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5-12-22
    综述
    盲与贫困的关系
    孙葆忱 胡爱莲 吴敏 张旭 杨晓慧 郑远远
    2015, 39(6):  361-367.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01
    摘要 ( 428 )   PDF (1162KB) ( 17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HO估计全球有90%视觉损害患者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盲患病率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年收入低于10 000~20 000美元时,盲率明显增高。白内障手术后患者贫困比例明显下降,患者灾难性卫生支出明显下降。全球每年由沙眼导致视觉损害及盲的生产力损失高达53亿美元。未矫正屈光不正引起的视觉损害,全球每年可造成2688亿国际元的生产力损失。与眼病相关的患者贫困收入比低于1.5的患者接受眼保健服务的机会明显少于贫困收入比高于5的患者。受教育为高中以下的患者,接受眼保健的机会明显低于教育程度在大学及以上的患者。盲与贫困联系密切,盲会导致贫困,而贫困也容易致盲。(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361-367)

    SPARC对房水流出道作用的研究进展
    丛琳 张宇燕
    2015, 39(6):  368-371.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02
    摘要 ( 2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POAG)发病机制中有多种分子及信号通路参与,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型酸性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 SPARC)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在人眼内广泛分布,其可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影响细胞形态及细胞间的黏附,进而发挥调节小梁网形态及结构的作用,与POAG患者房水流出道阻力增加关系密切。(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368-371)

    晶状体因素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彭显耀 梁远波
    2015, 39(6):  372-375.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03
    摘要 ( 2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是由于房角贴附或粘连,造成房水流出通道受阻,引起眼压升高的一类疾病。晶状体因素包括晶状体厚度、晶状体位置和晶状体相对位置、晶状体矢高、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等,在PACG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单纯的静态解剖因素很难解释PACG的特异性,而晶状体的动态变化主要反映在位置和厚度上,由晶状体悬韧带决定,晶状体悬韧带的功能与房角关闭的发生可能具有相关性。(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372-375)

    抗VEGF药物辅助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师留坤 杨瑾
    2015, 39(6):  376-381.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04
    摘要 ( 2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 NVG)为眼内缺血性疾病造成的严重并发症。由于缺血产生高浓度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前房中导致虹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并持续存在,引起房水排出受阻。抗VEGF药物可与VEGF受体结合,使VEGF失活,从而延迟虹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抗VEGF药物(贝伐单抗、雷珠单抗等)经前房或玻璃体腔注射联合传统治疗手段如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术、玻璃体切除术、全视网膜光凝术等可治疗NVG。(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376-381)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青光眼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研究中的应用
    赵晋 张宇燕
    2015, 39(6):  381-385.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05
    摘要 ( 2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光眼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近年来受到重视。功能磁共振技术中的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e,DTI)技术作为一种无创而有效的神经纤维示踪方法,能敏感地评估脑组织的显微结构以及神经病变的病理改变,现已被应用于青光眼中枢神经系统研究的各个方面,包括视神经、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脑容积等中枢神经系统部分以及不同类型青光眼的鉴别诊断。DTI的优势是可以反映神经功能的改变,但存在分辨率不足,扫描中易受复杂神经纤维走向的干扰等劣势,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目前DTI技术只限于科学研究,今后在眼科学领域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381-385)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进展
    刘欣 曾庆延
    2015, 39(6):  386-390.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06
    摘要 ( 2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新的药物有四代唑类、聚六甲基双胍、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新药物剂型有凝胶缓释剂、克霉唑-β-环糊精等,新的手术方式有角膜胶原交联术、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等。(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386-390)

    Pentacam 眼前节分析在圆锥角膜诊断中的应用
    徐漫 孙荔 刘永珍 卢迪 徐艳春 陈蕾
    2015, 39(6):  391-393.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07
    摘要 ( 3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可合成眼前节从角膜前表面到晶状体后表面的三维图像,通过测量分析系统检测的角膜前后表面曲率、角膜前后表面高度、后表面屈光度、角膜厚度、角膜体积、角膜散光度等,在圆锥角膜,特别是早期圆锥角膜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391-393)

    角结膜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黄晶晶 梁庆丰 李彬
    2015, 39(6):  394-400.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08
    摘要 ( 4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角结膜肿瘤中绝大部分为结膜肿瘤,原发于角膜的肿瘤非常少见。其中,良性肿瘤以色素痣、皮样瘤、皮脂瘤常见,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相对多见。组织病理学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随着活体共聚焦显微镜的发展和应用,可为病变性质的确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无症状的良性肿瘤,一般建议观察,定期复查。若观察过程中,发现瘤体出现恶变倾向,需尽早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局部扩大切除加结膜边缘冷冻治疗。有时也会结合放疗、化疗,甚至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以挽救患者生命。(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394-400)

    高原视网膜病变
    胡立影 李志清 李筱荣 于荣国 杨锦 王林妮
    2015, 39(6):  401-405.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09
    摘要 ( 4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原视网膜病变是高原病的一种表现,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氧是最重要的发病因素。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出血,根据出血严重程度可分为四级。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患者预后较好。高原视网膜病变重在预防,建议缓慢地上升高度及适当延长适应时间。同时注重高原病的其他病变,如急性高原反应、高原性肺水肿和高原性脑水肿。(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401-405)

    眼减压性视网膜病变
    张颖洁 朱冬青
    2015, 39(6):  405-408.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10
    摘要 ( 4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减压性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眼压骤然下降引起的少见的视网膜出血性病变。多发生于各种类型青光眼及青光眼手术,也可见于其他各种造成眼压下降的内眼手术和治疗。多数患者出血少,吸收后不影响视力恢复。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术前眼压过高、术中抗代谢药应用、术后低眼压、杯盘比严重扩大等有关。逐渐降低眼压,可预防此病发生。(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405-408)

    全身相关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影响
    王默 王方
    2015, 39(6):  409-413.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11
    摘要 ( 2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过程缓慢,作用因素多,除血糖变化以外,还有血压、心血管等诸多方面变化。控制血压、血糖可防止、延缓DR的发生、发展。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因子有降血压作用,还能延缓DR发展;脂质代谢异常与黄斑硬性渗出、视力丧失有关;吸烟对DR的作用是双向的;妊娠与DR有关,若在怀孕前及怀孕期间血糖控制良好,对DR不会有长期影响;遗传学研究使我们更加了解DR的发病机制。(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409-413)

    高度近视长眼轴白内障眼术后屈光度精确性的研究
    钱素琴 刘杰为 柴飞燕 刘文洁
    2015, 39(6):  414-417.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12
    摘要 ( 3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高度近视长眼轴白内障眼,用目前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术后真实屈光度和计算预留屈光度之间相差较大,经常出现术后远视。采用优化人工晶状体常数、优化眼轴,以及使用新一代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Holladay II、Olsen和Barrett Universay II)提高了长眼轴白内障眼术后预留屈光度的准确性,取得了较好的术后屈光效果。(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414-417)

    眼内及眼附属器淋巴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刘忆南 魏文斌
    2015, 39(6):  418-422.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13
    摘要 ( 3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眼内及眼附属器(眼眶、眼睑、结膜、泪腺、泪囊)淋巴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眼部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它们多属于非何杰金淋巴瘤,其中最常见的亚型为高度恶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低度恶性的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多数眼内及眼附属器淋巴瘤以B细胞来源为主,免疫组化常可发现B细胞标志物(CD79a、CD20、PAX5)阳性。Ki-67染色显示肿瘤细胞生长因子含量,借以评价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418-422)

    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周楠 魏文斌
    2015, 39(6):  422-427.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14
    摘要 ( 4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primary vitreoretinal lymphoma, PVRL)是一种高分化淋巴瘤,属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一种。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诊断和组织学诊断常较困难,确诊往往需要进行细胞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细胞因子分析及聚合酶链反应检查。细胞免疫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主要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利妥昔单抗是目前PVRL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但由于神经系统受累而预后不佳。随着诊疗方法的改进PVRL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已提高到4.5年以上。(国际眼科纵览, 2015,  39:   422-427)

    #br# AQP4抗体阴性的NMO谱系疾病
    曹珊珊 魏世辉
    2015, 39(6):  428-432.  doi:10. 3760/cma. j. issn. 1673-5803. 2015. 06. 015
    摘要 ( 4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约90%的NMO和一半以上的NMO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患者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 AQP4)抗体阳性。AQP4抗体阴性相对于阳性患者更易好发于男性,在白种人中更常见,单时程,首发症状为双眼同时发作的视神经炎或脊髓炎,眼部损害较AQP4抗体阳性者轻。该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基于细胞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沉淀方法。(国际眼科纵览,2015,39: 428-432)

    学术简讯
    视网膜静脉阻塞与中风的发病风险
    刘雪
    2015, 39(6):  432. 
    摘要 ( 2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韩国延世大学的Rim等在2015年6月的Ophthalmology上发表了一项关于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患者中风发病风险的纵向人群研究结果。既往研究对RVO与中风的相关性尚未得出一致结论。该研究从2002年韩国国立医疗保险研究数据库中随机选取1 025 340例(2.2%)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取得其2002-2010年的病历资料,从中选取2003-2005年首次诊断RVO的患者1031例作为RVO组,排除2002年已诊断RVO或中风的患者,以保证所有RVO组的患者均为新发RVO,按1:5比例选取年龄、性别、居住地和家庭收入匹配的507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RVO组和对照组的中风发病率分别为16.8%和10.7%。以风险比(hazard ration,HR)来评估,RVO可增加中风的发病风险(HR=1.48,95%CI 1.24~1.76)。而且,RVO患者中年龄小于50岁组的HR(2.69)明显高于50~69岁组(HR=1.33)和70岁及以上组(HR=1.46)。这提示年轻人中RVO对中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因为RVO导致的急性视力下降,可促使年轻人首次就诊于眼科,因此眼科医生需特别关注年轻RVO患者,RVO可能是其将来高血压和中风发病的先兆。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也可增加中风的发生,高龄、男性和低收入也与中风相关。中风可分为缺血型中风和出血型中风。RVO患者中,缺血型中风(HR=1.51,95%CI 1.24~1.84)和出血型中风(HR=1.30,95%CI 0.83~2.05)的发病风险均增加,但对于出血型中风,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出血型中风的病例数(28例)较少有关,也可能与RVO和缺血型中风存在相似的静脉血栓形成过程有关,出血型中风与RVO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消息