后视力无光感。随访4年患者右眼无眼球萎缩内陷表现。(眼科,2024, 33:27-28)
    翼状胬肉头部自发性撕脱一例
    李琦 于广委 李兆瑞 高燕歌 汪秀秀 房莹莹 李韵秋
    2024, 33(1):  45-46.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17
    摘要 ( 183 )   PDF (563KB) ( 3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60岁女性,因左眼红、疼、流泪1天来诊,查体见左眼翼状胬肉头部自角膜撕脱,患者否认外伤史,诊断为左眼翼状胬肉自发性头部撕脱,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治愈。(眼科,2024, 33: 45-46)
    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后黄斑裂孔一例
    宗辉 张婷 童念庭 刘田 安明
    2024, 33(1):  51-52.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18
    摘要 ( 162 )   PDF (754KB) ( 3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68岁女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右眼行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后2个月出现黄斑裂孔。行玻璃体切除术+内界膜剥除+硅油填充术。术后2个月黄斑裂孔完全封闭,但CNV较前无变化,在右眼硅油状态下再次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1个月后CNV病灶未见明显变化。术后5个月取出硅油后再次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2个月后CNV较前低平,视网膜下积液明显吸收。提示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后有发生黄斑裂孔的可能。(眼科,2024, 33: 51-52)
    激光笔致黄斑区视网膜光损伤一例
    靳喜珍 霍鸣
    2024, 33(1):  65-66.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19
    摘要 ( 159 )   PDF (499KB) ( 3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13岁男性,左眼被功率50 mW的激光笔照射后出现眼前固定灰白色暗影1周。左眼矫正视力0.8。黄斑中心凹圆形黄白色病灶,中心凹反光弥散。OCT示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色素上皮反射带毛糙欠规则,肌样体带、椭圆体带、嵌合体带断裂。诊断为左眼黄斑区视网膜光损伤。随访1个月黄斑区视网膜损伤未修复。(眼科,2024, 33: 65-66)
    玻璃体注射后细菌与真菌混合性眼内炎一例
    蒋萌 乔岗
    2024, 33(1):  76-77.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20
    摘要 ( 179 )   PDF (645KB) ( 3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玻璃体注射抗VEGF药物后出现感染性眼内炎的患者,玻璃体液表皮葡萄球菌及霉菌培养阳性,予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局部及全身抗细菌与抗真菌治疗后好转。(眼科,2024, 33: 76-77)
    图片病例
    视网膜脂血症
    陈鑫 张楠 孙雪 于广委 王婷
    2024, 33(1):  8.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21
    摘要 ( 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科纪念
    张晓楼教授诞辰110周年追忆
    魏文斌
    2024, 33(1):  78.  doi: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4.01.022
    摘要 ( 137 )   PDF (685KB) ( 3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