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既往述评
标准与规范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34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3-25
上一期
标准与规范探讨
HIV感染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筛查和诊疗规范(2025年)
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眼科罕见病分会
2025, 34(2): 81-87.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01
摘要
(
670
)
PDF
(1251KB) (
1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因免疫功能被抑制易发机会性感染,其中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是最具致盲性的眼底疾病,未及时干预可导致不可逆视力损害。我国基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HIV感染者眼底病筛查率不足,且现有诊疗体系缺乏针对CMVR的标准化流程。本规范以CMVR为核心研究对象,基于多中心循证证据,构建“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管理体系。通过整合检眼镜、超广角眼底照相等技术优化筛查路径,明确诱导期与维持期抗病毒治疗策略,并建立CD4+T淋巴细胞分层随访机制。本规范提出以传染病医院为主体、多学科协作的CMVR管理模式,推进HIV相关眼病的规范化诊疗,旨在降低致盲率,提升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为全球HIV眼病防控提供中国实践参考。 (眼科,2025,34: 81-87)
专家讲座
视网膜栓子
黄厚斌
2025, 34(2): 88-99.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02
摘要
(
246
)
PDF
(2072KB) (
1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网膜栓子是造成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如视网膜动脉阻塞最重要的原因,往往认为这些栓子是固态的、坚硬的。本文系统梳理了对视网膜栓子的认识过程,详细分析视网膜栓子的来源、组成成分、特征,以及不同栓子的鉴别等。尽管视网膜栓子包括胆固醇栓子、钙化栓子、血小板纤维素栓子等,绝大部分视网膜栓子是来源于动脉粥样斑块的胆固醇栓子(Hollenhorst斑),是液态粥样物质,而不是固态的。本文澄清了对视网膜栓子的一些片面认知,有助于提高视网膜栓塞性疾病的诊治水平。(眼科,2025,34: 88-99)
论著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作为首次及辅助降眼压治疗的效果比较
朱敬 孙毅 田雪莲 郭娟
2025, 34(2): 102-107.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03
摘要
(
274
)
PDF
(828KB) (
1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研究分析中国人群中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降眼压的疗效及其对用药数量的影响。
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
对象
65例(77眼)行SLT治疗,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组)40眼、高眼压症(OHT组)37眼。男性34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49.63±18.91)岁。
方法
SLT分别作为辅助治疗(n=40),或首诊治疗(n=37),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1周,1、3、6、12及36个月,对不同组间眼压、使用降眼压药物数量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指标
眼压,降眼压药物数量。
结果
SLT作为辅助治疗者,治疗前POAG组眼压(22.63±2.15)mmHg,OHT组(23.48±1.83)mmHg;治疗后1天,1周,1、3个月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四个时间点POAG组平均眼压(17.97±4.22)mmHg,OHT组平均眼压(19.61±3.19)mmHg;治疗后第6、12、36个月,患眼眼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三个时间点POAG组平均眼压(21.15±1.79)mmHg,OHT组平均眼压(21.08±2.49)mmHg;治疗前,POAG组使用降眼药物(3.55±0.6)种,OHT组(2.94±0.73)种,治疗后36个月时平均降眼压用药数量均下降,分别为(2.49±0.62)种和(2.13±0.73)种(P均<0.05)。SLT作为首诊治疗者,治疗前POAG组眼压(25.77±2.62)mmHg,OHT组(27.26±2.12)mmHg,两组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眼压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POAG组平均为(21.28±2.75)mmHg,OHT组平均为(21.9±2.21)mmHg。
结论
SLT对于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治疗效果相同。SLT作为辅助性治疗能够降低眼压,但有效维持时间为治疗后3个月,且其能够明显减少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SLT作为首选方法能降低眼压至36个月。(眼科,2025,34: 102-107)
龙胆苦苷对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迁移的抑制效应研究
李亚文 唐艺真 郭洪涛 唐广贤 闫晓伟 耿玉磊 张恒丽
2025, 34(2): 110-115.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04
摘要
(
236
)
PDF
(1112KB) (
1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分析龙胆苦苷(GPS)对体外培养的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HTCF)增生及迁移能力的抑制效应。
设计
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人眼Tenon 囊成纤维细胞。
方法
取在本院行斜视矫正术患者的Tenon囊组织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HTCF,生长良好的第3~5代HTCF用于实验。设定药物组(GPS浓度依次为5、10、20、35、45和50 μg/mL)和对照组(GPS浓度0 μg/mL,NC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实验组HTCF孵育24、48、72及96 h时细胞增生能力,细胞划痕法用于检测不同实验组HTCF孵育6、12、24及48 h时细胞迁移能力。
主要指标
细胞鉴定、细胞增生量和细胞迁移量。
结果
HTCF原代培养生长良好;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胞浆中波形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FN1)染色均呈阳性,分别表现为均匀的红色和绿色荧光,DAPI核染蓝色荧光。CCK-8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GPS孵育HTCF后48、72和96 h,细胞增生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h=14.947,F72h =25.683,F96h =131.392,P均<0.001)。与NC组相比,35、45及50 μg/mL浓度GPS药物组HTCF孵育48、72和96 h时细胞增生能力均显著降低(P均<0.01)。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各浓度GPS药物组的细胞在6、12和24 h时迁移能力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随着时间延长,NC组,5、10和20 μg/ml浓度GPS药物组的HTCF在30 h划痕已闭合;而35、45和50 μg/mL浓度GPS药物组与NC组相比,30 h时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均<0.001)。
结论
龙胆苦苷浓度达35 μg/mL时可显著抑制HTCF的增生和迁移能力。 (眼科,2025,34: 110-115)
青光眼患者视觉参数与主观视觉损害及生活质量的关联性分析
郭彦 庞睿奇 田梓蓉
2025, 34(2): 118-122.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05
摘要
(
281
)
PDF
(753KB) (
2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视觉参数与其主观症状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关联性。
设计
横断面研究。
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01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101眼(病情较轻侧眼纳入研究)。
方法
对以上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 Log MAR)、视野(Humphery视野计,24-2标准模式)及对比敏感度(快速对比敏感度函数)检查。主观症状评价采用青光眼症状量表(GSS),生活质量评价采用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15项量表(GQL-15)。主观问卷与各视觉参数间关联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于相关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主要指标
GSS评分、GQL-15评分、视野平均缺损(MD)值、视野模式标准偏差(PSD)值、视野指数(VFI)、BCVA、对比敏感度。
结果
本研究中101眼的视野MD值为(-5.59±5.30)dB ,平均BCVA(0.004±0.049)Log MAR,平均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1.06±0.25。GSS评分与BCVA和12 cpd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显著相关(P均<0.05),与其他视觉参数关联不显著。GQL-15评分与BCVA,视野MD、PSD值、VFI值,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对比敏感度敏度,1、1.5、3、6、12 及18 cpd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具有显著关联性(P均<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野MD值(P=0.028),12 cpd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P=0.027)和BCVA(P=0.023)在矫正其他因素后均与GQL-15评分显著关联。
结论
视野参数、最佳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相关参数降低均与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损害显著相关。(眼科,2025,34: 118-122)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眶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分析
马晶影 黄谦 崔顺九 姜利斌 杨本涛 黄振校 孙炎 董怿 周兵
2025, 34(2): 123-129.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06
摘要
(
251
)
PDF
(1748KB) (
1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眶内海绵状血管瘤(OCH)内镜下经鼻手术效果。
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2008年9月至2024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鼻科接受经鼻内镜手术的47例OCH患者。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检查结果、手术方式及转归,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疗效。
主要指标
视力、视野、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
47例OCH中肌锥外型12例、肌锥内型34例、视神经管内型1例。患者术前视力下降34例,视野缺损41例,眼球突出12例,复视4例,头痛/眼痛9例。35例肿瘤全切除,22例行筛骨垂直板眶壁重建;6例行眶减压及视神经减压术;1例行肿瘤部分切除、眶减压和视神经减压术;1例行眶减压及视神经减压术及瘤内注射博来霉素;2例行肿瘤部分切除及眶减压手术;2例单纯行眶减压术。术后平均随访(52.9±28.3)个月。术前34例视力下降患者的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35±0.36,术后提高至0.56±0.38(P=0.001)。术前41例视野缺损患者中33例术后缺损范围明显减小,术前MD值为(-21.23±8.29)dB,术后改善至(-12.78±9.75)dB(P<0.001)。12例眼球突出的患者术后明显改善,眼球突出度由术前的(16.50±1.78)mm降至术后的(14.08±1.78)mm(P=0.002)。
结论
经鼻入路内镜手术治疗OC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筛骨垂直板进行术后眶壁重建是经鼻内镜手术的优势。(眼科,2025,34: 123-129)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王宇航 徐歆桐 李雨雨 陈碧玥 孙明明 徐全刚 周欢粉 魏世辉
2025, 34(2): 131-136.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07
摘要
(
275
)
PDF
(895KB) (
2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效果。
设计
单中心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研究对象
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住院的TON患者85例(95眼)。
方法
根据患者是否同意行EPO治疗,将其分为EPO治疗组45例(50眼)和对照组40例(45眼),所有患者均行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治疗。EPO治疗组连续三天静脉滴注EPO,对照组未行此治疗及其他治疗。治疗后3个月和≥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两组患者视力预后,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治疗方式、年龄、性别、光感、视力下降时间、昏迷史、异常FVEP,是否合并蝶窦或筛窦积血、眼眶骨折或血肿及视神经管骨折,有无视神经管减压术史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史等),并记录EPO的不良反应。视力改善定义为随访时BCVA下降≥0.3 LogMAR。
主要指标
治疗前后BCVA、疗效影响因素、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3个月时EPO治疗组有26眼(52.0%)视力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眼(28.9%)(χ2=5.228,P=0.022);治疗后≥12个月时,EPO治疗组28眼(56.0%)视力改善,对照组无变化,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96, P=0.008)。治疗后≥12个月时EPO治疗组中5例(5眼)BCVA仍有改善,其中2例(2眼)治疗后3个月时视力无改善。治疗方式、年龄、合并蝶窦或筛窦积血及异常FVEP均与视力预后显著相关(P均<0.05)。EPO治疗组中未见显著不良反应。
结论
EPO治疗TON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可作为TON的一种临床辅助治疗手段。(眼科,2025,34: 131-136)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血糖波动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张琳琪 居悦俊 陈可 王冠怡 孔颖宏
2025, 34(2): 137-141.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08
摘要
(
279
)
PDF
(1100KB)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程度与血糖波动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4月常熟医院收治的168例T2DM患者。
方法
按是否有DR及其严重程度分为无DR组(NDR)88例、非增生性DR组(NPDR)59例和增生性DR组(PDR)21例。比较三组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和14天动态血糖监测(CGM)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R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TIR)、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对DR病情进展的预测效能。
主要指标
TIR、平均血糖(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MAGE。
结果
三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NDR组<NPDR组<PDR组(P均<0.05)。三组TIR值比较,NDR组(79.78%±14.03%)>NPDR组(67.51%±12.75%)>PDR组(50.17%±10.18%)(P均<0.05)。三组MBG比较,NDR组的(8.15±1.76)mmol/L<NPDR组的(8.77±1.89)mmol/L<PDR组的(9.79±2.16)mmol/L(P均<0.05)。三组SDBG比较,NDR组的(1.84±0.48)mmol/L<NPDR组的(2.39±0.62)mmol/L<PDR组的(2.68±0.75)mmol/L(P均<0.05)。三组的MAGE比较,NDR组的(4.33±1.04)mmol/L<NPDR组的(5.48±1.34)mmol/L<PDR组的(6.67±1.69)mmol/L(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IR<60.22%、MAGE>6.17 mmol/L、HbA1c>8.83%均能预测PDR(P均<0.0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8、0.684、0.680,其中TIR的预测效能最高(Z=3.105,3.401;P=0.002,0.001),其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82.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GE>6.17 mmol/L,TIR<60.22%均为PDR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
T2DM患者DR病情严重程度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MAGE>6.17 mmol/L,TIR<60.22% 会增加NDR和NPDR发展为PDR的风险,且TIR、MAGE可作为PDR发生的预测指标。(眼科,2025,34: 137-141)
COL2A1
基因突变致彝族Stickler综合征家系的表型及基因型特点分析
师美玉 张亚娟 王纹姬 赵洪超 马彬斌 陈艳芳 王翔 杨红
2025, 34(2): 142-145.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09
摘要
(
268
)
PDF
(1362KB) (
1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一彝族Stickler综合征家系基因型与表型特点。
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一Stickler综合征6例彝族家系成员。
方法
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抽取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提取DNA,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致病基因筛查,采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及家系共分离分析,确定致病性变异位点,并探讨Stickler相关基因变异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主要指标
致病基因变异、眼部临床表现,全身表现。
结果
该家系成员临床特点主要包括高度近视3例、视网膜脱离2例,面中部扁平3例、低鼻梁3例;基因测序发现先证者及其该家系其他4例家系成员存在COL2A1基因的c.2794C>T(P)杂合变异,而表型正常的外祖母未发现该变异。
结论
该Stickler家系存在COL2A1基因的c.2794C>T(P)杂合变异,表现为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及面中部扁平、低鼻梁。(眼科,2025,34: 142-145)
偏心对不同屈光度的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光学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秦苏云 廖萱 兰长骏 谢丽暄 潘若琳 谭青青 黄欢 王艳
2025, 34(2): 146-151.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10
摘要
(
264
)
PDF
(2775KB) (
1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偏心对不同屈光度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EDOF IOL)光学质量的影响。
设计
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
不同屈光度TECNIS Symfony ZXR00 EDOF IOL。
方法
采用体外光学质量测试系统OptiSpheric IOL R&D评价+10 D、+20 D、+30 D的ZXR00,在 ISO-2模型角膜下获取IOL的离焦曲线和离焦美国空军(USAF)分辨率测试图,测定IOL处于居中位置及偏心0.3、0.5、0.7、0.9及1.1 mm时焦点处50 lp/mm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值、MTF曲线和USAF分辨率测试图。
主要指标
MTF值、MTF曲线和USAF分辨率测试图。
结果
USAF分辨率测试图显示离焦0~2.00 D范围ZXR00具有良好且稳定的图像质量。居中位置远焦点处+10 D、+20 D、+30 D ZXR00的50 lp/mm MTF值分别为0.391、0.410、0.456,中焦点处的MTF值分别为0.321、0.381、0.362。偏心0.3 mm时3种屈光度IOL的MTF值开始下降,偏心0.5 mm时MTF值继续下降,USAF图像显示偏心0.5 mm内3种屈光度IOL尚保持相对较好的图像质量。远焦点处偏心0.7 mm时+10 D、+20 D、+30 D ZXR00的MTF值分别为0.228、0.255、0.332,USAF图像显示较显著的图像质量下降。MTF曲线显示远焦点处高屈光度IOL光学质量降幅更小,中焦点处低屈光度IOL降幅更小。发生偏心后MTF曲线在高频区降幅更大,低频区降幅较小,25 lp/mm空间频率低屈光度IOL受到的影响更小。
结论
EDOF IOL ZXR00具有较好且连续的远中距离成像质量。偏心对IOL的光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偏心0.5 mm及以内,3种屈光度IOL均有较好的抗偏心能力。不同屈光度IOL受到的负面影响程度不一,远、中焦点受到的影响也有差别。(眼科,2025,34: 146-151)
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AXL测量FS-LASIK术后眼全角膜曲率及SimK的一致性比较
刘倩 杨文利 翟长斌 李栋军 王子杨 陈伟 赵琦 李逸丰 崔蕊 沈琳
2025, 34(2): 152-156.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11
摘要
(
280
)
PDF
(1029KB) (
2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IOLMaster 700和Pentacam AXL在测量FS-LASIK术后眼的全角膜曲率及SimK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设计
诊断技术评价。
研究对象
行FS-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89 例(89眼)。
方法
分别使用IOLMaster 700和Pentacam AXL进行测量,记录IOLMaster 700中的拟合角膜屈光力SimK1、SimK2、全角膜屈光力(TK1、TK2),Pentacam AXL中的SimK1、SimK2、角膜净屈光力(TNP K1、TNP K2)、总角膜屈光力(TCRP K1、TCRP K2)。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仪器获得的同一参数的差异性。使用Bland-Altman图评估两种仪器获得的同一参数的一致性。
主要指标
SimK1、SimK2、TK1、TK2、TNP K1、TNP K2、TCRP K1、TCRP K2,Bland-Altman分析中的95%一致性界限(LoA)和95% LoA范围内点。
结果
IOLMaster700测量的SimK1、SimK2分别为(37.36±1.62)D、(38.12±1.67)D,与Pentacam AXL测量的(37.33±1.68)D、(38.01±1.75)D无统计学差异(t=0.546、1.552,P=0.586、0.124)。IOLMaster700测量的TK1为(36.60±1.81)D,大于Pentacam AXL测量的TNP K1(35.50±1.70)D(t=13.072,P<0.001)和TCRP K1(35.82±1.85)D(t=9.202,P<0.001);IOLMaster700测量的TK2为(37.25±1.87)D,大于Pentacam AXL测量的TNP K2(36.13±1.70)D(t=12.829,P<0.001)和TCRP K2(36.41±1.79)D(t=10.205,P<0.001)。SimK1、SimK2、TK1-TNP K1、TK2-TNP K2、TK1-TCRP K1 和 TK2-TCRP K2 在两台设备之间的 95%(LoA)分别为 -1.3~1.3 D、-1.2~1.5 D、-0.6~2.8 D、-0.6~2.9 D、-0.9~2.5 D 和 -0.8~2.5 D。95%LoA内的点数分别为84(94.4%)、84(94.4%)、84(94.4%)、84(94.4%)、82(92.1%)和85(95.5%)。
结论
IOLMaster 700与Pentacam AXL测量SimK1、SimK2数值一致性较好,结果可以互换使用。测量TK1、TK2、TNP K1、TNP K2、TCRP K1、TCRP K2虽一致性相对较好,但数值有一定差异,结果不建议互换使用。(眼科,2025,34: 152-156)
杞黄滴眼剂对实验性干眼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作用
刘伯温 李琦 刘宏伟
2025, 34(2): 158-160.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12
摘要
(
258
)
PDF
(549KB) (
1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杞黄滴眼剂对实验性干眼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作用。
设计
实验性研究。
研究对象
实验动物大鼠40只。
方法
大鼠摘除眶外泪腺并眼内滴注苯扎溴铵溶液,制成角膜上皮损伤模型。造模后第2天,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染色情况,根据染色面积对大鼠双眼角膜损伤进行评分,0分角膜上皮无染色,1、2、3、4分分别为染色面积<25%、25%~50%、>50%~75%、>75%。以各组分值相近为原则分成5组,每组8只16眼,一组作为阴性对照采用溶剂滴眼,其他四组分别使用1.75%、3.5%、7%杞黄滴眼剂和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治疗。在第7、14和21天,再次根据染色面积对角膜上皮病变进行评分,比较各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角膜上皮病变评分。
主要指标
角膜上皮病变评分。
结果
治疗第7天,7%杞黄滴眼剂组 [(2.38±1.26)分]和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组[(2.39±0.85)分]的角膜病变显著轻于溶剂组[(3.19±0.83)分];治疗第14天,1.75%杞黄滴眼剂组[(2.44±0.73)分]、3.5%杞黄滴眼剂组[(2.44±0.78)分]、7%杞黄滴眼剂组[(2.06±1.00)分]和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组[(2.28±0.89)分]的角膜病变显著轻于溶剂组[(3.38±1.15)分];治疗第21天,1.75%杞黄滴眼剂组[(2.06±0.68)分]、3.5%杞黄滴眼剂组[(1.83±0.71)分]、7%杞黄滴眼剂组[(1.56±0.63)分]和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组[(1.83±0.62)分]的病变显著轻于溶剂组[(2.81±0.83)分]。
结论
杞黄滴眼剂对实验性干眼角膜上皮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3.5%杞黄滴眼剂的治疗效果更好。(眼科,2025,34: 158-160)
教学园地
日间手术模式下白内障手术集中分步式教学法的初步应用
谢海南 黄厚斌
2025, 34(2): 161-164.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13
摘要
(
222
)
PDF
(686KB) (
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索日间手术模式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集中分步式教学的效果。
设计
回顾性比较性研究。
研究对象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接受培训年轻医师15人,其中2014-2017年接受传统培训模式5人(第一组),2018-2023年接受集中分步培训模式10人(第二组)。
方法
第一组医师负责患者全程临床沟通、病历管理及手术治疗。第二组医师分理论培训及手术技能培训两个阶段。两组培训全程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白内障手术。培训后均独立主刀常规白内障手术3个月。比较两组间培训效果及体验的差异。
主要指标
常规白内障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培训体验李克特评分。
结果
第一组医师和第二组医师在培训结束后3个月内独立完成常规白内障手术分别为141眼、287眼;平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35%和6.6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92,P=0.04);平均一台手术时间分别为(2215±857)秒、(1743±608)秒,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6.54,P=1.67)。李克特量表的评分,两组医师术前理解手术步骤无差异(P=0.075),但第二组医师对容易掌握白内障手术(P=0.001)、术中心理负担小(P=0.003)、对学习曲线满意(P=0.001)的评分均高于第一组。
结论
集中分步教学模式有效提高眼科年轻医师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水平,且充分保证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眼科,2025,34: 161-164)
病例报告
表层角膜镜片术联合WG-TransPRK和角膜交联术治疗超薄圆锥角膜2例
温景霞 马美娇 容维宁
2025, 34(2): 99-101.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14
摘要
(
203
)
PDF
(698KB) (
1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例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的患者诊断为超薄圆锥角膜。例1患者左眼及例2患者右眼均行表层角膜镜片术联合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WG-TransPRK)和角膜交联术,例1患者右眼行WG-TransPRK联合角膜交联术,例2患者左眼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对2例患者随访12个月,例1左眼视力提高3行,例2右眼提高到0.05。2例患者角膜形态稳定。(眼科,2025,34: 99-101)
外伤致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合并Purtscher视网膜病变1例
贾博 陈金莺 马钰 张文瑶 钟敬祥
2025, 34(2): 107-109.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15
摘要
(
212
)
PDF
(1627KB) (
2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36岁男性在车祸中发生非眼部创伤后左眼视力下降,伴眼前中心黑影遮挡。眼底检查见左眼鼻侧视盘边界模糊,黄斑中心凹暗红色细微病变,视盘颞上方局部棉絮斑。OCT示左眼视盘水肿;与眼底棉绒斑一致区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神经节细胞层呈丘性隆起的强反射影;黄斑区外核层及外丛状层明显高反射,椭圆体带及嵌合体带缺失。OCTA见左眼黄斑区外层视网膜无血管区不规则强反射病灶,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点片状弱反射信号。临床诊断:左眼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左眼Purtscher视网膜病变。予以口服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2个月后随访视力较前提高,但眼前黑影仍存在。(眼科,2025,34: 107-109)
以单眼虹膜新生血管首诊的老年葡萄膜炎1例
孔垂普 汪朝阳 陈春丽
2025, 34(2): 115-117.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16
摘要
(
196
)
PDF
(1036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84岁老年男性患者,右眼突然视力下降2周就诊。曾先后多次外院就诊,病情逐渐加重。追问病史,患者强直性脊柱炎病史50年,从未治疗,间断腰背痛,近2周关节痛。眼部检查:右眼视力HM/30 cm,眼压6 mmHg,球结膜睫状充血,前房细胞(+++),闪辉(+++),瞳孔呈椭圆形,虹膜表面见新生血管,晶状体前囊膜见纤维渗出膜,虹膜后粘连,晶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明显,眼底窥不清。最终诊断为右眼全葡萄膜炎、强直性脊柱炎。给予局部及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稳定且明显好转,虹膜新生血管消退,随访半年视力恢复至0.4。(眼科,2025,34: 115-117)
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1例
杨骁 陈峰 吕永斌 王聪聪 袁丹
2025, 34(2): 129-130.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17
摘要
(
197
)
PDF
(312KB)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60岁男性锻造工人。右眼视物不清伴眼前黑影飘半个月。裂隙灯检查可见一较大半透明、卷曲薄膜漂浮于前房瞳孔区,房角及眼底正常。诊断为右眼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目前密切随访中。(眼科,2025,34: 129-130)
猫抓病视神经视网膜炎1例
姜冲冲 韩克阳 褚杰 王哲
2025, 34(2): 156-157.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18
摘要
(
204
)
PDF
(680KB) (
1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38岁女性患者,右眼视力突然下降2天。欧堡眼底检查示:右眼视盘水肿和特发性黄斑部星芒状渗出,患者有宠物狗密切接触史,血清巴尔通体抗体阳性,确诊为以视神经视网膜炎为首发的猫抓病。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营养神经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3个月后,右眼矫正视力0.4。1年后随访,右眼视力0.6。(眼科,2025,34: 156-157)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前房出血1例
游玉霞 窦禹 赵波
2025, 34(2): 165-166.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19
摘要
(
182
)
PDF
(474KB) (
1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26岁女性患者行双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时,双眼术中突发前房出血。术中发现ICL襻接触前房角后即刻出现急性出血,经稀释肾上腺素注射液前房灌注后出血终止。术后随访1年,双眼裸眼视力均达1.0,人工晶状体位置稳定,拱高维持正常范围。结合影像学分析显示,患者双眼水平角膜直径均为10.81 mm,处于最小型号ICL可植入范围下限(10.65~11.14 mm),提示前房出血可能与解剖结构异常及ICL襻机械刺激相关。(眼科,2025,34: 165-166)
误诊为玻璃体混浊的成人眼弓蛔虫病1例
陈歆雅 陈鸣 曾流芝
2025, 34(2): 167-168.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20
摘要
(
174
)
PDF
(543KB) (
1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例31岁男性左眼前黑影遮挡伴视力下降2年,既往诊断为玻璃体混浊,治疗无效,后续出现视网膜脱离,通过玻璃体炎症、后极部或周边部视网膜黄白色肉芽肿、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典型眼部体征及前房水感染指标检查,确定诊断为眼弓蛔虫病。予以玻璃体切除手术复位视网膜,并联合全身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随访2年未复发。(眼科,2025,34: 167-168)
图片病例
晶状体金属异物
郑文斌 李乃洋
2025, 34(2): 87.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21
摘要
(
198
)
PDF
(148KB) (
1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过熟期白内障致假性前房积脓
王佳琦 张亚琼 赵爽爽 庄蕾
2025, 34(2): 136. doi:
10.13281/j.cnki.issn.1004-4469.2025.02.022
摘要
(
184
)
PDF
(151KB) (
1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版权转让协议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